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体育强国梦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豪迈的诗篇,正是他伟大革命生涯中的华彩乐章。毛泽东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强健的体魄,缘于其独特的体育观及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阳光、风、雨、冷水,都成为毛泽东锻炼身体和意志的方法毛泽东生于农民家庭,幼年时期身体欠佳,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看到在旧中国积弱的社会里,许多同胞骨瘦如柴、病魔缠身,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毛泽东开始认识到,必须与命运抗争,改变病弱的状况,于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东山小学堂读书时,毛泽东第一次接触到了体育课,开始了正规的体育锻炼。这一时期的体育课主要以兵操为主,虽然内容单调枯燥,但是毛泽东上体育课却非常认真,坚持穿短装,即使冬季也很少穿棉袄或长袍。以后,随着使命感的日益增强,毛泽东对身体的锻炼愈加重视,把体魄锻炼、意志磨砺上升为人格塑造的前提。毛泽东认为,只有加强意志、勇气、体魄的艰苦锤炼,才能经受住社会实践的考验,在向理想目标奋进的征途中才不至于生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空叹。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求学过程中,给他很深影响的教师是杨昌济先生。杨昌济是教伦理学和哲学的一代宗师,他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给年轻的毛泽东以很大影响。在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是全校最顽强的锻炼者。毛泽东参加的锻炼项目很多,主要有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远足、爬山、露宿、六段操和游泳。“日浴”、“风浴”、“雨浴”,是毛泽东与其同学好友们实施的特殊锻炼项目。游泳以后,光着身子躺在沙滩上,让太阳曝晒,称之为“日浴”。任凭狂风大作,立于其中,这就是“风浴”。而“雨浴”,据周士钊回忆说:下雨时脱了衣服跑到雨中去淋,称之为“雨浴”。狂风暴雨时,他脱去外衣,让大雨浇淋。雷鸣电闪的夜晚,他顶着风雨爬上岳麓山顶,然后又从山上跑下来。有一次,湖南一师开运动会,忽然大雨倾盆,同学们都争着向屋里跑,唯有毛泽东站在那里毫不在乎,任凭大雨淋浇。待大家走尽后,他才从容地回到了教室。虽然全身已经淋得像个“落汤鸡”,但毛泽东精神抖擞,高兴地说:“好雨,好雨,淋得真痛快!”还自豪地说:“我们年轻人,就是应该提倡这种精神,这就叫做:‘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一天夜里,暴雨、雷电交加的时候,毛泽东遍身淋漓来到蔡和森家里。蔡和森问他:“这是怎么回事?看你淋成这个样子。”毛泽东笑着对蔡和森说:“我是为了体会《书经》上‘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那句话的情味,并借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我这是刚从岳麓山上下来。”1917年6月,湖南一师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400多学生中遴选出了34人,毛泽东得票最多。其中“胆识”一项,为毛泽东所独有,评语是“冒险进取,警备非常”。冷水浴是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时期养成并长期坚持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效仿杨昌济进行的项目。杨昌济每天早晨都要洗冷水浴。杨昌济说:“人必须每天做一件艰苦的事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冷水浴不仅磨炼意志,还能增强体质。”在一师的几年中,毛泽东终年坚持不断。每天清晨,他便来到浴室旁的水井边,吊上一桶桶井水往身上浇,然后用浴巾擦身,擦后又淋,淋后又擦,他以此来锤炼猛烈与无畏的性格。他把这一习惯保持多年。毛泽东最初试行冷水浴是在炎热的夏天,秋去冬来,坚持了下来。即使在大雪纷飞,数九寒冬的日子里,他仍然坚持洗冷水浴。起初和毛泽东同时洗冷水浴的还有好几个同学,井边很是热闹。大家来到井边,用吊桶吊上清凉的井水,你淋我一桶,我泼你一身。互相淋洗之后,有时还同做体操和其他活动。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最后就只剩下毛泽东一人了。由于身体强壮,毛泽东从没有因洗冷水浴着过凉,生过病。有的同学见毛泽东如此执着地坚持冷水浴,好奇地问:“冷水浴到底有些什么好处。”