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PictureofDorianGray,1891年)1891年出版《道连格雷的画像》引起极大的骚动,并受到媒体猛烈的攻击。王尔德也在该年结识艾尔佛瑞·道格拉斯爵士,悲惨的命运却就此开始。王尔德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建筑师王大闳先生将《道林·格雷的画像》译写为《杜连魁》,场景亦转换为当时的台北。《道林·格雷的画像》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堪称“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这部作品中美丽的词藻和绚然烂的意象附丽于变态人物和荒诞的情节,因此长期遭到误解,其实书中另有真意。《道林·格雷的画像》天生漂亮异常的道林·格雷因见了画家霍华德给他画的和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又听信了亨利·华顿勋爵的吹嘘,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他自己永远保持青春貌美。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实现了。一天晚上他粗暴地对待了他所爱的女演员西比尔·苇恩,回到家里,发现那肖像上出现了残忍的表情。原来那肖像已开始随着道林·格雷心灵的变化而变化了。具体的、用清晰有序的词句准确的表达美的含义----我们作出一个参照物,使得当我们看到某一事物时,可以将它与此参照物相比较,以确定它是否美----是绝不可能的。语言本身有其局限性,它在充当主体或客体上的矛盾制约了它的表达能力,它不是绝对完美的载体,但更主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事物的复杂多样,正如美。所以我们能告诉别人的只会是个人知道的美,在未进行阐释前和完成阐释后,这种美都可能不被别人理解抑或认可。在此,我尽力模仿王尔德的审美态度来阅读《道林·格雷的画像》。英国评论家麦克思·比尔波姆说:“早在一八八零年以前美就存在,但让美登台亮相的却是王尔德。”王尔德作为英国唯美主义的先锋早得到了普遍承认。《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其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一个悲剧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具体的表象的美(毫无疑问王尔德从未能真正深入到美的本质,他始终在现象----即表象----徘徊),这种美唯一只能存在与悲剧中,作者借亨利勋爵的口阐述了此种观点:“在存在过的每一件精美事物的背后都有着某种悲惨的东西,最卑微的花朵在饱受苦难之后终于开放……”,悲剧成了美的内涵,是美的灵魂----即使并非本质。对于王尔德来说,美就是“比渔人在大海朦胧的光影里找到的珊瑚枝还还要红”的爱人的嘴唇,而这嘴唇必须连同头颅躺在银盘中才越发完美(王尔德《莎乐美》)。基于此立场,道林·格雷的一生必然是悲剧性的,他的灵魂在堂皇而伪善的谎言构筑的荒漠里逐渐变质、堕落,直至绝望,直至死亡。死亡并不是悲剧,绝望后的死亡才有可能成为悲剧的一部分。而故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亨利爵士,他唯一所做的就是引导别人在腐化的价值观里绝望,这种引导由一些微弱的意识驱使(“他要设法支配他,……他要让那美妙的精灵归于自己”),但其发挥作用却只是纯粹的下意识行为,这与亨利爵士的生活理念有关,与他认真研究的伟大的贵族学术----如何绝对的游手好闲----有关,在他看来,“生活的目的却是自我发展,充分实现自己的本性要求”。这是一个关于灵魂的精美的悲剧,作者在文末用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一句话:“有如为忧伤画的肖像,一张没有心灵的面孔”,这是对道林·格雷的真实写照,同样也是亨利爵士在故事中地位的直接阐释----亨利爵士完全可以作为画外音而存在,它不断的告诉我们是怎么的一套似是而非的伪真理让道林·格雷逐步走向毁灭。在文中,诠释美的概念的是画家巴西尔,他被设定为一个不受亨利爵士影响同时能洞穿亨利爵士的特殊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必须为了美的完美而牺牲。格雷是在巴西尔的赞美声中亮相的,巴西尔用艺术家的触觉去感觉美的事物,他追求纯粹的美感,“艺术家应当表现美的事物,却不应搀杂进自己的思想”。他由衷的赞美格雷:“他的美貌让我想起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和一种崭新的风格,使我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直到最后,当格雷向他揭视自己灵魂的面孔时,他宁愿相信那是“无耻的赝品,不光彩的讽刺”。自始至终,他所了解的都是表象的美,他太天真以至于根本无法相信丑陋可能与美同时存在。格雷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他出卖了灵魂,他所经之处留下的唯一只是悲剧,他毁了自己,毁了同样是美的化身的西比尔·苇恩,毁了巴西尔,毁了坎贝尔,毁了所有与他曾经过从甚密的人,然而,作者仍坚持认为他是美的,即使这美空洞得没有灵魂,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在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有三位主人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形象。亨利勋爵的世故,功利主义,上流社会与身份;画家巴西尔的“为艺术而艺术”,头脑与才能;及年轻单纯的道连。而道连则陷入了亨利勋爵的循循善诱和巴西尔的谆谆告诫之中。理性与情感、堕落与良知、清醒与困惑的不断搏斗。这本小说正是王尔德真实的内心反映。他在给崇拜者的信中写道:“巴西尔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道连·格雷是我期望中的形象,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我的形象。”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王尔德也正因两极的结合,造就出了他的魅力。王尔德波诡云谲的际遇顿挫,前后判然的生活样貌成就了一件艺术品。这又让我们想起他的一句名言:“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而王尔德是一件艺术品,又戴有许多艺术品。