2020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研究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陈智2009年12月2日第一部分:引论做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及教育本身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要建成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推动中国高职教育进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前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贡献。第二部分:建设高职教育强国,构建高职教育体系一、当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一)国际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1、从“学校到工作”向“生涯教育”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前,美国的职业教育观念是从“学校”到“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职业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被“生涯教育”(careereducation)与“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所取代。职业教育观念由关注职业能力向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生涯终身发展的转变。2、综合能力和人文内涵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重视二战后,高职教育的人才观变化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3、人才培养内涵的转变德国重视关键能力培养英国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上述两点在国际职业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原来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种技术的职业教育,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和复杂工艺的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的纵向结构也都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不断上移。图1:英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脉络图多科技术学院成立技术学院升格技术学院的改革与扩展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第三级学院的成立高等教育学院功能变异城市技术学院的兴起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相继推出NVQ和GNVQ《1994年教育法》《珀西报告》《罗宾斯报告》《就业与训练法》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时期主要的发展与变革发展与变革的动因从20世纪60-90年代,英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技术学院到多科性技术学院,直到技术大学的层次上移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工程师学校改组为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FH(Fachhochschule);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专科学校又纷纷升格为四年制的技术应用性大学。(三)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强化职业教育特色1992年之后,英国的高等教育由原来的双轨制形成了一元制下的多元模式。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更高的声誉和更优越的发展条件。极大地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声望,在招生、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善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应用性大学加强了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职业教育由针对岗位转向针对职业群或行业,注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了职业教育技术应用特色的学术地位和研究职能台湾许多技职学院也逐渐升格为科技大学。(四)职业教育国际化不断加深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建立地区或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人才无障碍流动。专业和执业资格的国际认证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专业资格国际相互承认协议有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ETMF协议、华盛顿协议和EMF协议等。二、建设中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国从1999~2007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增加到23%。9年间增加12.5个百分点,从2002年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1999年起,中国高职教育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到2006年已经拥有院校1147所,在校人数达795.5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比例的53.7%。高职规模一直呈扩大趋势。(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中国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国务院先后批复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的改变,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管理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先行先试,高职教育必须跟上发展步伐。2、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需要高职院校担负起重要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高职院校应当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孵化基地。(三)建设中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可行性1、中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根据有关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统计聚类分析,对中国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等37个国家,从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机会和投入等六项指标进行评价。表1:10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6项指标比较中国的排名:在“结构”上第1在“效益”上第2在“机会”上第3在“质量”上第12在“规模”上第33在“投入”上第34表2:10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国别分值排名比利时78.31德国72.42法国71.53英国71.24中国67.28澳大利亚66.410日本56.222美国53.329俄罗斯48.733加拿大45.734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排第8位,美国第29位,日本第22位。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2020年,我国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是可行的。2020年,我国建成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是可行的。2、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图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级教育分类示意图图中5A与5B所着重的是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如果以之对中国高等学校归类,5B类相当于中国的高职教育。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已经形成共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成高职教育体系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办学机构体系课程及资格框架管理制度(二)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1、技术、科学、工程知识的分类是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工程科学技术自然界图3:科学、技术、工程三者关系图特征科学技术目的与任务认识自然,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改造与利用自然,解答做什么、怎么做过程特征从经验到理论的认识过程从理论到具体(经验)的实践过程成果形式概念与命题体系,论文、著作专利、设计、人造物质功能认识自然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形成人工自然系统研究特征个体性、探索性强、强调抽象思维集体性、规划性强、强调具体形象思维和实践经验评价标准真与伪、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类别表3: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特征2、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科学体系是由命题构成的,而技术体系是由工具、方法、经验构成的。技术与科学关系紧密,技术是通过科学发现而发展的,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纯研究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纯应用研究与开发更高水平的认识已有认识更高水平的技术已有技术图4: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双轨道模型技术与科学的双轨道模型,说明了技术与科学的辩证关系,说明技术体系是一个独立于科学的体系。3、技术教育的内涵与特征高职教育主要是技术教育技术活动: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的知识、方法与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4、构建相对独立的中国高职教育体系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需求,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由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形成弹性学制的高职教育体系。5年以上授予技术硕士、技术博士学位4年授予技术学士学位3年授予副学士学位就业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普通高中普通初中职业高中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图5: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构想图建立以技术教育为特色的,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相对独立高职教育体系。明确高职教育独特的地位和职能,既不同于普通高等专科,又不同于普通本科,是一种新型的高教体系。要与中职教育做好衔接,中职偏重于技能培养,高职应该偏重技术培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高职教育新局面。(三)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内涵进入21世纪,只重视工具性价值、忽视文化品位的高职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强调技术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文化修养、提升人格品位,为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技术改造的对象技术系统物的要素人的要素工具、设备能力(含技能)人格(文化修养)知识(含技术原理、方法与经验)材料工艺技术功能图6: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块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能力(含技能)人格(文化修养)知识(含技术原理、方法与经验)人格塑造与文化自觉、文明复兴创新国家建设与知识社会通用能力与关键能力图7: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模块图(四)制定技术教育课程和职业资格标准技术教育标准技术课程标准专业技能及训练标准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标准符合国际要求的职业资格标准(五)创新高职教育管理制度建立技术类学位制度和资格证书制度,安排相应的学习年限,实行灵活学制建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体制建立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的社会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建立符合技术教育要求的教师职务晋升与评聘制度建立公平竞争的招生制度第三部分:高职教育强国与创新国家建设一、2020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率要降低到30%以下。本国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004-2008)1843236729433664457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04年2006年2008年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单位:亿元(人民币)图8: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图9:OECD成员国及9个非成员国家(地区)R&D经费总额的比例分布(2007年)近年来,中国R&D经费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日、德、法、英五个R&D大国,从2002年开始已连续七年居世界第六位。同期美国、日本和德国R&D经费总额也分别从中国的18倍、8倍和3倍下降到中国的7.6倍、3.1倍和1.7倍。我国的R&D人员数量也在迅速提高,2007年已经达到173.6万人年,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图10:部分国家(地区)R&D经费与GDP之比1999年以后,我国R&D/GDP比值开始稳步提高2007年达到1.44%,远高于俄罗斯(1.12%,2007年)印度(0.61%,2005年)巴西(1.11%,2007年)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据有关专家估计,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2008年,美国GDP14万亿美元)。我国R&D将占GDP2.5%,将超过3000亿美元。高校R&D经费约为26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2004年全国R&D经费总和。二、高职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高职院校要做科技成果转化的“二传手”。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特点,充当研究型大学与市场之间的“二传手”,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高职院校具有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应积极参与创建低碳经济模式,抓住机遇,从“社会边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