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穿刺技巧深圳天伦医院:医务科(一)心理护理1、小儿不同成年人,输液时往往不合作,这时护士应同其家长互相配合。2、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3、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甚至用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4、因而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一旦穿刺失败应主动向家长道歉,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心理护理1、婴儿:重点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2、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应多鼓励、表扬。3、儿童:询问患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合理的选择部位及静脉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远心端选用。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选择静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入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三)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三)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下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屈侧,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尺侧的浅静脉。3、肘正中静脉:短而粗,变异甚多,通常于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临床上常在此穿刺抽血或进行静脉注射。(四)下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1、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最大的皮下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内踝前方约1厘米处,沿小腿内侧伴隐神经上升→膝关节内侧,绕过股骨内侧髁后方→大腿内侧→大腿前面→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厘米处穿过筛筋膜,直至腹股沟处汇入股总静脉。2、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沿小腿后外侧上行至膝关节后部,汇入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特点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而看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管比较深静脉动脉外观浅蓝色淡红色触摸无搏动有搏动按压凹陷无凹陷血流向心离心血色暗红鲜红液体滴入顺畅不畅,苍白注意鉴别动静脉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温,从整休的解剖角度来说,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2.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输液也常用位于耳屏前上方的颞浅静脉。;3.耳后静脉稍粗,耳后静脉等都适于静脉输液。;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对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然后穿刺头皮针的选择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为4.5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向,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浅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引起液体外渗.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要,亦可用5.5号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一)穿刺前准备1、患儿及家长的准备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穿刺前告知患儿家长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大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同时告知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部及腿部的方法。2、护士的准备患儿哭闹时,患儿的家长心情焦虑,心疼孩子遇事易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同时做好一切物品准备。3、环境的准备穿刺时光线的强度、明亮度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散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露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弱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将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0-50cm为宜。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源,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皮肤准备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cm处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穿刺的配合及技巧1.按压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让患儿平卧,嘱咐家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1、血管的选择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较其它部位的静脉穿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静脉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休的解剖角度来说,头部的额正中静脉位置固定不易滑动,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位于耳屏前上方的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等都适于静脉输液。