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介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介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善如(2006年9月11日)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香港特区政府邀请我参加《“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并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规划情况。希望通过介绍,使大家对广东“十五”时期的发展以及“十一五”规划有初步的了解,对促进香港的繁荣发展有所帮助。我的介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十五”时期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是“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首先,介绍“十五”时期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这五年,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变化,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型肺炎疫情和严重干旱及超百年一遇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在新的水平上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一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五”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的“新”:一是经济实力跨上历史性新台阶。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到22367亿元,占全国的12.2%,比2000年增2加1162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7164亿元、7883亿元和4280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2%、12.5%和2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保持在103%以内。财税收入大幅增加,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4432亿元,占全国的1/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07亿元,按可比口径五年年均增长14.7%。金融运行平稳,信贷结构优化,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811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九五”期末翻一番,突破2万亿元。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9.2:46.5:44.3改变为2005年的6.2:50.7:43.1。农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1482家。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制度。工业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九大产业增加值为683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九五”期末的70.2%提高至72.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业工业增加值达2095亿元,居全国首位。支柱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带动作用增强,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九五”期末的48∶52转变为42∶58。产业集群化、特色化步伐加快,形成15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5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159个专业镇。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已达49家。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达165个,总数居全国第一;物流、商务、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汽车、住房、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成3为新的消费热点。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成效显著。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按照构建公共财政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务核算集中监管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组建并完善了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民营经济大发展,2005年实现增加值860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5%;年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227.4万户和44.9万户,比“九五”期末分别增加75.2万户和26.5万户。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在全国率先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备案制。省政府第二、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989项,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坚持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传销和变相传销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2005年开始在全省免征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规范。对外开放成效很大。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达2381.7亿美元,是“九五”期末的2.5倍,五年年均增长21.0%。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一般贸易出口533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5.1%。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至69.0%和35.1%。私营企业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出口299.5亿美元。吸收外资质量提高,2005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3.6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43.5亿美元。工业九大产业和服务业吸收外资扩大,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76家在我省投资设立581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达246家。口岸通关环境和效率明显改善。我省企业到境外投资设立加工贸易企业、合作开发资源能源步伐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我省到香港投资设立的企业达730多家。4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提前一年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五年新增高速公路195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3140公里,与陆路相邻省区的高速公路通道全部打通。五年建成农村硬底化公路25200公里,基本实现所有县(市)通二级以上公路、县到镇通三级公路。与铁道部签订加快广东铁路建设会谈纪要,新落实建设11个铁路项目。建成梅坎、粤海等铁路,新增铁路里程414公里、地铁60公里。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客运站、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广深四线、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深段、洛湛铁路岑溪至茂名段等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已完成整治648公里。能源建设大步推进。2005年省内发电装机容量4800万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50.5%,西电东送500千伏输电线路按期建成投产,目前经国家同意立项及在建的电源项目装机总容量达1648万千瓦,全省电力供应实现由持续紧张向逐步缓和的重要转折。广东LNG接收站建设顺利,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动工,一大批骨干电源和清洁能源项目加紧建设。水利建设得到加强。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完成,潮州供水枢纽及北江大堤、重点江海堤围除险加固和安全达标工程进展良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全面启动。修建、加固江海堤围6305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522宗。五是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迈出新步伐。山区经济呈现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发展势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山区5市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1395.9亿元、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4.9%;全省山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东西5两翼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粤西地区重化工业、临港工业发展提速,粤东地区海洋经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有新起色。珠三角作为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和家电制造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广州、深圳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粤港澳合作全方位展开,联合招商引资和推介大珠三角活动成效显著,深港西部通道、珠澳跨境工业区等建设顺利进行,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扎实开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经贸合作洽谈会两大平台成功搭建,与“9+2”其他省区在经贸、交通、能源、劳务、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推进。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积极进行。六是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文化大省建设开局良好。一批文化精品获国家级奖项,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中国音乐“金钟奖”扎根广东。科技综合实力增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49%。建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创新平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粤港联合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效,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上新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技工学校在校学生数翻了一番多。五年新增普通高校50所,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2000年的29.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8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1%提高至22%。顺利完成广州大学城一、二期工程。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稳步发展。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达50.5%,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加强。成功举办第九届全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亚6运会。七是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770元和4690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8.0%和4.1%。“十项民心工程”实施以来,仅省级财政就安排345亿元用于全民安居、扩大就业、济困助残等民生项目。基本建立了具有广东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启动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9.4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5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65万、1131万、1605万、1235万人,均居全国首位,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省符合低保条件的171.9万人实现应保尽保。较好解决了农村180万群众饮水难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7.02‰。全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扎实推进,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0年的18%提高至45%,完成燃煤燃油火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86万千瓦。深圳、珠海、中山、汕头、惠州、江门等城市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林业生态省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57.5%。江门、惠州、茂名、肇庆、湛江、开平等城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八是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村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政务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电子政务稳步推进。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省政府向社会公开作出并认真履行四项廉政承诺。社会治安综合治7理取得成效,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等多发性犯罪以及其他各类犯罪活动,严厉查处“黄赌毒”。依法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以铁的手腕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突出加强了对煤矿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全面开展。深圳、中山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十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和环境制约日益加剧。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率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区域发展仍不协调,城乡差距存在拉大的趋势。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三是产业技术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少。四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没有消除,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社会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五是社会方面的问题较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社会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二,介绍“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2月27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我重点介绍《纲要》的主要内容和“十一五”规划的特点。一、《纲要》的主要内容8《纲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纲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主要总结评估了“十五”计划实施的情况,分析“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是确定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宏观背景。第二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这是确定主要任务和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基本依据。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这是今后五年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