毛泽东说:“冷水浴的好处,一是可以锻炼身体,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和增强皮肤抵抗力,有助于筋骨强健。二来可以练习勇猛和不畏。冬季天气严寒,清晨起来就把冷水一桶一桶往身上泼,没有点勇气的人能做到吗?”有一些曾经和毛泽东一道洗冷水浴的同学,因为天气冷而中途停止了,他们好奇地问:“我们觉得冬天里洗冷水浴太难了,把冷水往身上泼,实在很难受。你怎么就没事呢?”毛泽东回答说:“最初几次在很冷的早晨搞冷水浴,我也感觉有点难受。不过我心里下了决心要渡过这道难关,也就不那么怕冷了。不管哪样搞锻炼的运动,要坚持下来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只要下了决心,不要有点困难就退缩,那才会习惯成自然,坚持下来就不觉得困难。洗冷水浴和别的运动还不是一样,坚持下来,就可以练习耐久,培养坚强意志。重要的是要坚持。”当时,杨开慧在中学念书。在她父亲和毛泽东的感染下,也在女同学中带头洗冷水浴,不少女同学又在杨开慧的影响下,勇敢地加入了洗冷水浴的行列。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仍坚持不用热水洗澡。1953年3月19日,毛泽东在给陈云的一个批示中写道:“用毛巾沾热水擦身,先热后冷,又冷又热,锻炼皮肤、血管等又收缩又扩张,每天一次至两次,擦一二年可收大效,似可试试。”就是在晚年身体不好而不能洗冷水浴时,毛泽东也坚持不用热水而用温水洗澡。毛泽东曾充满豪情地说:“一个经常注意锻炼身体的人,才不会被风雪的寒威所吓倒。我过去练习过冷水浴,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冬天也还可以不用热水洗澡,小小的寒冻也还经得住。锻炼的确是重要的事情。”毛泽东说:“体育锻炼确实对我有不少帮助,使我后来南征北战,受益匪浅。”在毛泽东的学生时期,远足是他接触社会、向社会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他经常用来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1916年的一天,毛泽东读到当时《民报》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他们徒步旅行,一直走到了西藏边境的打箭炉(今康定)。这件事给毛泽东以很大的震撼,决心效仿他们。不过毛泽东由于没有经济基础到全国徒步旅行,只能先在湖南徒步旅行。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一师同学萧子升结伴,徒步在湖南省内旅行。他们身上没带一分钱,从长沙出发,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后因受洪水阻隔,才返回长沙,历时33天,行程900多里。而每到一个县,他们往往都要徒步绕城墙走一圈。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旅行,毛泽东和萧子升回到长沙后,特意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两个人都是短短的头发、短裤、草鞋,一身破衣烂衫,右肩扛着雨伞,背上背着包裹。毛泽东说,这种活动,既可以培养身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又可以了解沿途的风土人情。1918年春,毛泽东和蔡和森在乡下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旅行。每人只带一双凉鞋、一把伞,伞上系上一条毛巾。出发之前,蔡和森告诉母亲和妹妹:“我们两三天就回来。”可是他们此次出行,两个月后才回来。他们围绕洞庭湖的东岸和南岸,走过湘阳、平江、浏阳、岳阳等县,沿途访问了农村、学校,游览了名胜古迹,还写了几篇通讯。在徒步旅游期间,他们还考察了不同村庄的风俗习惯,观察了农民的生活,询问了租佃条件、地主和佃户的关系,了解了无地农民的疾苦。人们都很愿意给这两个省城来的学生提供食宿,但毛泽东和蔡和森更多地睡在露天,吃着山中的坚果。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对斯诺谈起这段经历时还津津乐道,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还通过野外露宿来锻炼身体和胆量。他常邀集一些同学到学校后山的君子亭、橘子洲头和岳麓山的云麓宫、白鹤泉、爱晚亭等处露宿。当夜幕降临后,他们就畅谈国事、人生和学习心得,直到深夜并露宿到天明。这种露宿活动,一直坚持到深秋霜降。由于坚持不断地进行锻炼,毛泽东的体质日益强健,使他在后来的战争岁月中受益匪浅。和当时别的师范学校一样,湖南一师的体育课设有普通操、兵式操、游戏、国术(即武术)等。表面看起来,学校也是注重体育的。但是由于办学的人和教课的人都不明了体育的任务和目的,所以尽管体育课门类很多,但却是徒然耗费学生的时间,而无益于学生的身体。毛泽东既不满意学校的体育教学,又不满意社会上流行的静坐法,他决心独立地研究有健身实效的体育运动方法。他采取体操、拳术和军事操练中有锻炼身体作用的部分,加以变通、综合,分成几段,试行练习。