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共情能力的进化起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同理共情能力的进化起源大纲•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共情是多种社会智能–对进化观点的评价•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共情唤醒模块–认知能力–情感认知综合出4种不同水平的共情共情是利他的机制1•从进化的角度说明利他存在的必要性–Hamilton和社会生物学家支持的观点(《自私的基因》,RichardDawkins,1976)•利他行为:一般是指以自己的福利为代价增加另一实体的福利•关于进化的大部分讨论都应该在基因的水平上分析•如果自然选择的根本在于基因的存活而不是个体的存活,而且近亲中有很多相同的基因,那么个体有利于亲属的行为一般会增加基因存活的机会•家族选择kinselection–与我们最相近的人(父母和兄弟姐妹)与我们拥有最大比例的相同基因,我们必须考虑这些个体及其亲属成功繁殖后代带来的好处,而不是个体自己成功繁殖后代带来的好处–利他行为会给个体带来不利,却会对其家族带来好处,从进化角度来说,这要优于只使个体自己存活的机会最大化。»如小鸟舍己救3个后代,是以失去自己100%基因的风险换取150%基因的存活。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2•从进化的角度说明利他存在的必要性–Hamilton和社会生物学家支持的观点•家族选择kinselection•Rushton,Rusell和Wells延伸了这一逻辑,提出了基因相似理论(GST)–基因为了存活,会采取行动使任何有其副本的个体得到复制–只要有足够的相似性,既使不是同家族,也会成为利他的受益者–个体如何识别与别人的基因相似性»依赖视觉线索,如躯体上的相似;地理位置的相近;处于同一集团•互惠互利(reciprocalaltruism,Trivers,1971)是解释非家族利他的另一机制–动物间的社交性修饰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3•利他基因导致利他行为,进而增加那些基因在群体中的存活•然而利他行为是由个体而不是基因完成的,在基因和行为之间一定存在某种机制,促使个体不按照短期利益行事•在简单生物,天生的固定行为模式可能服务于此目的,而人类则不可能•共情,可能是人类利他行为的最近端机制(英文,Hoffman)–如果观察者看到另一个生物处于痛苦之中而产生痛苦,那么观察者减轻痛苦的最好方式是提供帮助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4•Hoffman认为共情符合人类产生利他行为的机制的标准–必须是可靠而且可以变通的•不能是自动操作的,要能根据环境条件而调节•能因对个体的付出和受益人的得到的判断而感动–进化过程中被选择的是以生物为基础的采取利他行为的倾向性,但仍然受认知过程的控制–共情的定义•对别人经历的代理人vicarious般的情感反应–共情符合这些标准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5•Hoffman关于共情是利他的机制的证据–人类天生能对别人作出情感反应•一两天大的婴儿就会作出看起来具有共情性质的反应,用哭声对另外一个婴儿的哭声作出反应•婴儿不是以同样大的哭声作出反应,而只是non-humannoises,支持了这是对人类情感的特定敏感性的解释–人类自动以自己轻微的动作改变模仿别人的姿势、手势和表情可能是种系范围的反应–用面部表情能诱导出与表情一致的情绪,所以观察者可能通过动作摹拟体验到观察对象所表露的情绪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6•情感共享的神经基础–猴子在各种刺激下会产生单个神经元活动,有神经元活动的部位主要在颞叶的supriortemporalsulus和杏仁核。这些结果提示看来的确有些神经细胞专门对面部作出反应,对整个面部比对单个部位的反应更强–神经元对特定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做出反应–补充镜细胞文献–杏仁核在所观察到的别人的反应和自己的情感生理反应之间起到神经联接的作用•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接收大部分来自高级感觉皮层(包括supriortemporalsulus)的输入,主要输出到脑干的心脏和呼吸控制中心,以及调节内分泌活动的重要结构下丘脑。所以杏仁核的位置有利于对复杂的社会信号作出快速和特异的自主反应和内分泌反应。