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防控培训郑州陇海医院检验科杨小蕊2014-10-27埃博拉病毒简介埃博拉(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埃博拉病毒简介“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埃博拉病毒历史“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1995年1月起在扎伊尔及1996年2月起在加蓬暴发流行:在扎伊尔发病316例,死245例,病死率78%;在加蓬发病46例,死31例,病死率67.4%。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这一病毒,其中793人丧生。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非洲绿候肾细胞)和Hela(海拉)等细胞敏感埃博拉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途径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传人导致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健康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途径敏感动物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易感动物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法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法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西班牙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法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埃博拉病毒的防护级别!!!!埃博拉病毒,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临床表现感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⑴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检查⑵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检查病理特点。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实验室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对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血液等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具体检测方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关活动严格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在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开展。病毒培养在BSL-4(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4(动物四级安全)实验室、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埃博拉病毒的防范和控制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埃博拉病毒的治疗现今唯一对抗方法为注射NPC1阻碍剂,埃博拉病毒需透过NPC1进入细胞核进行自身复制,NPC1蛋白于细胞间进行运输胆固醇,即使阻碍剂会阻挡胆固醇的运输路线造成尼曼匹克症但那是可以容忍的。绝大多数的爆发都是短暂的时间。NPC1阻碍剂也能对抗马堡病毒。对埃博拉病人如何治疗?严重病人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从而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部分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康复。为控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疑似或确诊病人应当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由采取严格感染防护措施的医务人员对其诊疗。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埃博拉病毒的防范诊治埃博拉病例的医务人员比其他人群面临的感染风险更高。(1)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例应该与其他病例分开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例应单独隔离。若缺乏隔离房间,应安排指定区域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例,与其他病人分开。在这些区域中,疑似或确诊病例也要分开隔离。同时要限制这些区域的人员出入,救治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设备应是该区域专用的,在此区域内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也应是专门的人员。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埃博拉病毒的防范(2)埃博拉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救治地点最好禁止探访者。若必须探访,只能让对患者健康和照顾所必须的人进入,如患儿家长。(3)救治病例时需保护性设备除了标准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感染控制措施以避免暴露于染毒的血液、体液或被污染的环境及物品,如病人的衣物或使用过的针头。所有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应严格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这些防护用品至少包括:手套、防渗漏的防护服、鞋套、口罩和眼罩(护目镜或面罩)等。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埃博拉病毒的防范(4)手卫生非常重要,以下情况应当实施手卫生:在穿戴个人防护服进入隔离房间前在对病人进行任何清洁或无菌性操作前在任何有风险的暴露后,或已实际暴露于病人血液或体液之后接触病人周围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表面、物体或设备在脱掉个人防护服,离开隔离区域前。若在脱掉个人防护服后忽略了手卫生的步骤,会降低或影响之前穿戴防护服所起的防护作用。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埃博拉病毒的防范(5)在医疗机构中还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他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安全的注射和采血程序,包括锐器安全管理、常规和严格的环境清洁、设备和物体表面消毒以及脏的床单和废弃物的管理等。另外,采集疑似或确诊病例标本、处理尸体或尸检后残骸以及进行殡葬时均要确保全过程的安全。任何医务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在涉及上述疑似或确诊病例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需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WHO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埃博拉病毒很可怕,但只要我们大家积极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埃博拉病毒是可以被控制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