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背景、课题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背景(也是挑战)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需关注的若干问题(也是课题)创建示范性高职的课程改革策略一、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背景(也是挑战)1.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课程改革2.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课程改革3.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改革4.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1.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课程改革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供求的总体不平衡结构性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零距离上岗---知识陈旧,软技能与硬技能都不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有问题有业不就、主动失业---学生择业观有问题---职业指导课没开好无业就消极等待---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够上述就业困难中,有4个与课程有关如果这些课程问题不解决,我们不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是制造大量的新失业者2.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手脑并用的“灰领人才”“灰领人才”是今天高职的主要培养目标知识经济将使所有的传统产业知识化。产品中技术、信息和知识含量的提高,需要智能型的应用人才。未来的不确定性、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产品换代的加速和职业的频繁更替,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和具有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人。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学科或行业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复合型职业岗位不断出现,需要宽专多能的复合型“灰领人才”。什么是“灰领”?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新兴的技能人才。简单来讲,就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根据工作的行业和工作性质,“灰领”可以理解为是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或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提供创造性服务的专门技能人员。“灰领”是怎么产生的?“灰领”的产生源于产业结构的提升。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是灰领产生的直接原因。一方面,社会劳动分工发生变化,白领阶层中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规模迅速扩大,并从白领阶层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阶层即灰领阶层(专业技术阶层)——“浅灰领”,如计算机支持人员、咨询工作人员、医疗设备操作员、个人护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原来制造业中的许多年轻的蓝领工人脱离出来,经过专门的培训后进入服务业中,从事具有专门技能的服务业,构成了“灰领”的另一部分——“深灰领”,如数控机车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灰领”的职业工作范围: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复杂劳动革新技术和工艺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对有关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解决工作中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的需要进行设计、革新“灰领”涉及到的职业有哪些?“灰领”应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掌握一定现代科学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像美发师、会展设计人员这类职业,都属于“灰领”范畴。涉及到的职业有:多媒体制作、服装制版、网络管理、动漫设计、游戏制作、网页设计、首饰设计、会展设计等等。“灰领”、“白领”、“蓝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白领、灰领和蓝领构成了职业人群中三个不同的群体。蓝领是实际操作人员,从事的是具体的操作工作人员;白领是研究开发、管理人员,从事的是分析、研究、开发、管理性质的工作,包括高层管理;灰领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灰领”不是“白领”、“蓝领”的简单组合,是一个独立的劳动阶层。“灰领”的产生与传统产业数字化和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出现有关;“灰领”集中在新产业、新职业。创意产业和核心制造业是“长三角”今后产业发展的核心,而支撑这个核心的就是灰领阶层;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三者的最佳数量分布应该是呈纺锤形分布。即白领和蓝领的数量较少,灰领的数目较多。这种“宽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灰领”人才,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较高的职业资格所能达到的一线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多岗位适应能力;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如何培养?--涉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计算机应用技术如何与专业整合?(物流管理)--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多岗位适应能力如何去培养?(工程管理-监理、助理人才)--外语与专业如何整合?(电子工程)--艺术与专业如何整合?(服装设计、工业设计)3.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改革毕业后就业毕业后升学(专升本)毕业后留学--想升学就能升学--想留学就能留学--想就业就能“高质量就业”这样的学校一定能成为学生首选的“名校”在高年级,需要三种不同的课程组合来满足学生的这种多元需求。4.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目前高职的规模扩展已经到了极限--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高职“内涵发展”的目标(卓越计划、示范型高职、精品课程)--2010年将面临的“高职生源挑战”,没有质量的“高职”将会在“洗牌中”淘汰出局。求质量的内涵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二、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需关注的若干问题(也是课题)专业设置是否基于市场需求?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规格?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一线需求?实训条件是否类似工作现场?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这类学生?专业教师是否具有实践经验?评估手段是否适合职业教育?是否有校企合作机制作保障?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需关注的若干问题(也是课题)1.高职培养目标的迷失与“高技能人才”重新定位2.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与专业课程的项目化3.学生的学习准备不足与普通文化课程的服务性4.学分制实施的困境与职业生涯指导的全面推行5.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地位与其超负荷的工作量6.加强“实践性教学”几个障碍7.“双证融通”与“证出多门”1.高职培养目标的迷失与“高技能人才”重新定位高职培养什么人才?高职与中职之间层次上是区别在什么地方?“高职”目前有许多专业与中职、本科相似(如数控、财会、国际商务、物流),在培养目标上它们与“中职”的区别到底在哪?与本科的区别在哪?目前的定位十分不清!