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一)煤炭资源状况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全、煤质优、埋藏浅、易开采。全省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4%,自北向南分布有大同、宁武、西山、河东、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平陆五个煤产地。1.煤炭资源储量总量及构成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度煤炭资源储量简表和山西省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全省煤炭资源储量6551.98亿吨(2000米以浅)。全省119个县(市、区)中,94个县(市、区)有煤炭资源分布。截至2003年底,全省完成地质勘查面积覆盖全省含煤面积的40%左右,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819.0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205.25亿吨,资源量1613.82亿吨。山西煤炭累计查明资源量在全国各省(区、市)居首位,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7.02%。在全省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中,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652.84亿吨,其中按批准占用情况分:生产和在建矿井占用1151.17亿吨,尚未利用1501.67亿吨;按勘查程度分,勘探、非勘探资源储量分别为766.8亿吨和1886.04亿吨。预测1200米以浅潜在资源量1292.45亿吨。在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中,气煤898.0亿吨,占33.85%;肥煤164.96亿吨,占6.2%;焦煤358.46亿吨,占13.51%;瘦煤273.25亿吨,占10.03%;贫煤417.15亿吨,占15.72%2.煤炭资源分布及煤种概况(1)资源分布在山西六大煤田中,大同煤田和宁武煤田主要赋存为动力煤,资源总量1112.8亿吨;西山煤田和河东煤田、霍西煤田以炼焦煤赋存居多,资源总量2511.53亿吨;沁水煤田以无烟煤、贫煤赋存为主,资源总量2797.69亿吨;其他煤产地资源总量129.94亿吨。(2)主要煤种概况炼焦煤山西炼焦煤埋藏浅,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地质构造相对简单,顶底板条件普遍较好,查明保有资源储量918.38亿吨,数量、质量均居全国首位。预测资源量多,在全国焦煤资源量中排名第一。离柳矿区、霍西煤田、乡宁矿区煤质好,属稀动力煤全国贫煤、气煤、弱粘结煤保有资源储量均以山西为昀多。山西大同矿区和平朔矿区是优质气煤、弱粘煤的主要产地。大同矿区侏罗纪煤层煤质优,下层石炭二迭纪煤层煤质较差,开采难度高;平朔矿区煤质较差,洗选成本高缺品种。无烟煤无烟煤探明保有资源储量、预测资源量、总资源储量均居全国首位,产区主要集中在沁水煤田的晋城和阳泉两大矿区。3.煤层气资源概况煤层气作为与煤共伴生的能源资源,在各主要煤田均有赋存。据山西省煤田地质局2001年9月完成的《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及储量规划》,含气总面积为39011.8km2,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10.39万亿m3,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量31.46万亿m3的三分之一。具体分布情况为:沁水煤田57123.47亿m3、河东煤田40006.32亿m3,霍西煤田704.10亿m3,宁武煤田3750.05亿m3,西山煤田2368.56亿m3。在煤层气总资源量中,埋深小于1500m的含气面积为28819.3km2,煤层气资源量为70907.35亿m3;埋深在1500~2000m的含气面积为10192.5km2,煤层气资源量为33045.15亿m3。含气量为2~4m3/t的资源量为1286.08亿m3,4~8m3/t的资源量为4842.25亿m3,8m3/t的资源量为97824.17亿m3。目前,省内共有26个煤层气勘查区块,分别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等勘查单位进行勘查开发,区块总面积达34807.07km2。(二)煤炭工业发展概况1.矿井数量、生产能力及原煤产量(1)生产矿井数量及能力200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生产矿井3811矿/4278对井,核定生产能力5.92亿吨/年(未含2005年后半年地方煤矿采煤方法改革增加能力)。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03对,核定生产能力21175万吨/年;地方国有煤矿461对,核定生产能力10285万吨/年;乡镇煤矿3714对,核定生产能力27779万吨/年。(2)在建矿井数量及建设规模2005年底,全省15万吨/年及以上新建、改扩建在建矿井共268对,设计建设规模17450万吨/年。(3)2005年煤炭产量2005年全省煤炭产量5.54亿吨,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25.76%。按现行统计口径划分:国有重点煤矿2.56亿吨,占46.21%;地方国有煤矿0.86亿吨,占15.52%;乡镇煤矿2.12亿吨,占38.27%。按井型划分:大型矿井2.54亿吨,占45.85%;中型矿井0.73亿吨,占13.18%;小型矿井2.27亿吨,占40.97%。按煤种划分:动力煤1.45亿吨,占26.17%;炼焦煤2.78亿吨,占50.18%;无烟煤1.31亿吨,占23.56%(2005年末全省在藉生产矿井生产能力及煤炭产量。2.煤炭运输与销售山西省境内有京包、大秦、丰沙大、朔黄、京原、北同蒲、南同蒲、石太、太焦、邯长、侯西、侯月十二条铁路干线,阳涉、孝柳、两沁、武墨、神宁五条地方铁路和宁苛、太岚、忻河、介西等十余条铁路支线,铁路营运里程2986公里。在公路运输方面,随着大运、太旧、太长、长晋、京大、晋焦、邯长等高速公路的建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86公里,全部公路通车里程达59600多公里。山西是全国煤炭净调出大省,通过铁路、公路供应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国外。2005年通过铁路和公路外调出省煤炭43283万吨,占全国省际净外调量的75%左右。其中铁路外运煤炭32355万吨,公路外运煤炭10928万吨。2005年山西煤炭出口3476.8万吨,占全国煤炭出口总量的48.92%。3.煤炭洗选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洗(选)煤厂800余座,煤炭洗选能力近3.5亿吨,其中煤炭行业拥有洗(选)煤厂200余座,入洗(选)原煤能力约2.5亿吨/年,原煤入洗(选)率约56%。4.煤炭企业资源综合利用(1)资源综合利用电厂2005年底,全省煤炭企业共有各类矸石、中煤、煤层气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53座,总装机容量3977.6MW。其中已建成运营电厂35座,总装机容量1307.6MW,年发电量约74亿千瓦时,年消耗低热值燃料1000万吨以上;在建电厂18座,总装机容量2670MW。(2)煤炭企业煤(焦)化工产业截至2005年底,全省煤炭企业焦炭生产能力约450万吨/年,受市场等因素影响,2005年实际焦炭产量约300余万吨,并有煤气、煤焦油、苯、活性炭、甲醇等副产品和下游深加工产品。截至2005年底,全省煤炭企业煤(焦)化工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约11.8亿元。包括焦化厂2座,焦炭设计生产能力86万吨/年;焦油加工厂1座,设计焦油加工能力30万吨/年;甲醇厂1座,设计生产能力5万吨/年。