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一、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为专业基础课性质。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理论体系的形成1、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2、体系的确立《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第一部中药学专著。(二)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针灸学专著。《脉经》:脉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2、宋、金、元时期《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中医基础理论2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3、明清时期温病学: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瘟疫论》: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医林改错》:重视实践,发展瘀血致病理论。4、近现代时期中西汇通:主张西学中用。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指一个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1)季节气候的影响生理:夏季多汗而少尿,冬季少汗而多尿。病理:冬春季多呼吸道疾病,夏秋季多消化道疾病。中医基础理论3(2)昼夜晨昏的影响生理:白天人体阳气盛,夜晚阳气较衰。病理:白天病情较轻,夜晚病情较重。(3)地方区域的影响生理:南方人腠理多疏松,北方人腠理多致密。病理:地方病,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别证候,讨论确立治则、治法。证候: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状: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症状与证候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病与证候的关系: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1、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了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如:同为感冒病风寒感冒证:辛温解表——麻黄汤。风热感冒证:辛凉解表——银翘散。2、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了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如:胃下垂、肾下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为不同脏腑病变。若均表现出为“中气下陷”证,则均可采用“补中益气升提”之法。中医基础理论4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概念的形成和沿革:仅指日光的向背:如“阳者,高明也。山之南,水之北也。”概括事物属性的方法:如寒热、明暗、昼夜、日月、水火等哲学思想。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二、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一)普遍性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但有其规定性。普遍性:如寒与热、明与暗、昼与夜、冬与夏、水与火、动与静等。规定性: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某些事物和现象。(二)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1、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中医基础理论5夜为阴上半夜:阴中之阴。下半夜:阴中之阳。2、相互转化性即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事物阴阳属性相反,如:寒与热、明与暗、水与火等。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意义: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阴平阳秘。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之间相互依存,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如:上为阳,下为阴。无上,无所谓下;而无下,也无所谓上。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如:气为阳,血为阴。气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的物质基础。(三)阴阳的消长平衡阴和阳经常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如:四季气温变化冬-→春-→夏:阴消阳长中医基础理论6夏-→秋-→冬:阳消阴长(四)阴阳的相互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上半身表背六腑心心阳阴:下半身里腹五脏肾心阴(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气为阳,血为阴。气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的物质基础。五脏为阴,主贮藏人体精气;六腑为阳,主传化水谷。脏腑阴阳相互协调,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的本质为阴阳失调。1、阴阳偏胜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阴胜则寒——实寒:形寒,肢冷。2、阴阳偏衰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阳虚则寒——虚寒:面色晄白,畏寒肢冷,溲清便溏。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阴虚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阳损及阴:阳虚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中医基础理论7(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指导诊法面红、发热、口渴、脉数:热证—阳面白、畏寒、口不渴、脉迟:寒证—阴2、指导辨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阳:表、实、热。阴:里、虚、寒。(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指导养生防病2、确立治则治法(1)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实则泻之,损其有余。阳胜则热—实热:清热。阴胜则寒—实寒:祛寒。(2)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虚则补之,补其不足。阴虚则热—虚热:补阴(以抑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则寒—虚寒:补阳(以抑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中求阳:适用于阳虚。补阳为主,兼以补阴。阳中求阴:适用于阴虚。补阴为主,兼以补阳。中医基础理论8(六)归纳药物的性能四气(性)分阴阳温、热:阳凉、寒:阴五味分阴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升降浮沉分阴阳升、浮:阳沉、降:阴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概念的形成和沿革五材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种元素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运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为升发、柔和、条达、舒畅——肝主疏泄。