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概述(一)定义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放射性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沿坐骨神经通路既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分布图(二)分类按病因分: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按病位分:根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为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压迫或粘连、水肿所致。如脊髓腰段蛛网膜炎、脊髓损伤、椎管内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椎炎、腰骶神经根炎、腰椎结核、先天性畸形等。二病因病机感受风寒湿感受湿热寒湿之邪,凝滞经脉湿热邪注经络气滞血瘀三辨证(一)中医辨证1.风寒湿证: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2.风湿热证:腰腿疼痛,痛处有热感,雨季或暑天疼痛加重,伴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3.气滞血瘀证: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4.肝肾亏虚证:腰腿隐痛,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反复发作,下肢萎软,恶风畏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二)分经辨证1.足太阳膀胱经型2.足少阳胆经型四根性与干性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一)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因:常为椎管内病变引起,以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最多见;其他如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癌、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症、腰骶部脊膜炎、椎关节炎等。症状: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开始常有下背部酸痛或腰部僵硬不适感,典型的疼痛是自一侧腰部或及臀部开始,向大腿后面、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放射,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间歇性加剧。增加腹压时疼痛加重。有减痛姿势。体征:横突、棘突压痛明显,坐骨神经通路上压痛不明显。頦胸试验(+),直腿抬高试验(+)。(二)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因:病变主要累及椎管外坐骨神经的行径,如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臀部肌注位置不当及糖尿病等。症状: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腰部不适不明显,疼痛部位主要沿坐骨神经通路,小腿外侧和足背的感觉障碍较为明显,坐骨神经支配的肌肉略松弛,常有轻微肌萎缩。体征:坐骨终结通路有明显的压痛点,相应水平上的横突和棘突压痛不明显,頦胸试验(-),直腿抬高试验(+)。鉴别一根性干性病变部位椎管内脊神经根处椎管外沿坐骨神经走行部常见疾患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炎、脊柱裂(结核)等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臀部损伤、盆腔炎及肿物、梨状肌综合征等疼痛部位自腰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痛不明显,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疼痛鉴别二根性干性压痛点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腘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外踝等有压痛感觉障碍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腱反射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腹压增加疼痛加重无影响肌肉无萎缩无力甚至轻度萎缩五治疗(一)针刺法1.治则:舒筋通络止痛。2.取穴原则:取足太阳(主筋所生病)、少阳经穴(主骨所生病)为主。后期出现肌肉萎缩者,可辅以足阳明、太阴经穴,局部配合循经取穴。3.处方、方义:(1)主穴:腰部阿是穴,坐骨点穴(2)分经辨证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胆经:风市,阳陵泉,绝骨。(3)中医辨证取穴:风寒湿证:腰阳关(针加温和灸)风湿热证:大椎(速刺加罐)气滞血瘀证:血海,三阴交(泻法)肝肾亏虚证:太冲,太溪(补法)坐骨神经痛4、治疗方法(1)电针:采用密波或疏密波;(2)刺络拔罐: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或委中刺络出血,加拔火罐。(3)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穴注L4夹脊、大肠俞、环跳、殷门等穴,每次选2穴,每穴1-2ml。(4)理疗、牵引、中药熏蒸等。坐骨针七小结坐骨神经痛如由肿瘤、结核等原因引起,应治疗全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可配合牵引或推拿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症者应卧硬板床。平时注意保暖。劳动时须采取正确姿势,平时腰部宜束阔腰带。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