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單元壹:導論引言、課程理念與目標主講者:黃瑞枝教授單元內容一、引言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構想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四、討論議題「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的名稱,是由澳洲牧師Rev.Tednoffs在1974年提出緣起於青少年的嗑藥問題,所以1979年澳洲雪梨市,設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Centre;LEC)一、引言後來擴大為只要有關生命意義、生命價值、生命福祉或關懷自然生態等的問題與內涵,都屬於這個範圍內。英、美國家也紛紛響應,於1990年開設相關的課程為通識教育的核心,於是生命教育的認知,在世界各國掀起了關注的熱潮。一、引言一、引言教育部於2001年,宣稱該年為「生命教育年」,也同時公布「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一、引言孫效智教授則早於2000年,為教育部執行<建構學校生命教育先導計畫>,且於2005年起,成立了「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積極推動實施。生命教育的議題,從此受到了學界的重視。不過,三年來有關單位,雖不斷宣導,仍千頭萬緒難以拓展,期待大家同心協力,以生命教育為實踐的重要課題。生命教育的推動,主要在於教學設計的改革,打破傳統偏重科學技術、記憶的知性教育,而忽略品德、反思、藝術、人文的素養所帶來價值觀混淆的迷思,以建構關懷、尊重生命為核心的通識課程。一、引言因此它所設計的課程,必須整合語文、倫理、道德、民主法治與生活,再配合六大教育議題為主軸。本課程以探索生活深層意趣為研討方針,尋求其潛在的生命價值。故教學的活動內容,著眼於生命關懷、生存價值的思辨,以栽培身心健全的國民為依歸。一、引言故教學的過程,以提供一個完全、舒適、自由、充滿人情味的心理環境為重點,俾使人類固有的優異潛能,得以自動顯現。讓情感與認知融合一體,以培養既感性又理性、既有知性又有悟性的完人。一、引言是以本課程重視的是過程,不是內容;是方法,不是結果,主要培養同學學習的方法與適應環境的能力。由於社會的環境瞬息萬變,只有不斷的追求新知,才能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所以有意義的學習,是以經驗成長為核心,不斷的增強知能,以促進個人整體的發展。一、引言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構想本課程設計的理念,是根據人本主義理論安排,特別突顯情感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強調人際關係在教學過程裡的價值,從而促進生命教育個別化與統整性的發展。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構想故本課程的教學,須結合邏輯和直覺、理智和感情、概念和經驗、觀點和意義來進行,務必加強學習的情境,而以真誠、尊重、關注、接納的態度,觸動同學移情的理解,啟發他們創造的反思。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構想總之教學重視整體的原則,有機統合同學的思想、情感、體驗和行為,以完成全人的教育。強調活動的設計,應隨著學生的經驗與學習的時間而改善,讓同學針對學習的主題,能深入理解,進而養成獨立思考與解決的能力。本教材學習理論建構在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上,要求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包括:潛能、價值和師生的情感,以「人的整體性」發展為原則,尊重人權,強調自主,培養自動積極學習的態度,而達成「自我實現」的目的。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構想因為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有機體的潛能發揮、保持和增強。人格的形成,是源於人性的這種自我壓力;而人格的發展,也在於形成與發展的正確自我概念,所以自我的正常發展,必須具備無條件的尊重和自尊。無條件的尊重,又是自尊產生的基礎。只有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才感到自尊,故真正實現自我的潛能,才能成為功能完善,身心健全的完人。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構想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本課程設計的目標,是希望引用傳說中的小故事,及各地所發生的社會新聞,透過真人真事的報導,提出解讀、分析,再配合宗教法師與名人語錄,印證加強領悟,進而切入生活體驗,揉合成課程的教材,以單元主題的模式實施,且融入生命教育的議題為討論的意涵。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在教學活動中,期待同學瞭解現實社會的人生,各形各色的生活態度、思考模式、人格修養而能對現實生活重新反省,以建構理想的人生觀。其次,培養同學對生命的意義有新的體會與發現,進而重新認識生活的旨趣與內涵最後,引導同學了解賢達名人應付問題的方法,而懂得如何面對困境,尋求解決的策略。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總之藉聖賢修士所描述的經驗與智慧,體認生命的特質,學會容忍、寬恕、誠信、接納、欣賞別人的優點,進一步建立熱愛生命、樂觀進取的精神生活目標。《虞書》上曾說:「詩言志,歌永言。」《詩大序》也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毛詩正義》解說:「包管萬慮,其名曰心;感物而動,乃呼為志,志之所適,外物感焉。言悅豫之志則和樂興而頌聲作;憂愁之志,則哀傷起而怨刺生。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藝文志>云:『哀樂之情感,歌詠之聲發』此之謂也」可見自古以來,大家一直都認為語錄是心靈的產物。言論最能彰顯作者的觀念、思想、感情和文化氣息,而能全面探討人生,真實記錄下人類的生活史。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古今中外五千年以來,才人輩出,寫下了不少反映社會、描寫人生、闡明義理、創造時代的經典語錄,表達了人類的真摰感情、寬宏的抱負、慈悲的襟懷,更拓殖了人類誠信、真愛的版圖及歷久彌新的視野。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故開設本課程,重點在於借力使力從解讀經典的名言語錄中,汲取前人的珍貴經驗,作為進德修業的養分,充實自我,體會生命的價值及生活的意義,以建造未來美麗的願景。進而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養成安和樂利的人生觀,奠定倫理思想的道統精神,鞏固崇高的情操,不重功利的習性與素養。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先總統蔣公曾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是生命教育最佳的註解。因此重視人文素質,培養民胞物與精神,樹立大同思想的理念,是目前深耕通識課程,最為迫切的優質課題。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開設本課程旨在藉導讀社會現實真象,以突顯各行各類的升斗小民生活態度,裨益同學身心綠化性情、增長智慧,除減少貪瞋癡的慾念外,更加強批判反思能力。冀望同學選修課後,對生命價值、意義的認知,有所領悟與啟迪,以開創未來光明璀璨前途。簡單說,希望行好念、說好話、做好事、明天會是更燦爛的美好一天。三、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四、討論議題生命是什麼?請說出看法。人生好比--你的體驗如何?從出生到現在你的過程如何?生病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