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刘平2013·10·28科学思维方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三大层次:各门具体科学共同的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法(最高层次)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一般的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法与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哲学思维方法推动并规范科学研究的创新科学研究是哲学思维方法发展的动力源哲学思维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发现、解决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新问题的同时,也促进哲学思维方法的发展与更新。哲学思维方法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不割断历史,也不否定破旧立新。这就要求科学研究恰适地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关系,立足历史、面向现实、着眼未来。2生命科学的思维模式在发生变化自古以来,对“天、地、人”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类不同的认识方法。近400多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用“还原论”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实,但近年来现代科学开始系统研究复杂事物时,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整体观的重要性已经开始被科学界重新认识。生物医学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医学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大趋势,而思维方法论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问题。马克思指出:“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文化中的“道、气、阴阳”所揭示的是天地万物之所以产生并能变化的根源。中医学基于传统哲学的取象思维与临床实践的发展,是以系统整体观为主导思想,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3第一节取象思维与经验思维中国哲学与取象思维取象思维方式与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经验思维与中医学的学术传承第二节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整体观与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与治病求本系统、辩证思维与中医学的发展第三节中医思维方法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医思维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复杂性中医思维方法与系统生物学中医思维方法与转化医学4内容提纲第一节取象思维与经验思维中医思维模式:取象思维、经验思维、系统思维、辨证思维取象思维又称意象思维,是以直观为基础,直接观察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的思维方式,思维的逻辑是由象而意,即由直观到抽象。象:外在的物象;意:主观意识;《易传·系辞传》说:“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观物取象:事物及其性质总是一定的“象”。通过观察而把握事物及其性质的象,对“象”进行抽提与归纳,揭示由象所反映的事物及其本质。立“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多维(望闻问切)的自下而上的综合集成过程。着眼于事物的动态之象,据象归类,据象定类。中医的整体系统思维主要有联系(网络)思维、中和(平衡)思维及综合(参合)思维。中医的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为对立(矛盾)思维与复杂动态思维。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征是取象思维和辩证思维。67“道”是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总依据。中国先哲们把高于形象、超越知识关乎一切学问的内涵,统称作“道”。《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集解》引韩康伯注:“道者何?无知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天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意思是说“道”贯彻于自然的规律中,无法用言语形容,只存在用之极乃显其功对道、气、阴阳的探究是为说明天地万物在实践流变中的演化过程与机理,对人体生命科学的认识亦不例外。《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一、中国哲学与取象思维中国文化中的“道”实质上是西方文化中所说的哲学古代哲理的表述:古人认为“象”比“言”的表意功能要更强些。取象思维在我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的基础是“象”。《易经》的取象、举象、用象,基本是一种象征手法。其着眼点,不是感性的外在事物,而是理性的深层寓意,中国哲学视关系为宇宙变化之本;“象”则是关系的显现。故而,中国学术以“象”为认识层面。8中国哲学具有形象化的表述特点,它是对原始思维的一种综合与升华《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简称《易》。《周易》的形象思维之所以能构成应有的体系,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它表达方式的抽象性和形象本质的客观实在性。所谓客观实在性的内含是说《周易》的六十四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阴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八卦的卦画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八卦寓意理于大量的模象之中。取象比类思维是在大量社会、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物取象,用已知之象,推导未知之义理,触类旁通,有助于启迪思路,获得新的认识,由具体事物推知抽象事理。取象,比类,取和比是主观,象和类是客观;寓意于象,以言明象,又望象生义,举一反三,达到解疑释难的目的。取象的目的是为了归类或类比,以借助于特定的概念加以标识,使复杂的现象变得有序、模式化。取象思维的含义一方面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世界现象的抽象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取象思维渗透到《内经》中,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9二、取象思维方式与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哲学唯物论以气的物质性、运动性以及无限性解释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各种现象的变化。