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解读(Ⅱ)交通运输部培训中心2014年3月杭州主要内容设计基本条件4港口平面5进港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6装卸工艺74.1一般规定总体设计应搜集、分析工程区域自然条件、到港船型、运输需求和已有港口设施情况等相关基础资料。自然条件资料范围与时限应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并应重视收集和利用最新资料。根据工程情况,在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测工作,提出相应的勘测要求,对勘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体设计应进行地貌调查及泥沙运动分析,判定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貌特征和泥沙运动对工程的影响情况。工程勘测、地貌调查、资料搜集与分析等工作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4设计基础条件4.2运输需求港口运输需求应根据需要对货运需求和客运需求进行预测。港口经济腹地应根据港口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港口性质和功能定位、集疏运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港口经济腹地应按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对其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条件、既有港口设施和运营状况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建设项目的功能定位应根据港口在区域经济及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运输需求、港口总体规划、项目建设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吞吐量预测应以定量预测为主。预测方法选择应根据项目特点、港口发展阶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阐明预测方法选择的依据。定量预测方法可采用平均发展速度法、弹性系数法、定额估算法、产销运平衡表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吞吐量预测应把握货源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论证,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弹性。4设计基础条件4.2运输需求吞吐量预测应分层次进行,至少应包括港口、各单项建设工程两个层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港口吞吐量预测应包括总量预测和主要货种吞吐量预测。2、货运吞吐量预测应包括流量、流向两部分内容,并分出货类、进出口和内外贸。货类应按港口统计规则划分。3、单项建设工程的集、疏运量应在预测货物流量、流向的基础上,考虑腹地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吞吐量预测应分年度进行,预测水平年选取应考虑运量发展速度,并尽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期限对应一致。一般工程项目的设计年度可分初期、近期和远期,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3年,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5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对于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预计建设项目在3~5年能够达到设计能力时,设计年度可分为设计初期、达产年。4设计基础条件4.3设计船型设计船型应综合考虑使用期内预计使用码头、航道设施的所有船舶确定,保证利用该码头、航道的所有船舶安全使用。同一码头、航道可以有多个设计船型。码头仅靠泊特定船舶时,设计船型即为该特定靠泊船舶。码头靠泊非特定船舶时,设计船型应考虑泊位性质与功能,运输货种、运量、运距、运价,港口现状和自然条件,现有船型和未来船型发展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设计船型尺度宜通过对所有到港船舶的尺度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论证确定。设计船型应通过分析论证确定,资料不充分时设计船型尺度可参照附录A中相应吨级的设计船型尺度确定。设计船型尺度的分析论证可采用统计方法,根据船舶种类确定统计参数,并对船舶吨级进行划分,然后根据码头营运所要求的保证率对所需要的船舶尺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4设计基础条件4.4气象气象资料应为工程区域附近气象台站的近期气象观测资料,资料系列年限宜不少于连续20年,并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气象观测项目宜包括气温、风、降水、雾、雷暴、相对湿度等,以及寒潮、台风过程的观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应具有代表性。气温资料分析宜包括历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风资料分析宜包括各向风速和频率,最大及平均风速,当地风向季节分布、台风、寒潮等。降水资料分析宜包括平均年降水量,日及年最大、最小降水量及降水量的季节分析。雾资料分析宜包括雾的日、季分布特征,并应统计年能见度低于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需要时尚需提供能见度分级统计表。4设计基础条件4.5水文潮位、波浪、海流、冰凌等水文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确定设计高水位和设计低水位时,应有完整的一年或多年的实测潮位资料。新建港口初步设计阶段,若缺乏长期观测资料时,应用短期观测资料与具备类似条件的附近验潮站进行同步相关分析计算。确定海港极端高水位和极端低水位,应有不少于连续20年的年最高潮位和年最低潮位实测资料,并应调查历史上出现的特殊水位。资料连续年限不足时,应与附近具有不少于连续20年资料的港口或验潮站进行同步相关分析计算。2、海港工程所处海域波浪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应根据完整的一年或多年资料给出统计结果。当采用海港工程附近观测台站的波浪资料时,应考虑地形和水深的影响分方向检验资料的适用程度。采用年极值频率分析方法确定工程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波浪要素,应有不少于连续20年波浪观测资料。4设计基础条件4.5水文潮位资料分析一般应包括基准面及其换算关系、潮型、潮位特征值、设计潮位、乘潮水位;在风暴潮、寒潮多发区,尚应包括风暴潮增水、寒潮减水资料分析。1、潮位资料分析一般应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并应确定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当地平均海平面高程的关系,需要时尚应给出与当地高程系统的关系。2、潮位特征值应包括平均海平面,历年最高、最低潮位,年平均高、低潮位和年平均潮差。需要时尚应统计不同季节的潮位特征值。3、设计潮位应包括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极端低水位。4、有乘潮要求的,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乘潮水位。需要时尚应统计不同季节的乘潮水位。4设计基础条件4.5水文波浪资料分析一般应包括波型、波高、波向和波周期等,并应对波高、波向和波周期进行分级统计,波高的分级标准可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波向一般应按十六个方向进行统计。海流资料分析一般应包括海流类型、海流性质、流场概况、海流特征值等。冰凌资料分析一般应包括冰期、冰况、冰型、月分布特征和流冰密集度等。4设计基础条件4.6地形、地貌港口总体设计应采用最新地形测量和相关调查资料,地形测量资料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测图范围应包括整个工程范围,并根据工程特点和地形条件作适当外延。