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单元教学设计任课教师:教案1本单元标题:制图标准与基本技能授课班级上课时间周月日第节上课地点周月日第节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与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如图纸的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标注等,介绍了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要求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在绘制的图样中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的各项规定。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建立“标准”的概念,并熟悉技术制图中的常用国标,在绘制工程图样时能自觉遵守国家标准;2.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3.学会徒手绘图。1.掌握技术制图中常用国标(如图幅格式、标题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2.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作图(正多边形、椭圆、锥度、斜度、弧线连接等);3.掌握平面图形绘制方法及尺寸标注;4.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及徒手绘图的方法。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1.建立“标准”的概念,掌握技术制图中的常用国标,并在绘制图样时能自觉遵守;2.基本几何作图(线段等分,锥度、斜度画法,圆弧连接);3.平面图形的绘制及尺寸标注。难点:1.徒手画立体草图;2.圆弧连接。3.平面图形尺寸注法。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挂图与实物示范操作。对字体、图线、尺寸箭头、锥度、斜度的画法、圆弧连接等在黑板上直接示范,指出学生常犯的错误。突出重点,讲透难点。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四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等。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4学时其中2学时用于绘大图)图样是工程技术中用来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为此,国家制定了绘制图样的一系列标准。本章主要介绍制图的基本规则;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基本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画法与尺寸分析;绘图的方法和步骤。第一节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30分钟)第二节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15分钟)第三节几何作图(25分钟)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法(15分钟)第五节绘图的方法和步骤(5分钟)五、教学过程教具:1.绘图工具使用方法、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几何作图等挂图;多媒体课件。2.一整套绘图工具实物。教学过程:(备课计划)第一次课:(2学时)第一学时:介绍《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的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介绍《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的字体、图线、尺寸注法(自学为主)。电子挂图与教材结合起来.特别要强调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方法,对易出错的线型、字体及箭头要示范举例,指出过去学生易出错的问题。(15分钟)介绍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5分钟)几何作图是重点也是难点,用电子挂图结合黑板上示范。1.正多边形画法(5分钟);2.介绍斜度与锥度的定义及画法、标记、对照挂图说明(5分钟)3.圆弧连接,讲清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及连接点的作图方法,并用已知半径,在两圆弧间作一段连接圆弧,用电子课件作图示范。(5分钟)平面图形的画法:平面图形由许多线段组成,只有分清线段的性质,才能确定画图步骤.用电子课件结合黑板上示范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10分钟)第二学时:用电子课件示范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的要求及方法。(45分钟)第二次课:(2学时大作业)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徒手绘图。第一章的总结,介绍作业内容及步骤,用A3图纸画图的基本知识。(总结、介绍15分钟)课堂大作业,图线练习、平面图形的画法(75分钟)三、本章内容的拓展引入全球标准化的概念及工程图学的学科发展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绘图课的辅导方式及第一张仪器图的要求,作业要求全收全改。2.本章的第二节绘图工具的使用放在绪论后介绍,让学生先把工具准备好,这样就好布置第一次作业。3.在绪论里应交待本门课程的作业要求、成绩记分、考试要求等信息。4.应经常检查字体练习作业,对于一时写不好的学生,应督促平时练习。宜细水长流,防止突击。5.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业,可进行展示,以资鼓励和交流经验。五、本章思考题绘图题1.绘制工程图样,为什么必须遵守国家标准?2.简述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图线的规定;3.简述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尺寸数字注写的规定;4.简述锥度、斜度的区别;5.用仪器绘一张A3圆弧连接图。后记:学生作业易出现的问题:1.中心线、轴线模糊不清,没有加深。2.虚线和点划线不符合规格,同类线型粗细不一致、深浅不同。3.画圆弧连接时,未认真求出圆及圆弧的圆心与切点,凑合作图,造成连接弧起、止不明确,连接不光滑。4.将锥度与斜度的画法混淆;剖面线方向不恰当、间隔不均匀。5.尺寸符号Φ与R的使用场合不明确。6.图面布置不匀称;漏掉标题栏的位置或任意画出不同规格大小的标题栏;不认真填写标题栏内容。教案3本单元标题:正投影法与三视图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授课班级上课时间周月日第节上课地点周月日第节教学目的本章通过介绍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点,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绘制、阅读机械图样以及图解空间几何问题所需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点的任意两面投影,求点的第三面投影;2.能根据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绘制各类直线或平面的三面投影图;3.能根据直线、平面的投影判断直线或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4.能根据二直线的投影判断二直线的相对位置;5.能完成平面内定点、取直线段的作图.6.能用辅助平面法求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两平面相交的交线。1.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2.掌握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了解直线上的点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及直角投影。掌握用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3.掌握各类平面的投影特征。掌握在平面内取点、取直线的基本作图。在平面上的直线:一般位置直线;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最大斜度线。4.