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英文名称:ClassicChineseLiteratureTheory课程代码:01130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修订人:袁愈宗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审核人:陈雪军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与西方文论、马列文论共同构成文艺学学科和文学概论课程的三大基础课程群。(二)课程目的中国古代文论主要是以中国关于文学理论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中国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和看法,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本课程具体达到目标是:1.了解中国文学理论历史发展的线索;2.理解中国重要的文论范畴、术语和命题;3.体悟中国古代文论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4.在积累一定的古文论知识基础上,对古代文论的现代性做出思考。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6学时)本章重在介绍儒家和道家的文论思想,使学生对先秦文论有一个宏观的认知。讲授内容:1.孔子的文论思想。2.孟子的文论思想。3.荀子的文论思想。4.先秦道家的文论思想。第二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4学时)2本章重点在于介绍经学语境下的文论思想。讲授内容:1.《乐记》与《毛诗序》。2.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3.扬雄的文学思想。4.王充的文学思想。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8学时)本章重点在于了解此时期各文论家的重要命题,难点是把握刘勰《文心雕龙》结构体系、思想内容。讲授内容:1.曹丕的《典论·论文》。2.陆机的《文赋》。3.刘勰的《文心雕龙》。4.钟嵘的《诗品》。第四章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4学时)讲授内容:1.皎然的《诗式》。2.韩愈的文学思想。3.白居易的诗歌理论。4.司空图的诗学理论。第五章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4学时)本章的重点在于对严羽的《沧浪诗话》的“妙悟”论的把握。讲授内容:1.苏轼的创作理论。2.黄庭坚的诗学理论。3.理学家的文学观。4.严羽的《沧浪诗话》。5.王若虚和元好问。第六章明代的文学理论(4学时)本章重点是明代的戏曲理论和小说评点理论。3讲授内容:1.李贽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2.公安派与竟陵派。3.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4.明代的小说理论。第七章清代的文学理论(6学时)本章重点是清代的诗论、戏曲理论和小说评点。讲授内容:1.王夫之的诗论。2.叶燮的《原诗》。3.桐城派的文论。4.清代的词论。5.李渔的戏曲理论。6.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代社会的状况和审美现象、深入浅出的分析理论,采用讲授、讨论、观摩分析作品和艺术现象及审美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教学中利用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音像制品作用感官手段来引导学生感性认知,来使学生在观摩作品的同时,学会运用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3.作业每学期至少一次以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的作业。(二)考核方法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建议采用开卷考试的方法和平时的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文学概论。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4(一)建议教材李壮鹰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二)参考书目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郭绍虞.历代文论选(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