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陕西中医学院中基教研室乔文彪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在古代哲学中,精是指充斥宇宙间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第一节精中医之精广义之精: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精微物质,包括精、髓、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肾中所藏的液态精微物质。即肾精。二、精的生成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出生之前,是形成生命(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后,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经脾的转输以“灌四傍”,化生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支持其生理功能后的剩余部分,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精三、精的生理功能(一)生殖繁衍:肾精天癸生殖器官(二)促进生长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三)生髓养骨、充脑、化血(四)滋润、濡养脏腑器官(五)为人体正气之本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极强的精微物质。二、气的生成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微先天之精气第二节气气肺脾胃肾(一)推动作用1、激发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2、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3、促进血液的生成并推动其运行;4、推动津液的代谢。(二)温煦作用1、维持体温恒定;2、保障血和津液的运行;3、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三、气的生理功能(三)固摄作用1、固摄血液,防止其逸于脉外;2、统摄津液,控制其分泌(或排泄)量和时间;3、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泻;4、固摄冲任及脏器。(四)防御作用1、顾护肌表,防止外邪侵袭;2、驱邪外出,促进疾病早愈;3、病后脏腑组织的自我修复。(五)气化作用气化——伴随气的运动而产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六)营养作用四、气的运动气机——指气的运动,其基本方式为升降出入。人体调节气机的脏器为—肺(肃降、肺气降于右)、肝(升发、肝气升于左);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诸脏配合共同保证气机调畅。五、气的分类名称含义生成分布生理功能元气人体最根本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精化生通过三焦分布全身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脏腑器官的功能宗气积于胸中之气清气谷气上走息道下入气街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视听嗅言动有关卫气行于脉外具有防御作用的气水谷之悍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护卫肌表;温养脏腑组织;调节汗液代谢;影响寤寐。营气行于脉中富含营养的气水谷之精气沿十四经循环运行化生血液;营养脏腑组织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二、血的生成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肺脉升清血心阳化赤辅助途径肾主要途径生髓化血化生元气,激发脏腑功能肝血三、血的运行——与肾无直接关系血的运行正常的基本条件:1、血液的充盈2、脉道的通利;3、脏腑功能的正常(心主行血.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四、血的生理功能1、营养、滋润作用;2、运载作用;3、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者,人之神也。”《素问·八正神明论》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概念和分类(一)概念: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如肺津);人体的各种分泌液(如泪、涕、唾、涎);人体的排泄液(如汗、尿)(二)津液的分类分类质地分布生理功能津清稀肌表、孔窍、血脉滋润皮毛、充养肌肉、化生血液液粘稠关节、脏腑、脑髓滑利关节、濡养脏腑、充养脑髓二、津液的代谢—与心无直接关系水液胃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粪便脾肺肾膀胱尿液鼻肌表脏腑组织肝津液的生成:脾、胃、小肠、大肠;津液的转输:肺(水之上源)、脾(水之中洲)、肾(水脏)、肝、三焦;津液的排泄:肺、肾、膀胱、大肠。四、津液的生理功能1、滋润和濡养功能;2、化生血液;3、排泄代谢产物;4、运载作用;5、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第六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2、气能行血——补气行血——补阳还五汤——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3、气能摄血——补气摄血——独参汤(二)血为气母1、血能养气—补血生气—八珍汤2、血能载气—气随血脱—补气固脱—独参汤二、气与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气阴两伤——益气养阴2、气能行津——补气行水(气虚水肿)——行气利水(气滞水肿)3、气能摄津——补气固汗—玉屏风散(自汗)4、津能生气——补气生津5、津能载气——气随津脱——补气固脱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二)津血同源互化“夺汗者无血”:大汗之人不可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夺血者无汗”:大出血之人不可再用发汗之法。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一)气能生精摄精——补气生精,补气固精(二)精能化气——补精生气(三)精气化神——补精生神,补气生神(四)神驭精气——安神固精,安神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