2、港区水域测图应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港区陆域测图宜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并明确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国家85高程基面的换算关系。3、地形测图应采用国家坐标系统。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工程或区域坐标系统,但应明确与国家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关系。4、测图比例尺应根据工程性质、设计阶段、测量类别、测区范围等综合确定。一般情况,宜按表4.6.1执行。4设计基础条件4.6地形、地貌表4.6.1在工程区域和航行水域应进行必要的管线、电缆、碍航物等调查和探测,并在有关地形测图上标示其位置和高程。4设计基础条件4.6地形、地貌地貌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应根据工程性质、周边自然环境、调查目的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工程区域地质调查,调查范围应在拟建工程区域基础上适当外延200~500m。对于地貌形成、地形演变、环境泥沙等方面的调查,调查范围应根据自然条件、工程情况、研究目的确定。2、地貌调查内容包括地貌特征、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岸线及滩涂的地貌形态、海域冲淤变化及泥沙来源情况等内容。3、地貌调查应搜集、分析海岸动力作用、海岸建筑物和人为活动对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的影响。4设计基础条件4.7泥沙运动对于处于泥沙运动活跃区域的港口工程,应对当地泥沙运动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观测。收集和实测的资料应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和不同设计阶段确定,包括不同时期的地形图、海底底质特征、含沙量分布资料;工程或附近区域的淤积或冲刷地形资料、潮汐、波浪、水流、风等资料;河口区域水位、流速、流量和输沙量等资料,并应进行必要的海岸动力地貌调查。根据收集、实测和调查资料,应进行海岸性质的判定,并分析泥沙来源、泥沙运动形式及对工程的影响。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特点,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依据取得的冲淤验证资料,对泥沙运动、冲淤影响进行预测分析,预测沿岸输沙量、泥沙年淤积量和港域年淤积强度。对于粉沙质海岸,还应分析发生泥沙骤淤的可能性,预测骤淤量和骤淤强度。4设计基础条件4.8地质港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宜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溶洞、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港口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及需要,开展踏勘、工程地质调查、物理勘探、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等工作,并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1、应综合考虑工程性质、规模、现场地质的复杂程度、作业条件和经济等因素,提出勘察的技术要求,包括勘察的范围、具体技术要求和方法。2、勘察工作应查明工程所在地的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港湾类型、岸坡形态、岸坡的整体稳定性;岩土层性质、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基岩的风化程度、基岩面标高、埋藏条件及露头情况;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情况;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形成原因;地下水类型、含水层性质、水位变化幅度、补给与排泄条件;根据场地各区段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宜建设地段及基础持力层。4设计基础条件4.8地质钻探、触探等勘察范围、位置、间距及深度,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等级、建筑物的大小、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确定。重要的港口或场地存在重大地质问题的港口工程应进行专项地质灾害评估。4设计基础条件4.9地震选择港址时,应进行地震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勘测工作。根据场地条件、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查明对建筑物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应选择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的地段,并不应在危险地段进行港口建设。重要港口或危险品码头应避免在晚、近期活动性断裂等抗震不利地段选址。建于砂性土地基上的水工建筑物应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并考虑砂土液化对地基稳定性及其上面的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抗液化措施。一般情况下,港口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地震基本烈度。对次生灾害严重或特别重要的水运工程建筑物以及高烈度区,应作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除液化天然气码头和储罐区护岸外,当需要采用高于或低于基本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时,应经论证。4设计基础条件4.10船舶作用力应根据码头靠泊船型,风、浪、流、冰等自然条件及拖轮配置情况等,论证船舶靠泊速度、靠离泊及装卸作业标准,合理确定船舶作用力。码头系靠泊设施的布置、高程确定,应考虑有利于减小船舶所受环境荷载,有利于减小船舶运动量,并有利于船舶荷载在系靠泊设施上的合理分配。码头布置应尽量减小横风、横浪和横流对船舶航行、靠泊和停泊各状态的不利影响。应结合潮位、流场和风场的变化规律,选取有利时段进行船舶靠离泊作业。4.10.4在强流海域布置码头时,码头轴线应顺涨落潮主流方向布置,船舶龙骨下富裕水深除应满足避免船舶触底要求外,可适当加大,改善水流力对船舶的不利影响。4设计基础条件4.10船舶作用力直接承受船舶作用的系靠泊设施,一般首尾对称设置,当一端方向的强风或水流明显时,也可根据受力特点采用不对称的系靠泊布置。应尽量减小系泊缆索和地面的垂向角,合理设置各缆绳和船舷侧形成的水平角和缆绳长度。由于潮汐、装卸货引起船舶升降变化所产生的力,应通过调节缆索及时加以补偿。4设计基础条件5.1一般规定5.1.1平面布置应符合港口总体规划,并注意远近结合和合理分区,适当留有发展余地。5.1.2新建港区布置应统筹考虑码头、综合物流、临港工业、城市等发展要求。5.1.3各类码头的布置宜相对集中,以便于综合利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系统,但应避免互相干扰。5.1.4平面布置应在深入分析自然条件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岸线与水陆域资源。5.1.5平面布置应满足港口运营安全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当码头泊稳条件不满足运营、安全要求或冲淤严重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港口平面5.1一般规定5.1.6港口水域、陆域、集疏运等系统能力应相互匹配,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5.1.7新建港区的布置应与原有港区相协调,并兼顾原有港区的改造需求,同时应减少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港区生产的干扰。5.1.8平面布置应与相邻有关工程相协调,

1 / 20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