几年中,他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最后独创了一种“六段运动”。这种运动包括手部运动、足部运动、躯干部运动、头部运动、打击运动、调和运动,共六段二十七节。后来,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谈及六段运动时深有感触地说:“乃提挈各种运动之长,自成一种运动,得此运动之益颇为不少。”毛泽东创立的六段运动不是凭空臆造的,更不是沿袭别人的,而是根据个人身体发展的需要,采集归纳,贯以新意,推陈出新,创造出来的。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使身体均衡发展,手、足、头、躯干都得到适当的运动,又用深呼吸扩大肺活量;第二,简单易行,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不需要任何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运动;第三,便于经常练习,每次运动花的时间很短,早起后、晚睡前都可以进行,容易养成持久锻炼的习惯。每天早上起来洗冷水浴后,毛泽东都在井边做上一套六段运动。晚自习后,别的同学匆忙回寝室,他却还要在外面练练拳术、做六段运动。读书写字太久,他就坐在位子上,将手用力向左右前后屈伸,再用两手打击腿部和腰部,又将头向左右转,前后摆动,眼睛也闭上休息几分钟,然后再看书。生活在集体中,在不妨碍别人学习工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运动,收到锻炼身体的实效,也是六段运动的一大优点。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向斯诺谈了自己在湖南一师期间的体格锻炼和意志磨砺:“我们也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嚷,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甚至到了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体格锻炼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在毛泽东的少儿时代,国外的现代体育项目已传入中国。毛泽东没有选择它们,而是采用简易、实效、独特的冷水浴、雨浴、游泳等锻炼项目,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延安时期,任弼时就感慨地说:“毛泽东同志有这样强健的身体,真是我们党的一大幸运。”游泳:毛泽东最痴迷的体育运动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游泳是他最喜欢、最擅长的体育项目。他对游泳总结出独到的体会:“游泳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想事,让大脑很好地休息。吃安眠药、散步、看戏、跳舞都不行,就是游泳可以做到,因为一想事就会下沉,就会喝水。”毛泽东小时候就经常在他家屋前的池塘里游泳,在湖南一师时,湘江成为他游泳的好去处。毛泽东把湘江作为游泳锻炼的场所,他当时在湖南一师游泳队中泳技尤为突出。当湘江水涨时,江面很宽,他能从东岸横渡到西岸。到了寒冬季节,人们已穿上棉衣的时候,他仍能在湘江里游上几十分钟。1918年3月,善于游泳的上海《教育杂志》主编李石岑来长沙,毛泽东还专门请他到湘江水中游泳。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公务繁忙,抽不出大块时间,毛泽东只能忙里偷闲在室内游泳池里游泳。但他常说:“游泳是同大自然斗争的运动,应该到大江大海中去锻炼。到大江大海去游泳,至少有三条好处:一是不受任何限制,天高海阔,自由自在,其乐无穷;二是紧张的工作之余,转而全身心地投向大海,动了筋骨,舒了身心,全身得到了放松;三是游泳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再增加一条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增强征服大自然的勇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条件日渐具备,毛泽东便经常畅游大江大海。他先后游过长江、珠江、湘江、钱塘江、庐林湖、韶山青年水库等大小河流水域,多次到北戴河的大海中畅游,17次畅游长江,感觉“胜似闲庭信步”。1954年夏天,中央领导人统一去北戴河办公。一天下午,大雨磅礴,浊浪滔天,狂风大作。毛泽东却要去游泳。有关人员和警卫人员都很紧张,纷纷劝阻他不要去游。而他则坚持要去。工作人员说:“今天风浪太大,不要去游,等到天气好了,我们再去游泳。”毛泽东一边前行脱衣服一边大声说道:“风浪越大越好,这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勇气。”毛泽东把意志与困难等当作他的生活内容,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