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导论1•张俊山•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电话:23501837•电子信箱:junshan@nankai.edu.cn政治经济学原理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导论3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言一、人类经济思想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政治经济学导论4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西方“经济学”的出现3、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政治经济学导论5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政治经济学导论6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大学经济学教学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特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导论7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导论8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与人们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揭示的是人类社会一定生产方式下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交换的规律。现阶段它涉及的是适应市场经济这一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物质资料生产与交换,以及分配的规律。政治经济学导论9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政治经济学考察经济活动的基本哲学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政治经济学导论10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论11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起点是个人的本性。人具有无穷的欲望;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物品是稀缺的。人们必须采取对有效的方式利用资源,为此,必须在各种利用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对这种选择方式、选择过程的研究就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政治经济学导论12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中具体场合下,人们的行为取向与方式,但是以此来解释经济体系的起源及其运动规律则是错误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去考察经济活动,因此这一出发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政治经济学导论13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讨论:西方经济学“资源稀缺”概念分析1、什么“稀缺”?资源还是产品?2、什么是“资源”?资源与技术、产品与劳动3、所谓“稀缺”概念形成的社会条件,以所真正反映的客观事实。4、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政治经济学导论14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分析人类物质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劳动(“劳动”概念的科学含义、三种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劳动者、劳动条件(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政治经济学导论15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社会生产。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物质生产活动从来就是以社会的形式进行的,孤立的个人进行生产活动只是存在于幻想小说的虚构之中。因此,对经济活动的研究不能脱离开生产的社会性,任何试图脱离生产的社会性,单纯从物质技术过程研究经济活动的作法,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客观经济过程。政治经济学导论16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两个侧面,分别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导论17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productiveforce)人类改变自然使之适应自身需要的力量,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构成:人的因素:劳动者物的因素:生产资料劳动者: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与管理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学导论18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并不仅是指它们的物质实体,更主要的是以它们作为载体所表现出的知识、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及其利用规律的认识,它们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物化在劳动者、生产资料上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力。科学家、技术人员的劳动是创造生产力的劳动。政治经济学导论19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人类生产活动的生产率达到一定高度后,人类所生产的产品就不仅能够供应当时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样就使人们的劳动有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分。必要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而剩余劳动则是人类发展的物质条件。政治经济学导论20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剩余劳动生产的产品叫作剩余产品。一定社会的剩余产品是人类可以自由支配的产品,它一方面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剩余产品也是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源于剩余产品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政治经济学导论21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体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客观存在。任何生产都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是不存在的。政治经济学导论22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的二重内容:第一、由生产的物质技术规律决定的相互关系:包括分工、合作、规模、时序、布局、组织、协调等。它反映着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所结成的关系。第二、由人们的物质利益规律决定的相互关系: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处置、受益;对劳动的投入以及对生产成果的享用等。政治经济学导论23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性质决定了人们相互之间的结合方式,通过人们的物质结合方式,进而决定着人们物质利益关系及其社会形式。•反映特定物质利益关系的社会形式一经形成,就有着它独立的运动规律。它的运动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政治经济学导论24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将反映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生产关系及其社会形式作为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内容,把生产力及其决定的人们的物质结合方式作为研究的前提条件。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通过物质对象所表现出的经济范畴来反映的。政治经济学把经济活动看成是有着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客观对象,研究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怎样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而成为现实活动。政治经济学导论25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生产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着其它各种重要社会关系,一些次要的社会关系也要受到它的影响,因此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经济学导论26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析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与思想意识形态。它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考察社会时所观察到的社会面貌。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关系决定,并服务于这种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导论27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析6、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规律,不仅包括一定时期经济运动的规律,而且包括支配社会生产关系转变的经济规律。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人们对它的理论接受与否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导论28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科学抽象法:区分本质与现象,注重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并用本质运动的规律说明现象的成因;3、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历史事实出发,撇开历史的偶然性,用经济范畴的运动变化,从逻辑上再现历史发展过程。政治经济学导论29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4、辩证法规律的运用把事物内部矛盾运动作为经济活动发展变动的根本原因;从质和量两方面说明经济范畴的规定性及变动过程;用否定之否定的观点考察经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5、各种逻辑方法的综合运用分类、比较、定义、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政治经济学导论30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剖析重大经济现象,认识经济规律的理论工具。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学习和研究其它经济理论方面起着指导思想作用。政治经济学导论31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于商品经济;2、原始积累过程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政治经济学导论32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2、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雇佣劳动3、市场交换的普遍化4、市场竞争的普遍化政治经济学原理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第二章商品与货币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本章内容:通过对商品与货币的分析,阐明劳动价值论。•本章的主要经济范畴: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实体与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形式、私人劳动、社会劳动36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37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要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38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商品第二节货币第三节价值规律第一节商品40第一节商品一、商品的二因素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三、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五、商品拜物教一、商品的二因素42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种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任何商品都具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43一、商品的二因素(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一种商品体可能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劳动多少没有关系。•使用价值在任何社会都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本身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4一、商品的二因素(二)交换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一种商品能够交换其它商品的属性。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与其它商品交换时的比例关系。如,1斗小麦交换15尺布,或1斗小麦=15尺布交换价值的现代形式:X量商品A=Y单位货币45一、商品的二因素“1斗小麦=15尺布”等式的基础:等式两端相等在于两种商品中包含有共同的内容。这种共同的内容不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它们的效用,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无法进行一般的比较。46一、商品的二因素两种商品共同的内容: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它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价值的客观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47一、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隐藏在交换价值背后的实际内容。价值只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48一、商品的二因素(三)价值量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数量。劳动是用时间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9一、商品的二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