掌握判断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的方法。掌握求交点、交线的方法。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及在平面内取点、取直线的作图。难点:难点是根据点的投影图或点的坐标,如何画出“点的立体图”。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征及在平面内取点;直角投影的应用;换面法中的四个基本问题。四、教学方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投影法的概念,对照挂图介绍正投影法的特点及投影规律。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对照挂图深入浅出地由点到线再到面详细介绍各自投影的特性。突出重点,详解难点。直线上的点、平面上取点取线均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作图。空间的任何几何形体都是由点、线、面三要素组成,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和投影规律是学习本课程的关键。本章主要讲述了点的投影原理和在三面投影体系下,点的投影特性以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利用模型直观说明平面的投影特征以及最大斜度线的由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介绍直线与平面平行、两平面相互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两平面相交及直线与平面垂直。并详细对照模型挂图示范举例作图。通过模型与挂图示范交给学生用辅助平面法求作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辅助平面法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四版浙江大学谭建荣等编著的《图学应用教程》。二、教学过程教具:1.多媒体课件;2.点、线、面的挂图及立体模型;教学过程:(备课计划)第一次课:(2学时)第一学时:介绍本章内容及重点与难点,说明本次课的内容、目的和要求,然后讲述正投影概述。投影法为新概念,且抽象,应详细地介绍基本概念、种类及投影特性,为今后掌握点、线、面及三视图的空间概念有完整的认识。(5分钟)引入两面投影体系的建立,介绍点在两面投影体系中点的投影图,用模型与挂图对照让学生了解点的投影规律。(5分钟)介绍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点的投影图,用模型与挂图对照让学生了解点的投影规律。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关于图线的规定及点的三个投影符号的规定。在黑板上示范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点的投影图的作图方法,分析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5分钟)用模型与挂图介绍用坐标和投影分析两点相对位置,分析重影点的投影特性,强调其重要性。(5分钟)从空间任意两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点的投影图,引入直线的投影.用模型与挂图对照让学生了解直线相对于三投影面各种位置的投影规律。学习投影面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投影特性。(30分钟)用模型、挂图和教材图例介绍直线上点投影特性。(15分钟)举例说明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及点分割直线成定比的投影特性(15分钟)用模型、挂图和教材图例介绍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30分钟)介绍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对照模型挂图,反复讲清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性。特别是交叉情况(判别方法提示:有两种判别方法)。用挂图举例说明判断的方法。交叉两直线投影图中重影点的可见性的判别方法是难点,应讲清讲透。第二次课:(90分钟)平面的投影,简要复习直线的投影,说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从点、线的投影引入平面在投影中常用的五种表达方法。迹线表示法只简单介绍迹线的含义。分类介绍平面对投影面处于平行、垂直及倾斜位置的投影特性。注意不要把投影面平行面说成某一投影面垂直面。(25分钟)复习平面对投影面处于平行、垂直及倾斜位置的投影特性。(5分钟)本节重点与难点是平面上的点和线。用电子挂图、模型结合教材图例叙述平面内的点和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并举例:判别点M是否在平面△ABC内,引入一种方法:辅助线法(实质上该辅助线是含M点的平面内的一条直线)。(40分钟)按教材图例说明平面内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结合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点,讲清在平面内作正平线及水平线的方法:先作平行×轴的一个投影,另一个反映实长的投影就可以作出来。(10分钟)在黑板上用仪器完成五边形的两面投影,再一次强调平面内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15分钟)用电子挂图、模型结合教材图例叙述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投影特性。举例说明V面及H面最大斜度线投影特点以及如何通过作图求其倾角。(20分钟)介绍直线与平面平行、两平面相互平行的投影特性。(30分钟)介绍直线与平面特殊情况,利用直线与平面的积聚性求交点。(15分钟)继续介绍利用直线与平面的积聚性求交点。(15分钟)介绍直线与平面一般情况下求交点。通过模型与挂图及黑板上示范交给学生用线面法求作直线与平面交点的方法。(30分钟)介绍利用直线与平面一般情况下求交点的方法。用线面法及辅助平面法求作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45分钟)介绍用辅助平面法求作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二)(15分钟)介绍用辅助平面法(三面共点法)求作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方法。(45分钟)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投影作图是垂直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的理论依据是直角投影定理.解决垂直问题几乎都要涉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投影作图,用电子课件及模型举例介绍直线与平面垂直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投影作图方法.(45分钟)第三次课:制图实验实训(90分钟)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以模型、动画方式演示点的投影特征,注意教会学生抓住主要特征,掌握点的投影规律以及重影点的判断。2.以动画方式演示各类直线投影特征,注意教会学生抓住主要特征和投影规律。3.强调分析辅助平面法求作平面与平面交线的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作图准确。对于学生作业中由于作图误差使答案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批改时应正确判定。4.求交线时,首先要看懂已给视图,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分清界限范围,才能顺利、正确无误地求出交线的投影,否则将易出现错画、漏画的现象。5.由于没有正确、准确的作图或空间概念不清,或虚实不分、空实不分、内外不分等原因,也常常会画错交线投影。6.强调分析辅助平面法求作平面与平面交线的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作图准确。对于学生作业中由于作图误差使答案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批改时应正确判定。7.求交线时,首先要看懂已给视图,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分清界限范围,才能顺利、正确无误地求出交线的投影,否则将易出现错画、漏画的现象。8.由于没有正确、准确的作图或空间概念不清,或虚实不分、空实不分、内外不分等原因,也常常会画错交线投影。四、本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