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08241138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文化冲突及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意义201308241138•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文本的断言:“任何一篇关于现代文化的书或文章,若忽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似乎都会显得残缺不全。在过去五十年里出现的每一个重要的文学发展宗教危机论、存在主义等——都声称,地下室人是他们流派的一部分。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被看作是一种预言的先知,那么,他一定被视为一种警示,一种令人敬而远之的、可怕的警示。”201308241138•高尔基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天才”,“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身为文学家的陀氏没有写过一部哲学专著,却受到存在主义等现代哲学流派的推崇,被誉为最深刻的哲学家。•法国的纪德、加缪、萨特、莫里亚克等的创作均受到陀氏很深的影响。•德国的茨威格、里尔克、托马斯·曼、黑塞,奥地利的卡夫卡等都从陀氏的创作中受益。•英国的伍尔夫、劳伦斯等以及美国的C.L.路易斯等都对陀氏倍加推崇。这些作家都从陀氏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中受到启发,从其创作中窥见到二十世纪哲学和文学的新走向。201308241138•爱因斯坦:“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一个思想家都多,比高斯要多。”“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我们提示了生活,这是对的;但他的目的却在于使我们注意精神存在之谜。”•当尼采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之后,受到很大的震撼与感动。《罪与罚》引发尼采的因素很多,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拉斯科尔尼柯夫说出了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哲学观点。但是陀氏和尼采的分歧就在于此:前者揭示了超人思想对人毁灭性的影响,后者对之却倍加推崇。•思考题1世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是否为中国所熟悉?如果不,原因何在?中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2013082411381.早期接受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儒释道思想的结合,尤其推崇中庸哲学。中国古典文学中主要内容是章回小说中才子佳人的故事,有针砭时弊之作,但没有如此激烈动荡的内心世界描写,特别是对宗教精神的探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复杂,浸透作家基督教世界观。务实而缺少宗教性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这也是陀氏在中国长期不被理解的原因。思考题2陀氏为何长期不被大多数中国读者接受?(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精神区别来看)201308241138•周作人的《淑女》(1918《新青年》第4卷第1期,北京)。•1918——1950年代,大部分陀氏作品已经翻译成中文,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都注意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茅盾、巴金、瞿秋白、韦丛芜等都有对陀氏的评论和翻译。•1926年鲁迅为韦丛芜译《穷人》写的序言中,对陀氏的洞悉:“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者。……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因此有些软弱无力的读者,便往往将他只看作‘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适应“五四”民主运动的精神,此时对陀氏的理解也集中于其笔下人道精神和社会性。•2.接受的第二阶段:对作家的扭曲与批判。1950-1980年代。•50-60年代政治传声筒与苏联的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反动作家。•文革期间对待文化的虚无态度和对中国文化的“伤痕”反思。•文革对人性的洗礼与中国人内心的成熟。思考题3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读者接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3.接受的成熟阶段:读者的成熟与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新视角。•1980年代后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开辟了研究的新视角,尤其以复调为主。•思考题4为何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热?•90年代后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论著的翻译帮助人们接近作家的世界。•罗赞诺夫著:《宗教大法官》,张百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别尔加耶夫:《俄罗斯精神》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索洛维约夫著:《爱的意义》,董友、杨朗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弗兰克著:《实在与人》,徐凤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洛斯基著:《俄罗斯哲学史》,徐凤林、贾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梅列日科夫斯基著:《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杨德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舍斯托夫著:《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劳特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董尚文:《圣爱与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的价值信念之比较》,见《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中国学者的研究:•何怀宏著:《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冯川著:《忧郁的先知: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曾嘉著:《炼狱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李春林著:《复调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人其作》,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何云波著:《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赵桂莲著:《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志耕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进入21世纪,作家的读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俄罗斯、北美、德国、日本等地的作家研究会。•陀氏被认为是基督教作家,从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人灵魂的全部奥秘。•评论家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难以被读懂,就像生活本身难以被理解一样。