吴澄《道德真经集注》:“气之可见者,成象。”气演化则分阴阳,由阴阳的相互关系衍生出天地万物。《内经》显现出中医学哲学化学科的特征,如阴阳五行的广泛应用并赋予其在医学中特定的内涵。《内经》中一些篇名即直接体现取象思维的特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藏象论”等;其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及疾病防治学说的形成,均与取象思维悉悉相关。10取象思维在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与取象思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生命活动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总结和概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规律性认识基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规律,抽提出某些本质特性,紧密联系人体疾病“失衡”状态下临床表现所具有类同的共性特征进行取象、聚类并表意,如风、寒、暑、湿、燥、火(热)等,都是取其自然气候之象。如风其象所表之意是善行而数变、易动、轻扬;临床上将发病急、变化快,抽搐、振颤、游走不定,体表及高位的表现特征均认为与风邪有关,实际上是病邪作用于人体或邪正相争所见之象的表意,临床通过四诊,获取其象来综合分析病因病机(抽象表意)。对于中医学的病因,不能理解为具体的致病因素,是中医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取象聚类的表意模式。从控制论来说,人体的输出和输入是有对应性的,输出的症状、体征变量,根据这些症状、体征变量的属性与聚类分析来推导输入情况,寻找这种确定性的对应,探求病因,采取相应的治法。关联定位:中医通过对人体及疾病表象的直接观察,归纳出效法自然的意象生理、病因、病机模型,如脏象理论是以脏的功能为核心,立足于关系本体论,其表意偏重于基本概念,注重“天人合一”的宏观整体性。“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于内,必形诸外”。如何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以藏象理论为核心的“中医整体观”表达规律?《内经》对肝藏象认识:“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肝藏血,血舍魂”;“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形成了机体内外相应的:目-爪-筋-胆-肝-春-风“气、血、魂”的生理病理联系等整体观理论的原创性特征“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于内,必形诸外”证候的主、客观表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藏象理论为轴心的综合病态表现,是藏象理论的临床科学基础!脏象理论以脏的功能为核心,立足于关系本体论,基于临床问题进行立象表意的结果,其表意侧重于概念,更具整体性13效法自然与基于临床问题进行立象表意,取象方法、物象分类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关键所在。临床问题是构建中医脏象理论的重要基础肝为罢(疲)极之本,以临床问题为核心的理论抽象,现代医学已在密切关注肝病的疲劳问题。疲劳是CHC患者的常见不适症状,其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研究人员对CHC患者的疲劳进行分析,探讨它与疾病活动、静息能量消耗(REE)、循环瘦素水平及TNF-α之间的关系。CHC患者中,50%患者称疲劳是其疾病的最重或最初症状。患者的疲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者,女性尤为显著。与对照者相比,CHC患者的瘦素显著增多。CHC患者中,疲劳评分与由脂肪含量修正的瘦素水平显著相关。当考虑疲劳的部位时,该相关性增加。而且PBC患者也具有同样的正相关关系。85%的PBC患者主诉疲乏,约50%的病人认为疲乏是病情恶化的症状,25%的患者因疲乏严重丧失日常生活能力;65%~85%的慢性胆汁淤积症患者伴有疲乏.巴黎InsermUnit370研究所的Poupon博士等研究人员利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一种普通量表),评价了未经选择的PBC患者与生活质量HRQOL相关的6个主要领域。将患者的资料与性别和年龄相同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检测NHP评分与PBC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患者(86%为女性)平均年龄62岁。多数患者采用UDCA治疗。PBC患者的精力与对照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情绪反应评分也较差,未发现其他差异。各维度的评分与肝脏生化检查结果、组织学分期、疾病病程均无相关性。症状或体征中,疲劳是与维度评分最为相关的表现。Poupon博士认为,PBC患者的全部生活质量低于对照人群,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精力与情绪反应评分降低,并均与疲劳有关。是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持续性影响最大的临床因素。中枢神经原传导对产生疲乏症状似起着关键作用疲乏的发病机理不明,在PBC患者的一研究指出,这些患者肌电图检查正常,说明疲乏不是来源于外周,可能源于中枢。动物实验的证据指出中枢神经原传导对发生疲乏可能起着关键作用。在以胆管结扎鼠作急性胆汁淤积症的模型,提示在急性胆汁淤积症存在下视丘-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RF)的组织水平在胆汁淤积动物的脑垂体低于假手术和对照组动物。神经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疲乏的发生,其中5-羟色胺、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认为在胆汁淤积症介导疲乏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迄今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资料。“肝开窍于目”理论的临床基础病毒性肝炎患者眼部症状的出现率达66.9%,视疲劳占40.9%-48.4%,视力模糊占23.7%-45.9%;有眼部体征者占89.1%,其中角膜知觉减退为40.9%-42.8%,球结膜血管扩张迂曲为22.7%-27.7%,视网膜静脉扩张为42.8%-72.7%,生理盲点扩大占40.9%-59.2%,暗适应下降占24.4%-43.9%,有眼压下降的占42.5%。在病毒性肝炎以外的其他肝病中,有眼底血管改变的占70%,生理盲点增大者占60%,眼压下降的占50%。“急性肝炎多出现眼干燥、眼部胀痛;慢性肝炎多出现视疲劳,视力模糊”,故认为眼征可能是诸多现代肝脏病共有的征候。象与物质:象是事物系统显露于外的运动状态,是事物系统与外部环境分开之界面所发生的反应事物的现象、系统界面的反应不可能完全决定于事物内在的本质,同时也由环境因素决定。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现象联系对内在本质的影响包括系统整体机制对内部存在的统摄以及天地宇宙环境通过现象联系对事物本质产生影响关键问题是中医所取之象,把握之象是否符合人体生命自然现象的规律。象有其自身的规律:现象层面的规律是在复杂交错和随机变化的关系中发挥作用,要将全部可能出现的关系要素和随机变化统摄囊括,必然导致此种规律不可能表达出明晰的因果关系,不可能以固定的公式予以表述。但仍具可重复性、普遍性及必然性,即规律所体现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