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本章学习内容:1.理解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2.掌握系统设计的过程与方法3.掌握详细设计的内容与过程4.了解面向对象的实现技术5.了解面向对象测试的概念与方法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1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概述6.1.1面向对象设计准则1.模块化2.抽象3.信息隐蔽4.低耦合5.高内聚6.可重用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1.2面向对象设计的过程1.系统设计(1)首先进行系统架构设计,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2)如果系统复杂,应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3)给系统分配处理机和任务(4)根据数据结构、文件和数据库选择实现数据存储的基本策略(5)标识全局资源和确定控制访问这些资源的机制(6)选择实现软件控制方法(7)考虑边界条件(8)建立折衷的优先权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2.详细设计(1)细化、补充类的属性和操作(2)设计类操作的实现算法(3)优化数据访问路径(4)实现外部交互式的控制(5)调整类结构,增加继承性(6)设计类之间的关联的实现方式(7)确定对象属性的精确表示(8)把类和关联打包归纳到模块中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2系统设计6.2.1逻辑体系架构设计1.层次模式分析(1)分层模式1.表示层:图形用户界面、窗口等。2.应用逻辑层:管理业务过程的任务和规则。3.对象存储层:持久化存储机制,例如,文件系统、数据库等。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2)设计要求1.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应尽可能地松散;2.级别相同、职责类似的元素应该被组织到同一层中;3.复杂的模块应被继续分解为粒度更细的层或子系统;4.应尽量将可能发生变化的元素封装到一层中;5.每一层应当只调用下一层提供的功能服务,而不能跨层调用;6.一层绝不能使用上一层提供的功能服务,即不能在层与层之间造成双向依赖。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3)避免循环依赖AlayerA1layerB1layerClayerBlayerAlayerA'layerClayerBlayer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2.子系统划分设计准则:1.子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通过接口和系统的其他部分通信;2.除了少数的“通信类”外,子系统中的类应只和该子系统中的其他类协作;3.子系统的数量不宜太多;4.可以在子系统内部再次划分,以降低复杂度。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2.2物理体系结构建模用构件图和部署图来描述系统的物理体系结构1.构件图构件图就是描述构件类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1)构件间的依赖关系:主要是依赖关系,用来表示一个构件需要另一些构件才能有完整的定义。(2)接口:是一个构件提供给其他构件的一组操作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例: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2.部署图部署图描述了处理器、设备和软件构件运行时的体系结构。(1)结点:是某种计算资源的物理对象,包括计算机、设备(如打印机、通信设备)等(2)连接:连接用一条直线表示,它指出结点之间存在着某种通信路径,并指出通过哪条通信路径可使这些结点间交换对象或发送消息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举例: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3详细设计6.3.1系统详细设计1.细化和重组类2.增加遗漏的属性,指定属性的类型和可见性3.分配职责,定义执行每个职责的方法通用职责分配软件模式:(1)专家模式:应该将职责分配给信息专家(2)创建者模式:如果类A和类B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把创建B对象的职责分配给A对象。1.A聚合了B对象;2.A包含了B对象;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1.A的一个属性记录了B对象;2.A要经常使用B对象3.B对象被创建时,A要传递初始化数据给B对象(3)低耦合(4)高内聚(5)控制者模式:要求把协调处理系统消息的职责分配给不同的控制类(6)多态:当某一个职责在不同的派生类中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多态模式,即利用一个同名的多态方法把该职责分配给不同的派生类,让他们履行不同的行为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7)纯虚构模式:有时我们可以虚构一个人造类,把一组高度内聚的职责分配给它,该人造类只是虚构出来的,不代表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实体,这就是纯虚构模式。(8)中介者模式:把一些职责分配给一个虚构的中介类,让该中介类来协调多个类的协作关系(9)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模式要求一个类尽量只和它的直接对象交互,避免和间接对象进行交互,这样,它就可以和最少的类产生耦合,使整个系统的耦合度保持最低。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4面向对象软件实现面向对象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1.选择合适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2.基于选定的语言和开发环境编码实现详细设计中所得到的对象、算法、公式和规则等;3.将编写好的各个类代码模块根据类的相互关系集成;4.对软件进行测试和调试,完成各个部分和整个系统。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4.1程序设计语言1.面向对象语言的技术特点(1)支持类与对象概念的机制(2)实现整体/部分结构的机制(3)实现一般/特殊结构的机制(4)对于实现属性和服务的机制(5)类型检查(6)类库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7)效率(8)持久保存对象(9)参数化类(10)开发环境2.面向对象语言的选择(1)可复用性(2)类库和开发环境(3)其他因素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4.2程序设计风格1.提高可重用性(1)提高方法的内聚(2)减小方法的规模(3)保持方法的一致性(4)把策略与实现分开(5)全面覆盖(6)尽量不使用全局信息(7)利用继承机制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2.提高可扩充性(1)封装实现策略(2)不要用一个方法遍历多条关联链(3)避免使用多分支语句(4)精心确定公有方法3.提高健壮性(1)预防用户的操作错误(2)检查参数的合法性(3)不要预先确定限制条件(4)先测试后优化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6.4.3面向对象软件测试1.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1)类层测试(2)对象集群层测试2.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1)基于线程的测试(2)基于使用的测试3.面向对象软件的高级测试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4.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用例(1)基于故障的测试用例设计是通过对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模型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故障,以此假设故障来设计测试用例,并通过这些测试用例确定这些可能的故障是否存在。基于故障的测试用例不能发现有错误的功能描述,或者子系统间交互引起的问题。(2)基于用例的测试用例设计关注用户“做什么”而不是软件“做什么”。通过测试用例获得用户必须完成的任务,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所涉及的各个类的测试用例。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设计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用例的步骤是:(1)先选定检测的类。参考面向对象分析的结果,找出类的状态和相应的行为,类或成员函数间传递的消息,输入或输出的界定等;(2)确定测试覆盖标准;(3)利用类图确定待测试类的所有关联;(4)根据程序中的对象设计测试用例,确认使用什么输入激发类的状态、使用类的服务和期望产生什么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