《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创作,就像王尔德生命中众多的事件一样,实在是偶然促成的:王尔德和阿瑟·柯南·道尔同美国出版商J·M·斯托达特一起聚餐,斯托达特席间委托他们为《利平科特月刊》撰稿。王尔德完成的是《道连·格雷的画像》,柯南·道尔写的则是《四签名》。王尔德语录1.Toloveoneselfisthebeginningofalifelongromance.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2.Weareallinthegutter,butsomeofusarelookingatthestars.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3.Thereareonlytwotragediesinlife:oneisnotgettingwhatonewants,andtheotherisgettingit.生活中只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你不想要的。作者简介奥斯卡·王尔德全名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FingalO’FlahertieWills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怀尔德(OscarFingalO'FlahertieWillsWilde)。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Lloyd)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恩(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佳构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MarquessofQueensberry)因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AlfredDouglas;别名“波西(Bosie)”)与王尔德交往而导致父子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鸡奸者(当时尚未诞生“同性恋”这个名词)。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结果王尔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actsofgrossindecencywithothermalepersons)。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深渊书简》其实是其写给阿尔弗雷德的一封长信。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见唯美主义的影响。在王尔德服刑期间,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数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立刻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其后他为了两名孩子曾尝试与康斯坦斯复合,但阿尔弗莱德亦同时表示想与王尔德重归如好,最后王尔德放弃两名孩子而选择了阿尔弗莱德。王尔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之后与阿尔弗莱德同游意大利。但几个月后,两人再次分手。1900年王尔德终于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Robbie'Ross)帮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ôteld’Alsace)去世,终年46岁,死时只有罗比与另一朋友陪伴。他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的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处在沟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Weareallinthegutter,butsomeofusarelookingatthestars.)王尔德的审判是英国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恋平权运动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恋不再被视为异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他成了同性恋社群的一个文化偶像。道连格雷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笔下的人物。编辑本段小说情节道连·格雷本是个单纯的少年,在他的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画家霍尔华德和朋友亨利勋爵。霍尔华德为艺术而生活,他在道连身上所投注的感情,转化为了他艺术的灵感,尤其表现在创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上,使这幅画作成了他绘画生涯中难得的精品。画像是他艺术和情感的结晶,给他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他造成了不少痛苦。所以他时刻关心道连,生怕他过多地受到亨利勋爵的不良影响。也正是他所作的这幅画像,引出了一连串问题,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玩世不恭的亨利勋爵,是道连的“精神导师”,一个享乐主义者,有着一整套似是而非的个人主义理论,用雄辩的口才和充满智慧的警语包装起来,轻而易举地使人接受。他谆谆教导道连要充分享受生活,趁年轻的时候及时行乐,不要抵制诱惑,相反要随心所欲,去实现自己的每个幻想。道连是他的个人主义理论的试验品,所以他要时刻跟踪他,观察这种试验的效果。他之所以接近道连,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那就是道连身上有着他所珍视而又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