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一、正常凝血机制主要依靠血管壁的完整、血小板的功能和血浆凝血因子来完成。分为四个阶段:1、原发性止血栓形成:血管壁损伤→血管壁收缩→血小板沉积、粘附及聚集→血小板+纤维蛋白元→形成血小板栓。2、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物质基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1)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诸因子的生物活性受维生素K的影响→具有蛋白水解能力。酶(2)接触系统因子——Ⅺ、Ⅻ因子及前激肽释放酶——参与接触期激活反应。(3)触媒因子→XIII因子、→转换酶→使纤维蛋白单聚体变成多聚体。类(4)辅因子:Ⅴ、XIII因子、高分子量激肽原、纤维蛋白原(因子Ⅰ)及组织因子(因子Ⅱ)。血液凝固过程学说:主张瀑布学说内源性途径Xa+Va+Ca+→形成凝血酶原转化复合物→凝血酶原变成凝外源性血酶(蛋白水解酶)→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单体多聚体纤维蛋白凝块形成Ca++激活聚合Ⅻ3、血液凝固自然抑制物的作用:维持血液的液体状态与流动。血液凝固自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及肝素。(1)抗凝血酶Ⅲ(AT—Ⅲ):与凝血酶、Ⅸa、Ⅹa、Ⅺa、Ⅻa因子结合,使其灭活。正常值250mg/L。(2)蛋白C:糖蛋白、酶原。内皮细胞表面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快速地活化蛋白C→灭活Va及Ⅻa。(3)肝素:肝素为一硫酸粘多糖,半衰期为1~2h,4~6h在体内灭活,国内产肝素为高分子量肝素,其抗凝作用主要靠AT—Ⅲ的结合,阻止凝血因子活化,阻止凝血酶的生成。凝血抑制凝血系统动态平衡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去除纤维蛋白凝块的作用。主要成分:纤溶酶原,a2抗纤溶酶,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TPA)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子宫肌层及内皮细胞→产TPA→与纤维蛋白结合→使纤溶酶原→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胶→FDP→抑制纤溶蛋白单体聚合,抑制凝血酶,干扰和抑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影响凝血过程。二、正常妊娠期凝血机制的变化。纤维蛋白原、Ⅱ、Ⅶ、Ⅸ、Ⅹ因子↑,Ⅵ、Ⅷ因子↓,凝血酶原无变化。血小板:随妊娠进展血小板逐渐下降,推测妊娠期血小板有不断破坏的情形,孕晚期更加严重,提出正常妊娠时有慢性血管内凝血过程。AT—Ⅲ:孕早期↓,孕中、晚期恢复FDP:FDP↑妊娠过程有轻度而持续的血管内凝血活动。总之:由于血凝及纤溶二系统在妊娠期变化,导致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性降低,于妊娠晚期血液呈高凝状态,一旦有某些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而易引起DIC。→在微循环内发生DIC→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纤溶亢进期→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微血栓形成,组织局灶性、出血性及梗死性坏死→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型:败血症、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等病因引起的DIC。亚急性:过期流产和死胎。慢性型:重度子痫前期,当病情加剧,可转变化急性型。四、产科DIC的诊断1、产科DIC诱因的基本疾病: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死胎、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大出血、严重感染。2、临床表现典型的四大症状:(1)多发性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创面出血、血尿、便血、咯血等。(2)不易以原发病解释的循环衰竭:休克、与出血量不可成正比。(神志模糊、嗜睡、昏迷)。(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体征:皮下栓塞坏死,早期出现的脑、肺(呼吸困难、咯血、呼衰)、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出血)、肝(黄疸、肝衰)、肾功能不全(少尿、无尿、血尿),席汉氏综合征。(4)微血管病性溶血:红细胞破坏,出现盔形or是星形细胞、黄疸。(5)抗凝治疗有效。3、实验室诊断:阳性标准:①血小板<100×109/L,并进行性↓。②纤维蛋白质<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PT时间延长>3′或APTT>10′。④3P试验(+)。⑤FDP(+)。⑥优球蛋白溶解时间<90分钟。⑦凝血酶时间↑>3′。诊断标准:前三项阳性,或前三项内二项阳性加上后三项中一项阳性,结合病因和临床即可诊断DIC。五、产科DIC的治疗1、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及时消除宫腔内容物为关键措施,阻断促凝物质进入母血循环,才能使凝血不再发展,体内凝血过程才能很快恢复正常。