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在成长中感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画外音:经典是从外在灌输的还是从内心唤醒的?经典是供在象牙塔里需要我们顶礼膜拜的,还是温暖朴素的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呢?于丹教授是何时开始学习经典的?又是如何认知这些问题的呢?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在成长中感悟。经典对于我来讲大概有三重意味,第一,经典其实我理解它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是内在的深植在我们日常习俗之中的。所谓学习不过是用一种外在的言语把它激活,把它唤醒,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硬生生的道理从外在的灌输。第二重感受就是经典是在人一生的成长中逐渐感悟,伴随着生命历练而能够演进多重意味的,没有哪一个年纪上说读出来的就是绝对正确,对于经典的研读可能永远都是臻于它的本意,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去还原,所谓见仁见智,其实跟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密切相关。第三重感受就是读经典会从一开始的崇敬、膜拜觉得繁复、华丽,读到最终返璞归真、恒久温暖,经典读到最后是会觉得它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敬,但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敬而亲近。画外音: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在成长中感悟。大家好今天要聊的话题是我读经典。我喜欢这个题目,因为这里面有“我”在,“我”跟经典的关系离得如此之近,我能够感受到这个题目里面有一种生命气息。其实在讲完《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后,我自己也在回过头来想,我和经典共生共长去揣摩、研读,这是一个多长久的关系。其实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蒙昧,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育读,要去记忆,这个概念都没有。那么先来说儒家,其实我最早接触《论语》里面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大概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过我死记硬背,都经常是带我去一个叔叔阿姨的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是悄悄地跟我聊说你看,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的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是这个老师。然后呢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好,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有一个阿姨她高门大嗓地抢别人话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就要反省一下,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他也是一种老师,因为可以让你反躬内省。有些朋友经常问我,说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整个背诵下来《论语》的,我可以说到现在我也不能背诵全部《论语》。因为我对《论语》这种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说《论语》是艰深的、远离的,需要我去敬畏而费很大的力气琢磨的,我总觉得它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画外音:幼年时的于丹在父亲耐心地指导下开始接触了经典,这些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就象身边的父亲一样亲切而温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于丹开始逐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什么叫做君子啊?然后孔子的回答特别简单,他说不忧不惧啊,一个人内心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忧惶,也没有太多的恐惧、畏惧就够了。司马牛觉得很惶惑,这么简单啊,做到不忧不惧就能是君子了吗?老师很严肃地反问了他一句话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自己反省自己,叩问心灵,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百姓儿女,那么他的心何来的忧,何来的惧。一个人叩问内心可以做到不忧不惧,你以为是简单的标准吗?能做到这一点他还不是君子吗?其实这句话要年龄很大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所谓君子坦荡荡,这样一句话从小就知道,但小时候不会懂得那种意思,什么叫做坦荡?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不进入,而是万事进入之后皆能化解。画面字:什么叫做坦荡,就是万事进入心中皆能化解。一个人毕竟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但做完了以后,叩问内心做到不忧不惧,这在一个这么多变化,这么多忧惶,而且有这么多价值判断的当下,这个标准当真不简单。所以读经典挺有意思的,在一开始觉得真的很简单,不难,读来读去,懂了郑板桥那句话,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会觉得最朴素的道理里面有着它最恒久的含义,其实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现在我要是跟朋友们聊天,说谁能敢拍着胸脯现在就说我是健康的,这个标准高吗?要说起来这是最朴素的标准,我们逢年过节大家互致平安,桌上祝酒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祝健康,因为他太朴素了,但是绝大多数人真正问问自己从心理到身体觉得也不能说自己就叫有病,但是不是头晕一下就是颈椎疼一下,要不就是腰酸一下,腿发皱,总而言之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这种状态就叫做亚健康,也就是说我们不见得就是病人,但是我们也不敢就说健康就是我的身上。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标准在今天往往也显得很奢侈,其实感悟到这一点以后,我是真地从内心越发敬仰圣贤,就是因为他们不用一些华采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一定要膜拜,要远离,他们不因为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服而觉得不可企及,他们是以自己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道在人心,道不远人。你总归是能凭着生命的成长去接近的。《论语》里面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但是“仁”解释起来有多简单,做起来又多艰难啊,真是知易行难啊。