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升腾——心阳温运血脉。土爰稼穑:引申为化育、承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金曰从革:引申为清肃、敛降——肺主肃降。中医基础理论9水曰润下:引申为滋润、下行——肾主水。(二)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归类1、取象比类法——类比法2、推演络绎法——类推法自然界五行人体五五五五五五季音味色化气方节五五五形五五变脏腑官体志声动角酸青生风东春徵苦赤长暑南夏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商辛白收燥西秋羽咸黑藏寒北冬木火土金水肝胆目筋怒呼握心小肠舌脉喜笑忧脾胃口肉思歌哕肺大肠鼻皮悲哭咳肾膀胱耳骨恐呻栗(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相生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促进作用。次序:木、火、土、金、水、木依次相生,循环往复。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2、五行相克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削弱作用。次序:木、土、水、火、金、木依次相克,循环往复。中医基础理论10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3、五行制化概念: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途径: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4、五行相乘概念: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我克”一行的过度克制。次序:与相克次序一致。原因:克制一行过亢或被克一行过衰。5、五行相侮概念: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克我”一行的反向克制。次序:相克次序的反向。原因:克制一行过衰或被克一行过亢。乘与侮的联系与区别中医基础理论11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归属人体的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的统一。(见五行归类表)(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见五行特性)2、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1)相生方面的联系:肝血养心血—木生火。肾精生肝血—水生木。(2)相克方面的联系:肝主疏泄,制约脾气的呆滞——木克土。肾主水,防止心火的亢盛——水克火。(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如肝血虚—→心血虚:心肝血虚。子病及母:如心火旺—→肝火旺:心肝火旺。中医基础理论12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传变:如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木旺乘土。相侮传变:如肝火犯肺——木火刑金。母病及子、相侮传变:病情较轻。子病及母、相乘传变:病情较重。(四)指导疾病诊断1、指导诊法面红、口苦、脉洪:心火上炎。面青、口酸、脉弦:肝失疏泄。2、推断预后如肝病面青见弦脉:常—本脏脉沉脉:顺—相生之脉浮脉:逆—相克之脉(五)指导疾病的治疗1、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2、确立治则治法(1)根据相生规律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心肝血虚:补肝血以养心血。心肝火旺:清心火以泻肝火。治法: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中医基础理论13(2)根据相克规律治则:抑强、扶弱。如肝脾不和:疏肝健脾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3、用于针灸和精神疗法如精神疗法的以情胜情法。第二章藏象概说(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藏象学说:通过观察在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来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治规律的学说。(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1、早期的解剖实践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2、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奠定了藏象学说的生理和病理学基础。3、反复的临床实践奠定了藏象学说的诊断和治疗学基础。(三)脏腑的生理特点及分类五脏:化生贮藏人体精气,藏神,“满而不能实”,“藏而不泻”,多为实质性脏器.中医基础理论14六腑:受盛传化水谷,以通为用,“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多为空腔性脏器。奇恒之府:形态上类腑,功能上似脏。(四)藏象学说特点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器官不同于解剖学中的生物器官。第一节五脏一、心(一)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心气强健—→血脉通畅:面色红润,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心气虚—→心血瘀阻:心前区憋闷、刺痛,面色晦暗,脉涩、结、代。心血亏虚:心悸,面色苍白,脉细无力。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指神志活动由心所主。“心藏神”。狭义: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气中医基础理论15心血亏虚,血不养心: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痰迷心窍:神昏,痴呆,举止失常。痰火扰心:狂躁。(二)心与形体官窍的联系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血充盈:面色红润,脉搏和缓有力。心血亏虚:面色苍白,脉细无力。心血瘀阻:面色晦暗,脉涩、结、代。2、心在窍为舌,在液为汗“舌为心之苗”,主发声及味觉等,与心相关,与五脏六腑均有联系。心血充盈:舌体红活荣润。心血亏虚:舌淡无华。心血瘀阻:舌暗瘀癍。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心神失常:舌强语謇。二、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血液为神志活动物质基础。整体观念,五脏藏神。心主神志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16(一)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肺主气,指肺有主理、调节全身之气的生理功能。(1)主呼吸之气肺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主呼吸之气失常:咳嗽,气喘。(2)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由肺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为全身动力。气机调节:肺的呼吸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2、肺主宣发、肃降(1)宣发,指肺气相上、相外的升宣和布散作用。呼出体内的浊气。将水谷精气和津液布散于周身和皮毛。布散卫气,行使其温养皮毛、防御外邪、司汗孔开合作用。宣发失常:咳嗽,汗出异常,易患感冒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