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伦理道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主讲人:林志雄博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讲2011年11月古圣先贤如是说孟子曰:人之所以异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荀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牡牝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康德: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爱因斯坦:“人的最有价值的努力是为我们行为的道德化而奋斗。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都取决于道德。惟有我们行为的道德化才能赋予生命以美好和尊严。”引言说到道德,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陌生。但若要大家回答:什么是道德?我为什么要有道德?我该如何做到有道德?恐怕很多同学仍旧哑口无言。原因就在于,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方式,向学生提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之类的规范和指令,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道德灌输教育对于理性思考能力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培养完善的道德观念,则需要对关于道德的问题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本讲围绕“什么是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我该如何做到有道德?”三个问题,引导同学们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将道德品格修养真正内化为一个自觉的需要和行为。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非道德和超道德道德:“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德”本义为得。《说文》解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字形上看,从“直”从“心”:心得正直。于是,“德”便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一个人的心怎样才能得到正直的品德呢?答案只有长期按照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行事。可见,“道德”一词的词源涵义是指“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因此,道德始终是与“是非对错”、“应该”等词语相关联的。从标准的定义而言,道德是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的对于社会具有利害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所谓道德,说到底,就是关于有利或有害社会与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之应该如何的规范,简言之,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非道德指没有任何道德观念,或是对好坏对错满不在乎,简而言之,就是毫无是非观念。非道德现象主要出现在尚未接受道德观念教育的婴儿,以及拥有非道德人格的极少数人身上。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病态和社会病态的非道德人格的定义,认为这种人的特点是“情绪不稳定,缺乏健全的判断力,反常的冲动性(常常犯罪的)行为,没有能力从经验中学习,非道德的不合群情感,以及其他严重的人格缺陷。”这类人的最大特征是极端的不负责任。他可能懂得有哪些道德规则,至少能鹦鹉学舌般地复述出来,但这些道德规则对他而言却毫无意义。对于非道德人格一类人,良心、内疚或悔恨都毫无意义,当做出了伤天害理的行为后,却表现得毫无不安或羞耻感。超道德指完全超越于道德领域之外的事物,比如汽车、枪炮等无生命物体本身,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另外,许多研究领域(例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本身也是超道德的。但超道德的事物会因人的介入而产生道德问题。比如,原子物理研究本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然而,当物理学家从事原子物理研究,目的是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时,道德问题就随之产生了。(以爱因斯坦为例)超道德小结总之,不道德的人是通过做错事、做坏事而故意违犯人类道德标准的人;非道德的人可能由于没有任何道德观念而违犯道德标准;超道德的事物则无所谓善恶,也谈不上行善作恶,其原因仅仅在于这些事物不属于道德的范畴。二、道德的种类(四类)(1)宗教道德宗教道德涉及人和超自然存在物的关系,或者因为宗教信仰而衍生出来的道德观念、规则等。以基督教为例,根据犹太人和基督教的传说,十诫的前三诫便属于宗教道德。这三种诫律处理人与上帝(神)的关系,而不是一般的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其本身也是因信仰而生的道德观念规则。(一)从道德适用对象看:分为四类附:十诫1.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2.不可亵渎上帝之名。3.谨守圣安息日。4.孝敬父母。5.不可杀人。6.不可奸淫。7.不可偷盗。8.不可作伪证陷害别人。9.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10.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道德与自然问题指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近年来,西方传统也开始认识到以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的重要性。有些人认为自然界只是对人类的善大有价值,但另外许多人却已开始把自然界本身视为善,认为值得进行道德考虑。在道德与自然方面,即便是独居荒岛的鲁滨逊,人们也开始根据他对待周围自然物的行为,判定他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如:“暴殄天物”)(2)道德与自然(生态伦理)个体道德涉及个人与自身的关系,指的是个体道德准则,这种准则可能得到也可能没得到任何社会或宗教的认可。