我小的时候读的时候不明白,学生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对别人好就够了,“仁”不需要那么高的名分,不需要社会的地位,甚至不需要他手中有太多的钱财,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如此简单,这后来被孟子推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这也是孔子说他一生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的、少的、朋友都对这个人对一份依托,有一份依赖就够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人心了。其实这段话我也读到很早,大概十来岁时就读到了,从注释上来讲也不困难,好象也明白了。画外音:于丹教授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认为读懂的一句话,在经过了几十年后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大型节目叫《感动中国》每年都会评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于丹教授是这个节目的评委之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于丹教授更深刻理解了儒家的“仁”字呢?。2006年末,这一年的推选材料到了我们的手里,我看到这里面有一位人物,她普普通通,一生平凡,是一个农村的阿姨,她从嫁到这个村子开始就义务去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她家并不宽裕,她就跟人家讲,反正我吃窝头,你也跟着吃窝头;我家喝稀饭,你也跟着喝稀饭。但是我不会让你断顿,我每天都会来给你做。这样她日复一日,在这些老人家奔走,那么这些老人中还有孤寡老两口无儿无女,她伺候了他们七领先年以后,有一天老太太从炕席底下拿出一小包安眠药,她说这是我们老两口一直在留着到最终有一天实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给自己用的,八年了,我们看你的心还没有变,现在这包药我可以交出来了。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做,她自己的四个儿女就这样在身边长大,所以她的孩子们一直认为村里这些爷爷奶奶都是自己家人。所以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孩子从很小时候就跑去给这些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一直这样做,这个时间过去三四十年,那么现在这样一个阿姨自己不过60多岁,但是她赡养过和送走的老人,这些年头相加超过超过了160年。我在感动中国的材料里面看到了这个人,当时我们给她写推荐词,推荐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富人做这等事就叫做慈善,但穷人做这等事就是圣贤。其实什么是大仁者,什么是真正的圣贤。我看见她的故事时候我觉得,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许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她一生没有走出过她的村庄,但是她就是一个活着的圣贤。所以感动中国给每一个候选人后来会有一座丰碑,掀开是她上面的铭文,每个人都是四个字,我还记得在她之前是霍英东先生,接下来就是这个农村妇女,她的那个幕布揭下去碑上有四个大字叫做“温暖世道”。其实她是用自己的人心和自己的言行温暖了我们这个有些苍凉的世道,可以说我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很多时候就是在身边的小事,评一个节目,读一篇文章,见到一个市井现象,一下就会翻上心来,就会有那么一句朴素的铭文在你的心里跳出来再一次被印证。画外音:一个看似简单的“仁”字,于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不断地加深着感悟,而代表道家核心思想的《庄子》是何时进入于丹的生活的?又对于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儒与道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源头,于丹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道家的思想呢?那么再来说道,道也很有意思,我最早读到道家的文章,大概也是十几岁,读《庄子》的时候非常喜欢那里的才气。那个时候是把它当美文来读的,根本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理念、一个体系、一种思想,那时候觉得庄子多骄傲啊,“庄生梦蝶,是耶?非耶?”,他可以说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认为他自己这一把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汪洋恣肆,天下人无法解得,他怀着这样一己骄傲象一个天上的神仙。那个时候读的时候完全作为一种欣赏,那个时候一直在想,所谓乘物以游心,到底我们心游万仞,可以游历到多远,人怎么样才能触达那个境界?最早读《庄子》的时候可以说一面是一种向往,但另一面是非常的迷惑,因为读《庄子》大家可能也有这个感觉,它不如《庄子》那么朴素,它里面充满了寓言、卮言,这里面太多的哲学的依托,所以不是一下能读得透的,所以那个时候就老在想上大学的时候一直在想所谓“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之多难啊!什么时候我才能知道呢?在这里面也一直都在问,就在这个时候上北师大,在中文系,我们有幸见到启动先生,那个时候还在教书。我记得我十六七岁的时候见到这种泰斗级的人物心存敬仰啊,然后就老想去请教很多的事,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启先生是大书法家,所以我们就去找他请教写字,我记得,我就傻乎乎去问说启先生你看,我们小的时候在家也练字,少年宫也练字,少年宫的老师告诉我们说拿笔,你要把这个笔捏好,然后小指顶着这个笔杆,尤其是虎口的地方要像一个凤眼,这样的话写出来字运腕才会好,你先从手势上,一定要做得端端正正,我就记得我问启先生说,你看我这个凤眼法规矩吗?我现在还记得启先生跟我说的第一句话,那有点“夫子哂之”的意思,老先生呵呵一笑,说你那是凤眼法啊,我看叫鸡爪法还差不多,我就懵了,我说不对吗?然后老师说会骑自行车吗?你看看,如果两手死死地捏着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然后老师就说,其实做一件事你要先忘掉,所以启先生说,你没看野史笔记上老写说王献之在那儿写字,王羲之从后头过“啪”一抽笔杆没抽掉,死死地攥在那儿,他说这是教他儿子练字呢?还是习武呢?要是花那么大劲儿攥着笔杆子的话,那字写得好吗?他说你把这些全忘掉吧,要写字所谓得于心而应于手,你跟笔杆子较劲干嘛?就象你骑车你非跟车把较劲,这些话我真是感到幸运啊,是因为我在那么早的时候不仅从经典上在我心里画上了问号,更重要的是我身边有大师,用他们的行为诠释了这些。所以其实有的时候读经典读圣贤也在读身边人。画外音:于丹教授认为圣贤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读经典不应该只是从书本上读,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来感悟,那么于丹教授是从何时开始真正感悟到《庄子》里所包含的真谛呢?其实对《庄子》更深一层的解读,我想是在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赶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就是我们所有的学生要带着户口下放一段时间。那不是一个简单的下放锻炼,而是真正带着户口,一带户口反倒心就慌了,而且从六岁上学,上到二十三四岁觉得十七八年一直都在学,老想着这个门槛一迈出去,自己空负少年壮志,觉得要有所作为了。结果一下,下到农村了,到农村的时候一切都不适应,在场院上那种毡子的小房,土坯的没有门,门是马口铁的咣当咣当响,然后满村子都是狗跑来跑去的,而且自己看不见书,干的全是一些体力活,这样的日子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年两年,而且你不是指日而待,知道自己归期的,就会一直先这样干下去,看看什么时候才能回得去,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我特别珍惜生命中曾经有这样一段日子,因为这段日子能够让我把在学院里面学到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