高职的定位,直接影响到高职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高职定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当前这场课改的成败。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目前,不同层次职业院校之间,相同专业培养目标出现层次上的严重混乱。这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不仅严重的影响到课程开发,而且严重影响到毕业生就业。高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手脑并用的“灰领人才”高技能技术人才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是我们在进行课改时必须要明确的!2.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与专业课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方向,源于当前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大量深层问题。许多教师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了三年后却仍然不会。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职业院校的巨大振动。当然我们可以找到原因,认为是学校的实训设备不足所致,但许多设备充足的院校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虽然对企业的调查表明,他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但学生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前提下,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无疑更具就业竞争力。而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看,发展专深的职业能力也是十分必须的。目前许多地方出现了民工与职业院校毕业生争岗位的情况。如果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能力的水平上丧失了自己的竞争力,他们在就业时没有不可替代性,势必给职业院校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对其存在的合理性提出挑战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紧迫心情,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实需要,促使许多院校、教师开始经验性地探索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而在这些改革中,最具广泛性的就是项目课程。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发表了不少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进行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探索,并形成了项目课程的不同实施模式。--有的院校采取的是叠加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有的院校采取的是用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这比前者明显进了一步。--有的院校采取的则是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这又进了一步。针对项目课程的这一发展趋势,以及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我国已有学者在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期促进项目课程改革实践更为顺利地进行。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1.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做好准备。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3.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4.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5.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理论下,课程按任务引领型模式来建构。所谓任务引领型课程,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有别于建立在学科课程基础之上的附属式项目课程。这次课程改革与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有什么区别呢?有质的区别!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模式,而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90年代的课程改革是从上往下的,而这次课程改革是从下往上的。项目课程应当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只要我们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把课程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专家引领、全员参与的课程改革机制,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一定能够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职业教育中有,其他教育中也有;今天有,过去也有;中国有,国外也有。因此在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一定要注意:--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今天技术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本土实际--发挥中国人擅长思辩的传统,探索中国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尤其要主要区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与基础教育、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注意区分项目课程与过去的模块课程。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聚合式的,而基础教育、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以课题、主题为中心的、发散式的;--模块课程是高度微型化的、着眼于技能的,而项目课程是综合化的、着眼于复杂的职业行动能力的。我认为这些见解很有价值。3.学生的学习准备不足与普通文化课程的服务性无论中职还是高职,普通文化课程都是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所占比重有所差异。国外关于关键能力研究的成果,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开设普通文化课程的必要性。然而目前职业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状况普遍令人非常担忧,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积极性非常成问题。其原因是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准备不足,既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学习心理上的。--从知识上看,无疑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往对这些课程学习的结果非常不理想,这是个事实。--从学习心理上看,多年的学习成绩不佳以及老师的责备、冷漠,已在学生心中深深地积淀了对这些课程的厌恶。对这一状况的危害性我们应当有足够的估计,唯有如此,才能设计出解决的方法。体会最深刻的是职业院校的教师们。许多教师已开始产生了职业厌倦感,他们不愿意和学生交流,甚至上课时只看黑板、不看学生,有的教师进教室时有如临大敌之感。这些问题是基础教育遗留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差生数远远超过了幼儿园阶段,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差生是基础教育制造的。但是我们可以谴责基础教育,而能改变的只能是靠我们自己。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普通文化课程进行改革,采取适合职校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来改造这些课程。基本思路是把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强化它们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