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利他的机制——小结•利他以两种方式促进了个体的进化上的好处–个体通过对具有高度遗传相似性的其他个体的利他性行为,可以使个体之外的益处最大化–通过互惠互利使个体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共情是利他基因和利他行为之间的桥梁•Hoffman说:“共情是唯一最适合在自我和利他之间架起桥梁的,因为它能把别人的不幸变为自己的不幸,而一般来说通过帮助那个人最能减轻自己的这种痛苦”•共情——平行情感结果(共享消极情感)–别人的痛苦使自己痛苦,这种自己感受到的痛苦促发了利他行为–共情反应之所以被进化选择是因为能够共享消极情感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多种社会智能1•共情–平行情感结果–认知性共情•认知性共情与人类智能的发展有关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多种社会智能2•人类智能的发展(自注:两方面智能-智商和情商)–工艺技术是促进智能发展的环境因素–在复杂社交情境中游刃有余(权谋智能)而不是越来越好地使用工具的能力切实得到环境的强化•高等哺乳动物社会生活中,个体成员得益于群体的持续稳定存在,也得益于以社交谋略利用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因为这一与生俱来的压力,他们必须成为“会算计的生物”,能够预期他们行为的结果,尤其是别人会对其行为作出的反应•算计的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能使自己的状态相对别人的来说更好,但又不破坏群体的稳定,后者更重要•社会交往的变化的特性使算计所基于的信息总是不断变化,就需要不断算计再算计,而这可以看作是一定水平的智力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多种社会智能3•“预谋”或者说预期别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的能力与角色采择的高级认知加工非常相似•角色采择的定义:理解别人观点的心理学含义,包括别人对行为的可能反应–证据:战败的猩猩在胜利的猩猩视野内装瘸,而出了其视野则行为正常。因为战败的猩猩可能以前学会了它这样在战胜者面前表现得比实际伤情更重可以得到战胜者更好的对待–别人对行为的反应会改变行为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是多种社会智能4•角色采择能力(认知性共情的最高水平)–有助于获得地位和欢迎–进化压力促使其发展•权谋智能•RobertHogan的人格的社会分析理论:–人是群居,而所有的群体都有等级之分,生活中重要而且不变的问题是争取地位–地位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尤其是繁衍的机会–受欢迎则不会被同类所害,益处更直接共情是一种本能对进化观点的评价1•几乎完全没有直接的证据–直接研究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极端困难–双胞胎研究的确提示很多特征受天生气质的影响,但不能揭示促成这些特征在种系中发展的进化力量•结果推论过于依赖对环境造就特定行为的看似合理却未经证明的解释–社会生物学解释经常开始于一种假设,即一种行为的存在是这一行为具有适应性的事实上的证据(否则它为什么会存在?)•这些解释认为人的基本动机是自私的,不可能有真正的利他行为。如观点采择的进化是为了成功操控同伴,利他很大程度上是以自私的方式运作,亲社会行为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共情是一种本能对进化观点的评价2•这些解释认为人的基本动机是自私的,不可能有真正的利他行为。如观点采择的进化是为了成功操控同伴,利他很大程度上是以自私的方式运作,亲社会行为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共情是一种本能对进化观点的评价3•社会生物学家关于利他的定义–是狭义的,只关注行为及其结果–有代表性的是Dawkins的定义:个体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增加另一个体的利益的行为–Batson(什么学派?)的定义:以增加别人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动机状态。