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初步读懂诗歌(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纲要求E级(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二、答题步骤(一)读不懂三、存在的问题(二)说不清(三)答不全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为什么读不懂诗歌?)跳跃性2、语序的错乱1、语言的省略3、时空的跳跃善于捕捉诗歌直观信息,快速理解诗歌大致内容。五、学习目标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读不懂”的问题。六、方法介绍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有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观书有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法一借助题目(一)看标题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诗歌内容。2、交代写作缘由。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4、交代诗歌类型。5、暗示写作手法。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牛刀小试思乡《咏素蝶诗》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鹊桥仙七夕》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征人怨》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作者虽然被贬惠州,他不但不以谪为患,反而对谪居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家的归属感。抒发想在惠州安家终老的情感。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联系作者方法二(苏轼)(二)看作者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知人1、思想性格2、生活经历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3、风格流派4、创作背景和目的望洞庭湖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牛刀小试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朗的心境。诗豪温馨提示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陶渊明•杜甫•李白•辛弃疾、陆游、文天祥•苏轼•李清照(弃官归田,诗风恬淡)(忧国忧民,诗风沉郁)(傲岸不羁,诗风潇洒)(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仕途坎坷,但受儒、道思想影响,诗风豪放旷达)(以南渡为界,前期诗风清新婉丽。后期诗风沉郁悲痛)点绛唇(贺铸)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消凝处。薄雾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注1、霜绡:素绢,这里指手帕。2、麝煤:熏炉中所燃的香料。3、桡:船桨。4、苹花:一种植物,古代风俗:姑娘们在春日佳节出游郊野水滨,采集苹花赠送给自己的情人。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爱情词,写一对情侣乍别时的悲伤与思念。上片以女方的角度写她与情人离别时的伤心欲绝。下片以男方的角度写他与情人分别后的不舍与思念。方法三联系注释(三)看注释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清平乐(刘弇)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注:本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妻之逝而作,为悼亡词。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本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对爱妻的深挚悼念之情。词先写东风依旧,柳色如初,而今却物是人非。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沉痛悲哀之情。牛刀小试汴河曲唐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方法四抓情眼(四)抓情眼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牛刀小试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方法五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两句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关注尾联(五)抓尾句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牛刀小试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解读】全诗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清明节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易逝和为官不快地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意欲归隐的愿望。七、方法小结看一看抓一抓(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抓情眼。(五)抓尾句。八、学以致用我来练一练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③。注释: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③言:指期约.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综合练习一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综合练习二注:本词是作者被贬官为民,闲居带湖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时所作。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收复失地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虽英雄失意、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望收复失地的宏大襟怀。综合练习三点绛唇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本词作于作者被诬弹劾,罢黜还乡,闲居山阴时。问:本诗首诗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放浪山水的闲情逸致,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洒脱中寄予抑郁之情。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维怜君,况复。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称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不得意柳条春①点题:“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l分)“柳条春”暗含送别之意,点题中的“送归”。(l分)②情感内涵丰富:“怜”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l分)“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2分)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2分)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苍茫迷蒙萧瑟孤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