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总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精神病学总论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谢秀东副主任医师2绪论3一精神病学概念: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和预防4民间常有人戏言“某某人有神经病”,其实其所指就是精神疾病,我们必须清楚两病的区别:神经疾病:指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相应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及其他的功能障碍的疾病,一般有明显的生物学病变证据5精神疾病:是指病人的精神活动异常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方面等的异常或不协调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可由神经系统疾病、躯体疾病导致可由一次精神刺激因素引起,或无明显的原因而发病诊断主要靠精神症状标准,而不以生物学指标为标准6分支社会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精神病理学生物精神病学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社区康复精神病学、心理应激和心身健康的研究7精神病学的服务对象传统的精神病学主要研究、服务于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目前,服务重点渐向轻型精神障碍,如神经症、适应不良行为转变,对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空前重视,也使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出于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误解与歧视,国际国内学者都认为应将精神病学改为精神医学较为妥当。8二精神障碍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如阿尔采默氏病、抑郁症、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等导致病人的痛苦,功能受损,增加残疾、死亡危险给亲属增加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造成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9影响的严重性与广泛性据WHO统计,精神障碍所形成的负担已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中低收入国家)和23.5%(高收入国家)。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中住进精神病院,约1/3—1/4的人群将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在1992年的海湾战争中胜利的美国归国军人相当一部分患上了战场综合症,部分人至今仍生活在精神障碍的阴影中。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中因精神障碍而自杀、伤人、爆炸事件就有多起报道。因而要进驻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和治疗。10三相关学科(一)医学心理学传统医学活动中,人们只注重病人的生物学的一面,只见疾病,不见病人。医学心理学强调整体医学模式,即所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的作用,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影响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等。11二)行为医学是一门将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整合起来,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的边缘科学。12(三)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心身疾病:一组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偏头痛)所致的临床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心身医学:研究由精神因素引起或参与引起的,表现为躯体疾病的学科,主要的研究范围:13心身医学研究范围:1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2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的病因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3提倡医疗照顾的整体观念,即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4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14第二节脑与精神活动现代神经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脑上思维的器官,也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器官。人的认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能脱离其物质基础—大脑,而大脑的精神活动,也需要环境的剌激、个人的经历和反映的对象。15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大脑结构的复杂性,超乎相象。1.大脑包含1000亿个神经细胞,且种类繁多,还有更多的胶质细胞。2.平均每个神经元细胞与其他神经元细胞能形成1000多个突触联系,形成各式各样的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神经环路。3.每个突触联系的前后膜上有不同的受体,可与不同的神经递质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理作用。4.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即具有可塑性。16二脑的神经生化基础神经元的电信号在突触处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再转为电信号向下一个神经元传导。这种传导的关健是神经递质。目前发现的神经递质有100多种,其中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有十几种,其中最重要的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Y—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等。17神经递质与精神障碍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可能与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有关,而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则可能为皮层内,尤其是前额皮质DA功能相对低下所致。5—HT功能活动降低则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等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其功能增高与躁狂症有关。抗抑郁药主要就是通过阻滞5—HT的回收,使突触间隙5—HT浓度升高而增强,5—HT功能而产生抗抑郁作用。