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4)2、满足师生合理需求,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传统的教育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去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改变环境。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求教师去努力适应学校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管理行为。学校管理者没有必要注意教师的愿望、所思及所想。从根本上来说,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源泉。教师的工作动力,无一不是由其需求引导的。在现代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之间寻求相互信任,校长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校长就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方面应及时加强培训,给予指导和提供帮助,以解决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实践探索的动力。这样,教师就更有心思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并实践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管理者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管理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需要,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决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应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引导他们与自己合作,共同分担领导工作和责任,一起来规定并实现组织目标。当然,学校领导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科学测定表明:一个人平时表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与经过激励可能达到的能力和水平,两者之间大约存在着50%的差距。因此,学校要通过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3、在激励的环境中,让师生学会自我激励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虽然能使师生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一般是短暂的,外在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激发师生的内驱力,即引导师生学会自我激励,形成内在激励。内在激励是自我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这种激励能满足师生的声誉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等,内在激励是以认同感为基础的,它对学校目标、课改目标认同,就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这种内心要求把进一步做好工作,搞好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份内应该做的事,因而自觉产生一种精神动力。这种激励的控制条件在于内部,在于师生自己的努力。它不仅能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而且能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强化作用所延续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百折不挠,一直保持下去。当然,外在激励由内在作基础,内在激励的产生有赖于外在激励的诱发,而内在激励人一旦产生会使外在激励更为有效。总之,让师生学会自我激励将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既给教师提出了挑战,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校长在管理中,就是要借用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唤起教师适度的工作危机感,让那些不思进取的教师真正懂得:“今天不好好上班,明天就可能无班可上”;“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要努力去找工作”。通过竞争上岗,给教师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借助这种竞争环境不断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以鞭策所有教师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促其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同时,通过制订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不断为教师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长和潜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大显身手。从而促进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机制。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体的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以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激励师生,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工作更有价值和更有尊严,从而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观点五)关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3大症结: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农村教育没有出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曾多年从事农村教育的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水山指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高中、大学)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使得农村考生升学比例始终保持较低水平。据了解,我国普通初中毛升学率约为88%,但在农村地区却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了87.8%。经济困难是造成农村学生无法继续升学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时,盲目集中农村学校,使得原本能就近上学的孩子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纷纷辍学。此外,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难以在激烈的应试竞争中取得主动。统计表明,目前农村辍学孩子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升学无望。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张德元指出,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地区职业高中在校生数由67万人下降到55万人。其中,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滑坡更为严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农林中专更是难以为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落差?“根本在于这些学校并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李水山指出,目前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需求,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张德元援引的一组数据表明,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占到94.5%,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有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安徽省金寨县职业高中设置保安、餐饮等专业,结果招生规模年年扩大等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思考。”许多人一提起农村教育难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经济不发展,没钱搞教育。但在87岁的老教育家方明看来,“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这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原全国教育工会主席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和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作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学生,方明一直关注着农村教育。“要解决农村教育中致富无术的问题,必须改变教育观念。要把狭小的学校教育改变为大教育观念。”方明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试验点之一——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的经验说明“办好一校”,就能“致富一村”。“农村教育,为农服务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70多年前发出的呼喊,至今听起来仍振聋发聩。教育为农服务的观点是在农村发展受到关注的时候提出来的,当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远远抛在了后面、农村的发展变得更加紧迫的时候,教育为农服务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事物对周围社会缺乏影响力和贡献,它在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一定要大打折扣,教育也是如此。当教育变成纯书斋的东西的时候,她的价值和作用就很难显示出来。中国教育千百年来并没有脱离社会的发展,学而优则仕即说明古代教育促使人参政的能力。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教育一般是靠改变农民后代的命运来起作用——以前是通过参加科考出门作官,后来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走出农村取得城市身份,或做官员,或做教师,或者是获得其他什么社会职位,总之与农民的身份已经有很大差别。在城乡二元的情况下,这种差别成了促使一个农村孩子受教育的诱人前景。当人们意识到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需要科技的时候,教育为农服务的必要性出现了。即使不能离开农村,接受教育也是必要的,这种观点在农村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而在教育领域,对自身作用的反思使为农服务成为很盛行的观点,但这种观点中可能出现的工具化倾向影响了另一些人对教育为农服务观点的认同。简单的工具化倾向促使教育要更多考虑为农村发展提供使用技术和知识,教育本身的教化和传承功能退化,这种倾向可能导致的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分野令人担心:在城市中小学生通过接受基础教育,获得越来越多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的时候,农村中小学生却不得不在基础教育领域学习如何种地、如何打工……这带来了更多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整体上讲,农村教育为农服务是准确的,但在具体的教育阶段,对为农服务的理解和做法应当有不同。先说义务教育阶段。在全国基本实现“两基”的情况下,农村孩子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在“普九”的过程中,听到很多这样的说法: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学了,因为教育“没有用”,教出来的孩子“种地不如老子,做饭不如嫂子”,因此有人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也要进行“农”的教育。教育发展水平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考上大学机会的不平等变成了现实,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农村教育的内容,会不会加剧这种不平等?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决策者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应当是为学生基本素质奠基的阶段,应当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今后是当农民还是高考获胜进入城市当市民,是一个有素质的公民还是一个缺乏基本文明素质的无赖,主要看义务教育在一个孩子身上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迹。再说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学生缺乏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和能力,缺乏在农村开拓发展的能力,不是义务教育不为农服务之过,而是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没有新的受教育机会之失。当一个农村孩子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考不上高中,可是还有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机会;考不上大学,却具备了接受新的知识、应用新的科技的能力;他们就有了出门打工、离开家乡创业的能力,即使留在农村,他们也会成为农村发展最有活力和实力的生力军。因为如此,谈教育为农服务必须是在多种教育形式统筹发展的框架设计中,对农村教育而言,“三教统筹”是至为重要的内容。可惜的是,现在提供给农村孩子们的这样的机会还太少,大部分农村孩子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农民也还没有养成让自己或孩子接受继续教育的习惯;很多农村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还没有掌握学习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一方面加大“三教统筹”的力度,另一方面,改革高中教育质量,这是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重点。教育为农服务的重点不在义务教育,而在义务教育之后。教育为农服务的要旨在于“三教统筹”,在于给农民提供多种受教育机会和选择,特别是要提供对农村生活有实际价值的受农民欢迎的继续教育教育界专家认为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依然严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但不少地方仍存在着旧账未了新账又添的现象。农村教师工资严重拖欠问题,已成为直接制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二、教师数量稳定增加,师资使用效益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教师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到2001年,我国农村小学教师达379万多人,农村普通中学教师达164万多人。农村小学和普通中学生师比分别为22.68:11和19.90:1,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生师比偏低,表明我国教师队伍总量偏高,师资使用效益不高。过于庞大的教师队伍必然加重教育经费负担,加大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的难度。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