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文地理学》网络课程第五章城市化与城市空间分析§1.1城市化原理一、城市化的定义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城市化的机制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1)第一前提农业(2)第二前提第二、三产业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3.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马卜贡杰(Mabogunje)模式4.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三、城市化的测度1.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2.复合指标法§1.2城市化的进程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超级城市巨城市城市集聚区大都市带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模式发达国家人口迁移模式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1.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4.城市化水平的省级差异显著§1.3城市职能研究一、济活动类型划分1.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1)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2)非基本部分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2.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1)普查法(2)残差法(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3.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1.一般描述法(1)方法(2)缺点2.统计描述方法(1)方法(2)缺点§1.4城市规模分布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1.城市首位律首位度2.城市金字塔首位分布3.位序-规模法则二、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1.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1.概念(1)城乡一体论、小城镇重点论观点(2)大城市重点论观点2.我国城市化道路(1)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2)积极发展中小城市(3)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4)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3.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成本效益曲线§1.5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一、城市空间相互作用(1)空间相互作(SpatialInteraction)(2)城市空间分布体系2.相互作用的分类对流传导辐射3.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Trans-ferability)4.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1)概念结节点结节区域城市等级体系(2)城市吸引区边界的确定(3)相互作用模式引力模式潜力模式二、空间扩散1.传染扩散初始阶段扩散阶段2.等级扩散等级扩散过程3.重新区位扩散初始阶段扩散以后§1.6城市土地利用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1.土地利用类型(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政府机关用地(4)住宅用地(5)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6)交通用地和其它公用事业用地(7)农业用地和水面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它公用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2.均质性和均质地域(1)概念均质性均质地域(2)均质地域的划分方法3.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4.霍伊特的扇形模式5.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6.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的发展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基本内容模式发展霍伊特的扇形模式扇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的发展曼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麦基的二元经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二、中心商务区“中央商务区”,英文简称“CBD”,全称“CentralBusinessDistrict”。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它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机构以及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便捷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便于商务活动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