这里不仅是罪与罚的世界,还有人战胜自我的故事。•我们难以理解陀氏,就像我们难以理解圣经一样。思考题5为什么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我们是最难理解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主题201308241138•对话与复调的艺术,巴赫金的理论。•任何一种思想都在不同主人公身上得到回应,作家笔下的任何正面人物、思想都要被置于各种情形受考验、试炼。例如:“人的内心是上帝与魔鬼争战的战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所有主人公身上的展开。•对话是基于对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其结果看起来总是开放的,由读者自己作出选择。201308241138•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魅力和他令人困惑的地方是,他总是将他的论敌写得雄辩过人又令人同情,而不是像很多作家笔下的反面人物总会理屈词穷或者令人反感。这似乎总是在给读者设置陷阱,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提出问题,在种种复杂的人生境遇中,穷尽趋向真理的一切负面可能性。而他笔下的正面人物(索尼娅、阿廖沙等)的魅力都源自信仰带来的精神力量,其语言表达也是朴素的,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以雄辩取胜,而是在生活(特别是面对困惑)中显示信仰的力量。•思考题1陀氏笔下对理解主题最富挑战性的难题是什么?201308241138•人在世界既有原罪——堕落的一面,又有高贵的一面——照着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所造,这一形象即使在最庸俗、最堕落的人身上都不会失去。这种信念使人获得精神重生。《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几乎所有主人公:从圣洁的佐西马、阿廖沙到放纵情欲的米佳、格鲁申卡都经历了精神复苏的过程。•思考题2基督教的原罪论如何体现在陀氏作品中?201308241138•人性的复杂与非理性的存在揭示出自由意志问题。能全部再现人类内在力量的是意志而不是理性。自由意志被滥用堕落为恣意妄为是可怕的,但人被奴役、丧失自由意志是更可怕的。这是《地下室手记》之后作家创作的核心主题。•思考题3如何理解自由意志与人的被奴役?(参考别尔嘉耶夫《人的自由与被奴役》)201308241138•世界对人的诱惑:金钱、情欲、甚至高尚的思想都可以构成对人的奴役。•人天性的盲目总是使人陷入诱惑,给人带来悲剧性的命运,是人所受苦难的深层原因。例如《温顺的女人》。•作家笔下的孩童性问题带有人类的普遍特点。•人在世界自我证实的悲剧总是与人内心的骄傲相关,是自我意志凌驾于世界之上的悲剧:《罪与罚》中的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拉斯柯尔尼科夫、《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等。201308241138•苦难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天性盲目的结果。但苦难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使人在良心的催促下进行忏悔,从而净化人的心灵,将人带出迷惑,使人心灵成长,并加深和坚固人信仰的力量。•思考题4如何理解苦难在俄罗斯文化精神中的建构意义?201308241138•宽恕、忍耐与爱是作家为人指出的光明前景。这也是作家创作的一贯主题:《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中的基本主题,《罪与罚》中的索尼娅、《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少年》中的马卡尔·多尔戈鲁基等。•人的命运往往与他的信仰相连,这成为陀氏笔下人物命运的规律:拒绝上帝的人要陷入精神绝境,遭受到近乎分裂的折磨;而听从良心的呼声则经历精神的重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伊万等的经历。201308241138•人类的兄弟关系。每个人都为所有人和所有的罪过承受罪责。•“卡拉马佐夫”一词的词根意思为“黑色的”和“大地”,是对人类的象征。穷孩子伊留莎的死使孩子们懂得了“合一”。201308241138•美可以拯救世界•作家曾在作家日记中写道:“人的内心不会因智力的进步和必然得到满足,而是因对最高之美的精神领悟而获得安宁,这美是所有人的理想,使人的心灵在其中获得安息和舒展。”换言之,美的意义只能从对造物主的赞美中感悟其神圣意义。索洛维约夫是这样阐释的:“在基督里展示的人的心灵的广博容纳了神性的无限,——这一思想同时是最高的善、最高的真和最高的美。”总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触及了俄罗斯文化的精神核心,其文本是对东正教的文学解读,他也因此成为俄罗斯文化的代言人。选取这个视角使我们可以深入领会俄罗斯文化精神,帮助我们理解诸多俄罗斯文化现象。•陀氏的接受过程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俄文化的迥异和冲突,然而,人类的精神是相通的,理解俄罗斯文化可以拓展和深化我们的思想,为我们建构积极的文化精神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考题5为何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化的代言人?参考书目1:中国80年代后陀氏研究文献•彭克巽:《漫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见《国外文学》1983年第3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动荡的二十世纪》,《读书》1983年第12期•《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9年•夏仲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小说复调结构问题》,《世界文学》1982年第4期•徐振亚、冯增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李春林著:《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即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参考书目2: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的翻译著作•罗赞诺夫著:《宗教大法官》,张百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别尔加耶夫:《俄罗斯精神》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索洛维约夫著:《爱的意义》,董友、杨朗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弗兰克著:《实在与人》,徐凤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洛斯基著:《俄罗斯哲学史》,徐凤林、贾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梅列日科夫斯基著:《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杨德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舍斯托夫著:《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劳特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参考书目3:中国学者的陀氏研究著作•何怀宏著:《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冯川著:《忧郁的先知: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曾嘉著:《炼狱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李春林著:《复调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人其作》,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何云波著:《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湖南教育出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