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等应用数学》说课稿史丽君2011年10月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三、教学材料四、教学组织形式五、考核方案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经济系、管理系、技术系大一学生学时:60课时先修课程:初等数学后续课程:各专业相关课程课程组成员:史丽君朱晓缨洪春辉等二、课程设计1、课程地位与性质2、课程目标设计3、课程教学活动设计1、课程地位与性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成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工具。高职院校各专业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微积分的基础理论及运算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或拓宽数学知识奠定必备的数学基础;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能力目标:1)培养计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2)提高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知识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理解极限和无穷小量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和两个重要极限,理解函数的连续性;2、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各种求导;法则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微分公式;3、掌握罗必塔法则;掌握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掌握函数极值、最值及其求法和实际应用;4、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5、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理解变上限函数的导数;掌握定积分的应用方法。3、课程教学活动设计1)课程内容模块及对应学时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3)教学过程4)教学手段5)教学进度模块名称学时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14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4第三章导数的应用8第四章不定积分8第五章定积分10期末总结及复习6合计601)课程内容模块及对应学时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重点:通过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定积分的概念及应用等,培养学生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办法:用实例为背景引入极限、导数、定积分等概念,让学生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将它用于分析处理实际问题,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课程难点:数学理论知识及数学概念的应用解决办法:在讲解有关理论时做到以实例引入,以问题驱动,淡化纯粹数学理论的推导和演绎,借助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巩固数学理论阶段,选取有专业背景的实例进行有效训练,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意识;对于复杂繁琐的运算,不过于强调计算技巧,而是介绍数学软件解决。3)教学过程问题提出----方法及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归纳总结问题提出--思维从疑问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概念介绍、例题的讲解---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在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符合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加深理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当堂纠正;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晰的留下思维的痕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的参与意识。由于高职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明显(生源的多元性),高数教研室以重能力、重应用为目标,编写高等数学习题册,辅助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生源进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学,有所做,有所得”。整个教学过程,任课教师交叉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4)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目前---板书为主,讲练结合;趋势---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网络共享:依托院系网站,实现教学大纲、教案、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共享,全方位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程。5)教学进度每位任课教师按照教研室统一制定的标准教学进程表组织教学内容,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检查和信息反馈,抓好备课--讲课--课外作业--课外答疑等教学环节,把好教学质量关。三、教学材料1.书名:《高等应用数学》主编:上海高校《高等应用数学》编写组2007年第二版2.书名:《微积分学习辅导》主编:赵澌泓李树冬车荣强2004年出版3.书名:《高等数学》主编: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2002年第五版4.书名:《微积分(经济类)》主编:吴赣昌2006年第1版四、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班级授课、课上练习讨论、个人完成课后作业为主。五、考核方案(1)考核形式、内容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考核(40%)和终结性考核(60%)。过程性考核:1)课堂到课,讨论发言情况(10%)2)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情况(20%)3)个人作业完成情况(20%)4)期中大作业完成情况(50%)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考教分离)(2)过程性考核评价标准:①出勤及学习态度:根据点名情况确定出勤,期考考试前根据总出勤情况给出分数。②根据学习的努力程度确定态度分数。③课后的作业:根据具体质量确定分数。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