(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时子宫血管内存有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故要及时切除子宫)。2、补充支持疗法:输全血、纠酸、补液、吸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等,达到维持正常血压及心搏出量,气体交换保证组织供氧及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轻型、早期DIC经以上处理后,进行临床和实验监测,当症状缓解时,可不做其它处理即可治愈。如经以上处理后,病情逐渐加重,说明DIC病理过程未阻断,凝血功能仍处在失代偿期,必须给予以下处理。3、替代疗法及抗凝治疗。(1)替代疗法A:替代因子:a——浓缩血小板悬液:当顺产时,血小板<20×109/L,当剖宫产时,血小板<50×109/L,每日输注12u。b——纤维蛋白元:冻干人纤维蛋白元(0.5g/瓶),在慢性时2g/日,急性8—12g/日,3—4g/次;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沉富含纤维蛋白元及凝血因子。c——新鲜血、富含红细胞及凝血因子。B:替代疗法的目的:达到再次建立正常的凝血功能。(2)抗凝治疗A:目的:在多个环节阻断DIC病理过程,阻止凝血因子的再消耗,允许皮肤、肾、心脏、肝及脑的再灌注,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如DIC阻断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元达到正常的50%时,出血等临床症状缓解或停止。B:药物:小分子量肝素——速避凝;高分子量肝素,不通过胎盘,对胎儿无影响。C:肝素的作用机理:能增加血管壁和细胞表面的负电荷,降低血液粘度;能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加其促酶活性,灭活凝血酶及一系列凝血因子;抑制血小板凝集;结合并灭活血管紧张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并抑制它们所介导的血管收缩;且有抗醛固酮作用,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总之,小剂量肝素可以干扰血凝过程的许多环节,增加纤溶,降低血粘度,疏通微循环,改善多器官血流灌注,减少渗出,增加利尿。D:肝素应用的原则:小剂量辅以替代疗法;纠正酸中毒;临床症状缓解后作用。E:时机:原则上在高凝期和消耗性低凝期应用,在继发纤溶亢期应用有争议。产科急性DIC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分期不是绝对的,三期可以有重叠与交叉现象,除疾病晚期外,在用药监测过程中,可慎重应用。F:用药过程的监测,全血凝固时间控制在25~30分钟,或者使APTT值延长60%~100%为最佳剂量。G:具体用法:肝素25mg每4—6h一次;肝素0.1~0.2mg/(100ug—200ug)(kg·h)(100mg—200mg),持续静脉滴注。可发挥有效的抗凝作用,更可避免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H死胎与过期流产(慢性型):肝素25mg,停药4h后清宫或分娩。胎盘早剥:如处理早,胎盘早剥6小时内消除子宫内容物经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支持、替代疗法后)可收到良好效果,不一定应用肝素,如以上处理不见效,可加用小剂量肝素12.5or25mg皮下注射,4~8小时一次。H重度妊高征:低右500mg+肝素25mg或12.5mg+25%硫酸镁40mlivdrip6~8h或8h,临产后不用肝素。羊水栓塞:首量:肝素25mgor50mg+10%G.S100mlivdrip30′完。维持量:肝素50mg+5%G.S500mlivdrip,缓慢滴注30滴/分。监护指标:试管法凝血时间。用试管法进行监测:>30′表示肝素过量,立即减量,<12′表示用量不足,维持在25~30分钟为宜。停药指标:病因已去除,临床情况好转,出血信止,血压稳定,紫绀消失,停用肝素后6~8小时复查凝血指标,qd,连续测3~5天。凝血酶元时间24h内开始好转,纤维蛋白元多在1~3天内开始回升,7天左右血小板上升。在肝素应用中仍出血考虑:①原有疾病未控制。②非DIC出血,局部原因引出。③肝素过量:鱼精蛋白对抗。④血小板大量破坏释放PF4拮抗肝素。⑤酸中毒未纠正。⑥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使肝素失效。4、子宫切除(1)目的:阻断子宫血管内羊水及有型成份进入血液及减少子宫胎盘创面出血。(2)时机:在省、市级具有较好的综合抢救能力的医院,应该在以上强有力的保守治疗未成功的情况下进行,不可随意行子宫切除术,在术中以补充支持疗法及替代疗法为主要辅助治疗手段,手术中等待凝血功能渐恢复,止血后,放置引流营方可关腹。在关腹过程中,充分止血,缝合腹膜,皮下放置引流片。在下级医院,无综合抢救能力,为抢救产妇生命,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输新鲜血的情况下再考虑子宫切除术。5.抗纤溶治水:6—氨基已酸4—6g+5%G·S100~250mlivdrip总量<20g;止血芳酸0.1~0.2g+50%G·S20mliv总量<2g。6.溶栓疗法:适应于DIC后期,主要有尿激酶。DIC发展过程及治疗手段示意图六、预防1、及早诊断处理胎盘早剥。2、胎死宫内及时终止妊娠,不要超过4W。3、产前检查:肝功能+两对半,及时发现肝炎,避免发展重症肝炎。4、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5、防止产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