核心是助人者行为的动机,能称为利他的,最终目标必须是别人的利益•同样的躯体行为如果有适当的动机就是利他的,否则就是利己的•定义中考虑了动机就不适用于非人类–社会生物学家关于利他的观点故意排除了动机问题,而只关心行为的结果,尤其是利他对生存机会的影响–尽管平行情感通常具有自我指向的消极色调,不能提供他人指向的动机以符合Botson的利他,但一种更复杂的不同的东西,共情性关心能提供–平行结果能转变为反应性结果,转变为特定的共情性关心共情是一种本能对进化观点的评价4•社会生物学家关于利他的定义–尽管进化力量可能已促成平行情感和观点采择这两种能力的发展,这两种能力从本质上说不是利他所必需的,真正的利他动机在人类可能因为这两种能力的交互作用而仍然可以存在–情感共享和角色采择能力的交互作用•情感共享–体验负性情感可能作为反向力量,使角色采择能力不会放任自流、毫无限制地利用他人–自注:产生回避倾向•角色采择–角色采择能力可能影响情感反应的性质而不是可能性或强度–共情是一种本能共情唤醒模块(5个)•第一:最初的循环反应•第二:模拟•第三:经典条件反射•第四:直接关联•第五:言语介导的关联•第六:角色采择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共情唤醒模块(5个)•第一:最初的循环反应–新生儿听到哭声而哭是天生的释放机制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但尚无证据•第二:模拟–步骤1观察者以微小的动作有意无意模仿对象的面部表情和姿势–步骤2这些动作标为内部动力线索使观察者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以上两个需要的认知加工少,最原始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共情唤醒模块(5个)•第三:经典条件反射–过去体验相同情感时知觉到别人的情感线索。–两个孩子同时接受同样的刺激建立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另一个孩子的线索是条件刺激•第四:直接关联–不需要与另一个人同时体验某种情绪,只要体验过的情绪与现在所见的相似•第三、四的认知加工相似,是未发展完全的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共情唤醒模块(5个)•第五:言语介导的关联–不需要对象在场,以语言形式知道对象的感受,是相当高级的唤醒形式•第六:角色采择–最高形式–故意努力想象自己处于对象境遇会怎样,想象会启动关联–Hoffman认为其需要相当高级的认知技巧所以不如其它的常用•6个不是独立运作,中间4个常一起运作,情境决定何种模块起作用,情感反应的准确性有赖于认知能力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认知能力的不同水平1•第一个水平的特征是Hoffman所说的(客体)人的永久性–到将近1岁时,开始认识到别人是独立的物质实体,即使不在感觉范围内也是存在的•第二个水平的特征是角色采择或观点采择能力越来越老练–有了人的永久性的认识,儿童还不能掌握这些独立的物质实体的内心状态是不同的,还不能准确辨别别人和自己想法或感受的不同。Hoffman估计,根据研究证据,角色采择能力最初出现在2-3岁,然后不断成熟。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认知能力的不同水平2•第三个水平,人的同一性–出现在童年晚期和青少年早期–别人有稳定的特性、态度、经历和内部状态,不在当前情境中也存在–理解了人的同一性,观察者能够“在特定情境中把握别人的角色并评估他们的反应,而且能从这些情境中获得一般性的概念并建构别人的一般生活经历”(Hoffman,1984,p111)–这是对别人的认知意识的最高级和抽象的形式。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情感认知综合出4种不同水平的共情•一体化的共情–生命的第一年,儿童经常不确定究竟是自己还是别人在体验痛苦,Hoffman称这种消极情感的共享为共情性痛苦,其特征是被动的、不知不觉的、只需要最低水平的认知。然而,这也为更复杂的共情反应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第一年末,开始出现重要的变化,认识到人的永久性的概念,对自我和他人有了独立的心理表征,这时一体化的痛苦反应开始分离。最初这两种表征的区分是模糊和不稳定的,似乎和别人同时或轮流体验别人的痛苦,逐渐地更加可靠地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痛苦是分离的。Hoffman的综合共情理论情感认知综合出4种不同水平的共情•自我中心的共情1–大约在生命的第二年,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角色采择能力,儿童意识到别人是独立的物质实体,但仍然不能真正理解别人的内心状态与自己不同,Hoffman称这个水平为自我中心的共情,因为儿童常常提供的是他们作为观察者认为有安慰作用的但实际并不适当的帮助–Hoffman认为人的永久性概念的获得使同情性痛苦(sympatheticdistress)(对别人痛苦的新的反应)得以产生,它与共情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