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枣庄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序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快人才事业发展,成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人才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煤化工、机械制造等技能人才队伍优势明显,人才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人才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等等。未来十年,是我市实施城市转型战略和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更新人才发展观念,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发展载体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一、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落实“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围绕城市转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落实人才“以用为本”为核心,以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突破,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为建设富强和谐文明新枣庄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枣庄人才特色优势,进入人才强市行列。一是人才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28.7万人增加到51.1万人,增长7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5%,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4%,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50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人才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机械制造、煤化工、城市规划与管理、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宣传文化、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竞争力不断提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基本形成。人才投入有较大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年提高,人才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总体部署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上有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1、实行人才投资和开发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幅度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2、坚持人才引进和使用并重。突出培养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3、推动人才发展和管理体制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支持产学研合作共建一批高位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4、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责任体系和人才工作考核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主要任务(一)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围绕城市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人才“1234计划”,聚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到2020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人,培养引进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0人,开发培养经济领域急需紧缺人才3万人,开发培养社会发展领域急需紧缺人才4万人。1、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发展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为重点,实施“百人计划”,引进100名左右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争取1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家“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万人计划”一二层次。主要举措:从引进方式、载体平台、资金保障、生活待遇等方面强化措施,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咨询、兼职、项目合作、考察讲学、学术休假、业务顾问等柔性形式,吸纳海内外高端智力。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园区为载体,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设立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在贷款、贴息、税收等方面给予带项目、带成果的高层次人才优惠。落实高层次人才生活待遇,在住房、补贴、子女就业上学等方面予以保障。2、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专业、结构、层次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2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200人以上。主要举措:实施培养学科带头人专项资金计划,重点在煤化工、机床机械、电子电池、生物技术、新能源、城建规划、旅游等领域扶持一批高层次人才。积极组织我市中青年专家、学者申报省优秀青年专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和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计划,实施市优秀中青年专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在高新技术、学科前沿、战略性产业、创新型研究方面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以科研平台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加快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此为载体培养一批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加强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使其成为聚集国内外煤化工高层次人才、培养我市煤化工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大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来枣庄创新创业,重点通过合作研究、兼职、咨询、讲学等方式柔性引进海内外高端智力。3、开发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发展目标: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和谐枣庄建设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煤化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重点领域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3万人;在教育、宣传文化、卫生、政法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4万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主要举措:围绕我市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定期编制和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优化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根据我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的倾斜政策。加大旅游、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文体、卫生、政法等领域人才培养。支持重点领域学术带头人参加国际、国家科研计划、学术交流。实施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建立重点领域相关部门人才开发协调机制。(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1、党政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90%,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主要举措:适应城市转型能力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实施学习型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大规模培训干部。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改革方针,树立坚持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完善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加大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管理监督。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以提高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2015年达到15万人,2020年达到17万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竞争性方式选聘比例达到50%。主要举措:依托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采取组织选拔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年度薪酬管理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和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健全政策服务体系,建立政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类人才自主创业。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2015年达到30万人,2020年达到36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4%左右。主要举措: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支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组织实施枣庄青年英才成长工程、巾帼人才培养工程、枣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枣庄宣传文化英才培养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等。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鼓励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使用,鼓励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分布。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4、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围绕提高我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加快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总量到2015年达到3.5万人,2020年达到5.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万人左右。主要举措: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城市转型战略,加快发展高级技工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大力开展企业在职培训,鼓励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高级技工培训,逐步形成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