(3)煤层气开发山西煤层气资源丰富,其中晋城、离柳、阳泉矿区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和开发条件昀好的地区,且有众多的国内外公司进行了勘探,已施工了不少钻井及小型井网进行生产试验。目前中联公司和晋城煤业集团,正在加大力度开发煤层气生产钻井,准备进入商业性开发。省境以内还有众多的高瓦斯矿井,在多年防治瓦斯灾害的生产实践中,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瓦斯抽放工艺和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2005年,国家批准了中联公司的“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实施,项目完成后年产气量预计将达到6~7亿m3。晋城无烟煤集团公司在潘庄井田进行煤层气开发,主要目的是预抽未来采区的瓦斯。近几年投入较大,已施工煤层气井400余口,建立小型发电站两座,进入了小型的商业化开发。阳泉煤业集团从1957年开始从井下抽放煤层气(瓦斯),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井下煤层气抽放工艺和技术,年抽放井下煤层气(瓦斯)达2亿m3,利用率30%。5.安全生产至2005年底,全省累计关闭非法私开、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布局不合理小煤矿6799处(不含2005年打击非法煤矿关闭矿井);共有3848个煤矿建立和完善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预计到2006年6月底,全省所有煤矿将全部建立监测监控系统,并全部实现省、市、县、矿四级联网运行。2005年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为0.902人,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6.煤炭工业从业人员2005年底,全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104.2万人(包括平朔、煤气化),其中国有重点煤矿51.1万人、地方国有煤矿18.8万人、乡镇煤矿27.7万人、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及所属煤炭企事业单位6.6万人。目前,全省煤炭行业共有各类人才46.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95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9.49万人、技能人才21.3万人、其他人才1.48万人。(三)“十五”时期主要成就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煤炭产量2001~2005年,全省共生产煤炭21.2亿吨,以年均6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年,全省煤炭统计产量达到5.43亿吨,比2000年增加近3亿吨。煤炭外调量2001~2005年,全省共外调煤炭16.2亿吨,以年均4000多万吨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年外调煤炭43283万吨,铁路外调32355万吨,公路外调10928万吨。煤炭出口2001~2005年,全省共出口煤炭19829万吨。其中:2005年出口3476.8万吨。销售收入2001~2005年,全省煤炭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42亿元。其中:2005年全省煤炭销售收入达到1735亿元。实现利润2001~2005年,全省煤炭工业累计实现利润450亿元。其中:2005年实现利润244亿元。实现税费2001~2005年,全省煤炭工业累计实现税费591亿元。其中:2005年实现税费235亿元。其他经济技术指标2005年,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9.15%;综合掘进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50.46%;原煤生产平均效率达到6.108吨/工。2.“十五”时期主要工作——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煤炭工业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是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国有重点和地方国有煤矿煤炭产量比重占到全省总产量的64.82%,比结构调整前的53.32%提高了11.5个百分点;乡镇煤矿产量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在全国命名的37处特级高产高效矿井中,我省有6个;在全国行业级109个高产高效矿井中,我省有25个;在全国省级18个高产高效矿井中,我省有6个。二是煤炭洗选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原煤入洗(选)比重达到了56%,比“九五”期末提高了23个百分点。煤炭洗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了附加值,优质动力煤、炼焦精煤、高炉喷吹煤等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三是国有重点煤矿非煤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国有重点煤矿非煤产业完成生产经营总额达到288亿元,比2004年100亿元又取得了较大的增长。阳泉煤业集团、晋城无烟煤集团非煤产业收入已占到全部营业收入的40%以上,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煤与非煤并重”的格局正在形成。——大力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煤炭工业积极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对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引导支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收购兼并、联合改造中小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以西山、霍州、汾西等企业联合组建的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煤炭生产能力已达6000万吨,成为全国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以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为主体重组的新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炭产销能力已达1亿吨以上,成为全国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货源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2600多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兰花实业、沁新煤焦、离柳焦煤、三元煤业、经坊煤业等一批区域性地方煤炭企业集团公司也已形成规模,进入了2004年全国煤炭百强企业之列。——加快关闭淘汰生产力落后的小煤矿,大力实施采煤方法改革,地方煤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2000-2005年,全省累计关闭矿井4153处,压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9820万吨/年,乡镇煤矿单井平均生产能力由2000年的2.3万吨/年提高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