穿刺的配合及技巧2.进针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穿刺的配合及技巧3.回血观察头皮静脉穿刺时不用止血带,静脉管壁两端无压力差,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肢静脉回血慢,若患儿血管较瘪、回血较慢或者不回血时,可轻捏一下针头细管看是否回血。穿刺的配合及技巧4.外渗如果是一条很清楚、充盈度也很好的血管,由于进针过快或患儿头摇动等原因,虽然有回血,但是松开调节器却隆起“小包”,那是穿破了血管壁,可以关闭调节开关,按压一会儿,不要将针头拔出,再慢慢平行前进,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开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痛苦,也能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合作。(三)穿刺后的固定方法小儿自我约束力差,注射部位活动过度,常导致局部药物渗漏,故穿刺成功后应加强固定。固定时第一条胶布将无菌敷贴于皮肤针眼处,第二条胶布交叉固定针柄,第三条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在针柄的左侧或右侧,,第四条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成“S”型。目的是使针头以外增加了两个固定点,固定点多,针头的稳定性就好,以防外力牵拉而使针头活动损伤血管,夏季汗多时或者躁动不安的患儿可用纸胶在头部固定一圈,以减少静脉的滑脱。针头的固定如果是出汗较多的患儿,胶布不容易固定,而且有时即使当时固定好,由于出汗,胶布不粘,也会导致液体外渗,可以用较窄的绷带或胶布在针头上沿头固定一周,这样安全可靠。还有就是要告诉家属,看管好小儿的手,不要将针头拔出,穿刺的部位不要碰到枕头或大人身上等,不然也会造成液体外渗。拔针输液结束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干棉球贴好胶布,按压在针眼处,用左手拇指轻压棉球,迅速拔针,按压穿刺部位,由于拔针时患儿哭闹,血管压力增高,要按压5分钟以上,不要揉,以免发生淤血。小技巧穿刺中还应注意的几点将输液管调节器向上移至滴壶下,因调节器离滴壶越近,输液管内的压力越小,回血率越高;血管分叉处慎穿,可在离血管稍远处进针,进针后针头达血管分叉处停;用手指稍用力触摸血管,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可选用。如果用手指摸去,模糊不见了的血管不可用;传统的穿刺方向是向心方向穿刺。因为小儿头皮血管是呈网状分布,向左向右都能流通,所以在穿刺方向上向哪个方向穿都能顺利滴药,横向的血管也可穿刺。对已经穿刺过的血管,可在穿刺点前方进针,如果这条血管的后方或侧方有分叉血管且弹性好,可调转针头方向穿刺,液体不经过已穿刺针眼,不容易渗漏。点滴不畅的原因针尖在血管里,但滴数不畅时,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1.针尖紧贴血管壁,针柄下垫棉球固定即可2.输液瓶内压力低,抬高输液架;保持患儿安静,不让其哭闹;3.不存在其他原因时,穿刺针头斜面朝下固定也可。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小儿头部固定不佳,家长宠爱孩子,固定头部不得力。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手法错误,影响针尖进入血管时的准确度。特殊小儿,如肥胖,脱水,血管暴露不明显的小儿的头皮穿刺技术难度大,易穿刺失败。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术(一)小儿静脉留置针好处1、小儿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减轻了长期输液每天穿刺所带来的痛苦,特别是小儿病人的静脉结构,为浅表静脉细小分布少,易损伤,给护理工作者的穿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2、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3、在护理工作中,为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静脉“绿色通道”并且为紧急抢救危重患儿赢得时间。4、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置管前静脉评估1、柔软、粗直、有弹性2、皮肤完整有弹性3、充盈、易触及4、易固定5、无静脉瓣(三)操作和固定方法(三)操作和固定方法1、备好用物,选择适当血管(首选四肢静脉),常规消毒皮肤,旋动留置针套管,请人协作固定患儿,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呈15°~30°角刺入皮肤,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2mm左右。左手拇指和示指按住Y接口处,右手捏住针翼将针芯退出2~5mm左右,再连针带管将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将针芯全部退出。2、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再以长胶布环贴穿刺部位两圈(具体在穿刺点下方,注意暴露穿刺点),四肢静脉穿刺小夹板固定穿刺肢体。操作完毕告知陪护人员可能影响留置针的不良因素,并教会具体的避免办法。记录穿刺时间并签名。(四)观察内容留置针是否通畅;延长管内是否有回血;穿刺部位是否有渗漏、红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五)并发症判断标准1、局部渗漏:局部触痛、肿胀、皮肤紧绷、发亮、无回血或穿刺点渗液。2、脱管:主要为患儿将留置针抓脱或在活动中胶布松动脱管。3、导管堵塞:表现为封管有较大阻力,回抽无回血或重力输液不滴。4、静脉炎5、针眼出血:留置针眼处活动性渗血。6、周围皮肤炎症:留置针透明敷贴覆盖处皮肤发红、小水疱形成。静脉炎分级标准①1级静脉炎:局部红肿、压痛,无可见索条;无可触及静脉索条状;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内。②2级静脉炎:局部表现为红肿或水肿、热、疼痛,有可见索条;无可触及静脉索条;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外。③3级静脉炎:局部表现为疼痛、热、红肿甚至脓肿;有可见索条;有可触及静脉索条;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外。(六)封管方法无肝素禁忌患者,全部采用稀释肝素钠作封管液(配制方法:12500u/2ml规格肝素钠0.5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摇匀即可)。每日输液完成后,用封管液2~3ml缓慢推注,推至0.5ml左右时边退针边推注,以做到正压封管。>12h重复封管1次。(七)常留置时间无并发症发生留置7天。天气炎热,为安全起见,留置>5天即给予拔管。发现穿刺部位有异常即予拔管。(八)并发症的处理渗漏局部采用50%硫酸镁湿敷;周围皮肤炎症及时拔除留置针,患处皮肤给予络合碘消毒后保持干燥,每日涂擦络合碘2~3次。发生静脉炎时可用红花酊涂敷。(九)护理要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有无疼痛和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管,并予处理。敷料潮湿污染时及时更换。3、发生堵管时切记不能用生理盐水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