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第一节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积累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形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按照原有生产规模不断重复进行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存在的意义:1、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简单再生产并不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P121)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解释)。实质无偿占有m,扩大剥削、资本规模,榨取更多m。关系: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源泉源泉二、资本积累的形式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与积聚的关系:积累是积聚的基础,积聚是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聚的限制:A、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财富的限制;B、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资本集中:个别资本通过合并而形成的较大的资本。途径:兼并和联合。杠杆:竞争和信用。关系:区别:联系:P122并购:一家企业利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份的方式,来实现对另一家企业的控制或两家企业相互联合的行为。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一般规律:一级是财富作为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累,另一级是创造财富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即在无产阶级创造的价值中,无产阶级的工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表现:A、失业人口大量增加B、实际工资下降C、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技术构成: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三者的逻辑关系图:(下一页)资本构成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基础决定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反映密切联系决定反映有机结合表现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原因:一方面是资本积累必然产物: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即所谓“机器排挤工人”。另一方面:妇女儿童、破产者、农民成为雇用劳动者,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对资本家的好处:A劳动力蓄水池;B加强在业工人的剥削。存在形式:A、流动;B、潜在;C、停滞。由于资本家在竞争中不断采用新技术,资本的技术构成趋向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呈现提高的趋向,所以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地减少。美国加工工业在1889年到1939年50年间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情况:P123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一)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资本家和工人的消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的再生和流通,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总之,各企业之间都会发生交叉关系,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是如何运行的是这一节要考察的内容。(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和价值构成1、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把社会生产分成两个部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简称Ⅰ)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简称Ⅱ)。2、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来看由三部分组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是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出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条件。实现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特点: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即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1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构成价值实物c+v+m;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部类Ⅰ和Ⅱ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社会总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实物补偿;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A价值:c+v+m;B实物:Ⅰ生产资料和Ⅱ生活资料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假定前提:P126四个;5、没有技术进步;6、m`=100%图式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2000c+500v+500m=300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三大交换)Ⅰ内部交换:Ⅰ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Ⅱ内部的交换:Ⅱ500v+500m(生活资料),通过Ⅱ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Ⅰ、Ⅱ之间交换:Ⅰ1000v+1000m、Ⅱ2000c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派生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Ⅱ(c+v+m)=Ⅰ(v+m)+Ⅱ(v+m)表明: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Ⅰc+Ⅰ(v+m)>Ⅱc+ⅠcⅡ(c+v+m)>Ⅰ(v+m/x)+Ⅱ(v+m/x)或Ⅱ(c+m-m/x)>Ⅰ(v+m/x)(m/x:个人消费,m-m/x:积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假定:1、Ⅰ:(m-m/x)`=50%c:v=4:12、Ⅱ:根据Ⅰ确定c,c:v不变,3、m`=100%图式: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1500c+750v+750m=3000重组图式(年初)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社会资本三大交换过程Ⅰ内部:Ⅰ44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Ⅱ内部:Ⅱ800v+600m/x(生活资料)Ⅱ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Ⅰ与Ⅱ之间:Ⅰ1100v+500m/x与Ⅱ1600c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基本实现条件Ⅰ(v+△v+m/x)=Ⅱ(c+△c)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派生实现条件Ⅰ(c+v+m)=Ⅰ(c+△c)+Ⅱ(c+△c)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Ⅱ(c+v+m)=Ⅰ(v+△v+m/x)+Ⅱ(v+△v+m/x)表明: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年底:Ⅰ4400c+1100v+1100m=6600Ⅱ1600c+800v+800m=3200实现了扩大再生产3、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前提: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原资本结构: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1500c+750v+750m=3000第一年年初:有机构成提高:Ⅰ9:1;Ⅱ5:1。Ⅰ4000c+450△c+1000v+50△v+500m=6000Ⅱ1500c+50△c+750v+10△v+690m=3000年底Ⅰ4450c+1050v+1050m=6550增长9·15%Ⅱ1550c+760v+760m=3070增长2·33%Ⅰ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Ⅱ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第二年,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再提高为:Ⅰ20:1;Ⅱ10:1。年初:Ⅰ4450c+500△c+1050+25△v+525m=6550Ⅱ1550c+50△c+760v+5△v+705m=3070如果m`=100%,将生产出如下构成的年产品:年底:Ⅰ4950c+1075v+1075m=7100增长18.3%Ⅱ1600c+765v+765m=3130增长4.3%第三年,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再次提高为:Ⅰ26:1;Ⅱ11:1。则两部类:年初:Ⅰ5467.5c+1095v+537.5m=7100Ⅱ1632.5c+768v+729.5m=3130年底:Ⅰ5467.5c+1095v+1095m=7657.5增长24.3%Ⅱ1632.5c+768v+768m=3168.5增长5.6%Ⅰ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Ⅱ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根据以上三年的计算,可将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不同增长情况列表比较如下:年份生产资料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产品价值%产品价值%产品价值%产品价值%一6000100445010015501003000100二6550109495011116001033070102三71001185467.51231632.51053130104从上表可以看出: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与前面讲到的同样多的劳动力要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或者说是需要更多的生产资料与之相适应是相同的。计算题:社会两大部类予付资本情况是:Ⅰ24,000c+3,000v;Ⅱ6,000c+1,50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题解:1、∵w=k+m∴Ⅰw=(24,000c×50%)/5+24,000c×50%+3,000v+3,000m=20,400Ⅱw=(6,000c×50%)/5+6,000c×50%+1,500v+1,500m=6,6002、先求Ⅰ(v+△v)+m/x=3,000+3,000×60%×1/(11+1)+3,000×(1-60%)=4,350;∵Ⅰ(v+△v)+m/x=Ⅱ(c+△c)∴Ⅱ△c=4,350-Ⅱ3,600c=750又∵m-m/x=△c+△v∴Ⅱ△v=1500m×60%-750c=150∴Ⅱ△c:△v=750:150=5:1计算题: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有机构成(c:v)为4:1。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这周按9:1追加资本5万元;原来资本也进行更新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9:1。(均以周工作来计算。)试计算:该企业这周是增加了就业人口而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是减少了就业人口造成工人失业,数量若干?计算过程:∵按原资本有机构成4:1,10万美元可雇佣工人=20000/50=400名原资本10万和新追加5万都按资本有机构成9:1进行投资,则全部资本的比为13.5万:1.5万,∴本周可变资本=15000万美元可雇佣的工人数=15000/50=300人本周失业人数为:400人-300人=100人答: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数为100人。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一)经济危机的实质1、经济危机的特点?2、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对过剩了,并不是对劳动者的真正实际需求而过剩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1、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2、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一种表现是?结果?第二种表现是?结果?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抗性矛盾,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那怎么办呢?——推翻(放弃)这种制度,由一种新社会制度来取代吧。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的阶段性各自的特点?P129(二)经济危机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