18第三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目前精神医学基础理论中急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家对精神疾病的病因都作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尤其是近半个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在多学科多方面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19一病因认识的历史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复杂,难以具体而客观的仪器进行检查,其描述用语也抽象而主观,其发展水平与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哲学思想观点也关系密切。其病因的认识也是不断地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灵魂患病之说精神病学一词(psychiatria),源出希腊语。前缀即精神、灵魂之意,后缀为治疗之意即精神病学是治疗灵魂疾病之意。在古代认为有不依赖躯体的灵魂存在,灵魂可生病,也可接受治疗。202、体液病理学说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科学的医学奠基人,精神病学之父)认为人体内存在四种基本的体液,血、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协调混合则健康,不协调人就生病。相对应于某种体液为主的人的气质也有所不同: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至今仍为气质类型的名称。213、中世纪的魔鬼附体说中世纪医学被神学和宗教所掌握,对精神病的看法也大大后退,认为精神病人是魔鬼附体,对病人拷问、审迅、施行酷刑、烧杀、坑害等。22232425264、躯体病说18—19世纪,有人认为灵魂不灭,不可能得病,如有精神病应是躯体的病所导致,仅此开始从躯体变化方面寻找病因,结累了资料。275、脑病说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包括基础医学如生理学、解剖学和病理学的发展,及临床资料的积累,终于得出精神病是脑病变所致的结论。28三、现代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成果1、生物学因素(一)、遗传因素临床实践中发现,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的某些类型和偏执性精神障碍,具有明显著成绩的遗传倾向。但其遗传方式至今仍未阐明,是属于单基因还是多基因遗传,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多基因遗传。293031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因素有以下研究发现:1)、家庭遗传因素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的亲属调查发现,患者亲属患病率17.5‰为一般居民患病率2.8‰高6倍。对父母都患病的子女调查,其患病率35—68%,较一般民高80—100倍。2)、孪生子遗传因素研究:单卵孪生子同病率45.5%—57%,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10%—37.5%。国外此类研究也显示相类似结果。3)、寄养子遗传因素研究: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患病率9—10%,而无家族史的寄养子发病率0—2%。32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因素称为遗传度。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环境影响越大,其遗传度越低,遗传性能否显现,还需病前和发病当时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到来决定。遗传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重要性,但决不能忽视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及心理应激的控制有可能减少和避免发病。33(二)体质和性格因素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它表现为个体的反应潜力并作为决定个体意志行为方式的生物学基础,体质与精神疾病的关系目前仍无定论。四种体型:瘦长型、肥胖型、力士型、发育异常型体型与性格的关系及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认为精神分裂症多见于瘦长型占50.3%,躁狂抑郁症常见肥胖型占64.6%,疑病见于力士型,占28.9%及发育异常型占11.3%。34性格特征受指个体在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病前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人认为分裂性人格可逐渐发展到临床精神分裂症。外向性人格易患躁狂抑郁症,内向性人格多患精神分裂症。当然此种划发过于简单,实际情况远为复杂,但这些观点也有一定的根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35(三)性别和年龄1)、性别:女性由于性腺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的特点,如:月经、妊娠、分娩、泌乳和产褥等影响,造成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引起脑机能障碍而出现精神症状。男性则多见酒依赖和物质滥用。2)、年龄儿童、少年、中年、老年期各有其特点,易患不同类型或不同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36(四)器质性因素1)、感染:急、慢躯体和颅内感染均可引起精神障碍。如神经梅毒可致麻痹性痴呆。HIV感染者病毒进入颅内,产生痴呆表现。HIV感染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死亡释放毒素,损伤神经细胞引起精神症状等。2)、躯体疾病。3)、精神活性物质:包括中毒和依赖,如:阿托品中毒、毒品依赖、工业废物中毒等。4)、颅脑损伤。372、心理社会因素(一)心理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如应激相关障碍,也可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如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也可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心身疾病。381)、应激与精神障碍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如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问题、疾病、自然灾害等,都可成为应激源,导致相关精神障碍,甚至内部需要得不到满足,动机行为在实行过程受挫,也可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神经症、心身疾病等。392)、社会因素(1)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恶劣可导致心身疾病、神经症或精神障碍。(2)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精神疾病的病种症状、内容和频率多不相同。40以精神发裂症为例,文化偏低的农村居民或民族所见的妄想或幻觉的内容多简单、贫乏、常与迷信、封建思想活动有关,其妄想内容多为被害、化身、附体等。文化较高的地域居民或民族的妄想常以电波、光线、电子、卫星或物理性仪器遥控或被控制感居多。在某些特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之中,可出现一些特殊的精神障碍,如恐缩症等。(3)、移民因素移民可导致适应障碍,反应性抑郁等。41展望服务对象转移服务方式变化政府投入增加社会各方重视研究进展加快42谢谢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