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讲座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政策与措施熟悉政府用于限制进口和促进出口的各种政策手段了解为什么有些政府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以限制进口、促进出口理解为什么政府干预往往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结果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积累发展资金、维护和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等包括:(1)总贸易政策;(2)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政府对对外贸易活动不进行任何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保护贸易政策:为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政府采取贸易干预措施,包括奖出和限入两个方面管理贸易政策: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P138)16-18世纪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时期,西欧各国普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英国最为彻底(重商主义)18世纪中-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出现两种类型的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政策为特征(英国)和以保护幼稚工业为目标的保护贸易政策(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为特征(1930年美国Smoot-Hawley法案)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20世纪70年代中,世界掀起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管理贸易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流通自由化浪潮贸易自由化的表现(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大幅度降低关税(1)GATT范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2)欧共体实行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对外减让关税)(3)实施普惠制GSP减少非关税壁垒(1)放宽或取消数量限制(2)放松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二战后)美国成为积极推行者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GATT建立发展不平衡(1)发达国家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2)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超过其对外的;(3)不同商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不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贸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管理贸易、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比较管理贸易不同于自由贸易,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竞争,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夹杂了许多人为干预因素;管理贸易不同于保护贸易。保护贸易只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而管理贸易则是在寻求整体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顾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管理贸易产生原因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要求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对贸易进行协调管理GATT的实践保护贸易的理论重商主义(英国斯塔福和托马斯。孟)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德国李斯特和美国汉米尔顿)保护就业理论(凯恩斯)新贸易保护理论(英国高德莱)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重商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代表人物英国斯塔福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因而一过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只有这样一过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增加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主张扩大出口,减少外国制品的进口。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德国李斯特)——自由竞争时期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扶持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贸易。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强调受保护产业要有发展前途,即有潜在发展优势,经过一段时间(最多30年)保护和发展后能成长起来,并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是指当一个国家的某种工业具有潜在优势,但在发展初期无法同先进国家同类成熟产业进行抗衡时,为了促进该产业的发展,该国政府应采用关税、进口配额和补贴等方法对新兴产业予以扶持,使之具有经济规模,并形成竞争优势后,即取消保护。什么是保护幼稚工业?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一战—二战)不仅保护幼稚工业,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不再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不是保护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重点措施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获取规模经济的收益,并夺取市场份额。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两个观点如果一国政府能保证本国公司而不是外国公司获得先发优势,它对本国企业的扶植就可能提高本国的收入如果政府对本国某一行业的干预能帮助国内企业克服已获得先发优势的外国公司设置的市场进入障碍,政府则应进行干预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条件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政府拥有充分的信息以选定战略产业,确定补贴程度获得战略支持产业的垄断地位和外部经济的存在国内相应市场的潜力战略保护可以设置行业进入壁垒,维护战略产业的垄断地位贸易对手国不采取报复措施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国内就业和产业发展改善国际收支保护公平竞争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推动对外政策目标(政治目的)贸易保护措施关税壁垒(Tariff)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非关税壁垒(NTBs)是指除关税以外限制进口的各种法规和行政措施的总称。关税壁垒(P129)关税(customsduties;tariff)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预定性)是一种间接税征收方法有:从量税(specificduty)、从价税(advaloremduty)、混合税(mixedduty)和选择税(alternativeduty)主要的几种关税进口税(importduty)最惠国税普通税进口附加税(Importsurtaxes)反倾销税(Anti-dumpingduty)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duty)报复关税(Retaliatorytariff)普遍优惠制(GSP)商品倾销(dumping)(p124)是指一国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偶然性倾销(sporadicdumping)掠夺性倾销(predatorydumping)长期性倾销(long-rundumping)偶然性倾销企业偶然以低于国内正常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大量销售商品往往由于商品滞销或换季处理临时性、时间短、影响小进口国较少采取反倾销措施掠夺性倾销企业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当打败竞争对手,夺取垄断地位后,再提高价格,牟取暴利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长期性倾销企业长期地、持久地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商品通常为了维持现有生产设备的开工率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只有在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或得到国家长期出口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条件下,这种倾向才有可能进行征收反倾销税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市场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损害或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反补贴税是对在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出口国政府、同业公会或垄断组织所发给的任何奖金或补贴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报复关税是一国当自己的商品、船舶、投资或企业等受到另一国的歧视待遇时,对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带有报复性的进口附加税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中国与反倾销1979年我国出口糖精在欧共体遇到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共受到500多起指控影响较大的案例有:1993年4月墨西哥对我国发起十大类4000多种商品的反倾销调查,税率从16%-1105%1993年7月,美国产业部提出企业裁定分别税率,鼓励我国企业应诉的积极性1996年5月澳大利亚的草甘鳞案,首次接受“成本价格”而不用“替代国”欧盟是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最多的地区199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公布》1998年4月欧盟承认中国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国家和区域急剧增加,不少发展中国家加入涉及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示范效应日趋扩大涉及金额越来越大反倾销税率逐年上升反补贴、反规避案件出现零的突破反倾销救济方法差别很大对涉案企业开始区别对待,但比例尚低反规避措施如果某一产品已被征收反倾销税,其生产商或出口商通过变换原产地国、出口方式等手段继续向进口国倾销出口该产品,这种行为即属于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如果上述行为被核实,则可将原反倾销税的征收对象扩展到这种“变换”产品上起源于70年代后期日本、韩国1987年欧共体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反规避条款1988年美国对规避行为按原反倾销税征收反规避案例:打火机1998年5月8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装有充气阀的打火机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欧洲BLC公司起诉:使用台湾、香港和澳门产地证的一次性打火机,原产地是中国大陆;装有充气阀的中国打火机有明显的一次性打火机的性质上述中国打火机是通过规避反倾销税进入欧盟市场案例:起因1991年欧盟对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征收16.94%的反倾销税1995年欧盟对中国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征收8美分的反倾销税(出口价格5美分)案例:后果如果规避成立,不仅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一次性打火机和带充气阀的打火机都要被征收1995年裁决的反倾销税只有售价在0.8美元以上的非电子打火机除外对华反倾销裁决的不合理因素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用“替代国”的类似产品的成本来衡量。例如:美国对我氨基本磺酸反倾销案中将巴基斯坦的煤炭价格(比中国高出10倍)套用采用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费用来联合计算成本忽略规格和质量因素不考虑中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成本对策或启示企业方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制定好出口价格,避免竟销压价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品牌避免出口市场集中积极应诉,聘请好律师争取用承诺的方式解决纠纷政府方面:鼓励并配合企业积极应诉宣传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中止反倾销调查的方法——承诺出口商通过承诺的方式,以提高其倾销产品价格或自动限制出口数量的代价,换取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中止反倾销调查,进而避免其产品受到反倾销税制裁承诺是WTO赋予的一项具有灵活性的诉讼权利承诺可以由出口商主动提出,也可以由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提出承诺的类型价格承诺数量限制承诺停止出口承诺(有违反自由贸易之嫌,在实践中较少采用)案例:苹果汁流向美国受阻1998年10月我苹果汁生产企业得知美国苹果汁行业将对我出口苹果汁提起诉讼我国浓缩苹果汁一半以上靠出口,为了不失去美国市场,我苹果汁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决定积极应诉适逢欧洲苹果汁减产,国际市场价格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