个体道德考虑到,可以在个体自身之内而不是在世界之外的某个超自然领域,发现“更高的道德”,只要该个体本人认为,从自己的良心看来,这种行为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这方面的道德还可以指关注个人对自身之义务(为了促进自身的幸福,发展自己的才能,忠实自己的信仰,等等)的道德领域。中国传统先秦儒家,即比较强调个体道德。(3)个体道德社会道德涉及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这或许是道德的最重要方面,因为它贯穿于所有其他方面,同时,比起其他方面的道德来,有更多的道德体系蕴含社会道德。当人们结为社会团体,开始彼此冲突的时候,在大多数伦理学家看来,最重要的人类道德问题就随之产生了。(4)社会道德我们每个人都相当熟悉习惯(或传统)道德,因为我们都出生于这种道德氛围之中,它是我们开始接触的第一批道德。存在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道德通常都是以习惯或传统为基础的,并且常常未经批判的分析或评价便被提交给社会成员,伴随着他们的整个童年和成年时代。许多习惯和传统对于缔造有道德的社会是十分有效和有益的。然而,为了使习惯和传统有效而持续地适用于社会成员,就必须予以批判的分析、检验和评价,由此产生了反思性道德。(二)从道德的来源看:分为两类(1)习惯(或传统)道德哲学家一般都对自己和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人的每一个信念、判断或观念,都应该认真地有批判地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具有可靠的基础。哲学家并不主张废除或丢弃习惯和传统,但极力主张人们要运用理性,对一切道德教训或规则之基础和实效性加以检验,不管它们多么合乎传统和惯例、得到多么广泛的认可。换言之,哲学要求人们反思自己的道德习惯和传统,决定是否应予保留或废除。(2)反思性道德借用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对于道德,或许相应的推论是:“未经省察的习惯或传统是不值得奉行的。”首先,从道德适用对象出发分出的四类道德对象来看,到底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呢?迄今的所有证据使我们不得不说,道德适用于人,并且仅仅适用于人,此外一切说法都属猜测之辞。动物和植物只要当成为人类的活动对象之时,才涉及道德问题,但动物和植物本身,则因为被认为没有任何道德观念或超乎道德领域之外,而应该被划入非道德的或超道德的范畴。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历史上,只有人才可能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因而也只有人才应被认为对自己的举动和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换句话说,当我们使用道德、伦理之类术语时,我们的表达仅仅关系到人。小结此外,从道德的来源出发的道德分类,我们了解的,一切习惯、传统、道德体系、规则和伦理学理论,都应该预先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批判的评价,然后才能继续予以认可或奉行。当然,我们不应该立刻丢弃它们,但也不应该不假思索地认同它们,除非对它们进行过认真仔细的、合乎逻辑的详尽审查。据此,我们不难领悟到,当面对复杂道德问题、道德争论乃至道德困境的时候,反思批判的精神该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课程,就是要鼓励和引导大家朝着培养反思批判精神的方向成长、进步!三、“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与“我为什么要有道德?”(四大理由)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意大利诗人)前面我们主要从“是什么”的角度介绍了与道德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接着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为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恐怕早已在一些爱思考的同学的脑海里浮现了,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换个提法是:“道德有没有明确的根据或基础?能找到理由说明人应该善良、做公正的事而不做坏人坏事吗?”对于在座各位每个个体人而言,问题恐怕是:“我为什么要有道德?”如前所述,宗教信仰会衍生出相应的宗教道德。如果一个人有宗教信仰,那么他就确实有了他本人的道德的基础,尽管从本质上讲,这一基础基本上属于心理的,而不是逻辑的。不过,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显然有必要从其他方面为自己的道德找到充分的理由。(1)宗教信仰之为道德的理由。一个正常人基于自觉的自身利益也可以证明,无论如何,行善一般比作恶好,创造一个好的世界和社会一般比创造坏的好。换句话说,从正常人的理性出发,如果人人都尽力做好事、做好人而避免和制止坏事,这就会符合每个人的自身利益。伦理利己主义是这一观点的代表,尽管这种基于自觉的自身利益的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但它仍旧是令人信服的。(2)自觉的自身利益之为道德的理由。(3)传统和法律之为道德的理由有伦理学家提出,由于经过很长时期而确立的传统和法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这些传统和法律激励人们要有道德、不能不道德,所以,人们遵循道德也就具有充足理由了。冯友兰先生研究幸福的实现规律,得出结认为,一个人的人生要想获得成功,须有三要素:第一、“才”。“才”即“天资”、“天赋”,创造性潜能。“才”既有质的差异,人人有才而类型不同;“才”还有量的差异,人人有才而高下有别。第二、“力”。“力”即努力。“力”是“才”由潜在的创造性变成实在的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天才不是勤奋给的,勤奋却能够实现天才,从而使天才、天资转变为杰出的才能。例如“伤仲永”。第三、“命”。“命”即“机遇”。成功离不开机遇。例如“冯唐易老”。有利于成功的机遇,叫做“顺境”,反之,叫做“逆境”。身处逆境,并不意味着“命”完全不好;逆境只意味着某时、某刻,机遇不在。但若善于转换目标和更加努力,亦有可能实现“命”转逆为顺,能够“逆境成才”,因祸得福!(4)实现幸福的理由在冯先生的成功三要素说基础上,王海明先生补充了第四要素,即“德”。王先生认为,美德(有道德)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最根本的必要条件。抛开其他条件,单就“德”与“福”的关系来说,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有“德”必有“福”,但是有“德”者未必有“福”;缺“德”必有“祸”,但是缺“德”者未必有“祸”。原因就在于有德者必有福,因为有德者的“才”、“力”、“命”的条件可能是不好的;缺德者未必有祸,因为他的“才”、“力”、“命”的条件可能很好。小结可见,缺德者的一生幸福并非是他的缺德的结果,而是他的非品德条件的结果;反之,有德者的一生不幸也不是他的德行的结果,而是他的非品德条件的结果。如果只有品德不同而其他条件完全一样,那么,谁缺德便一定一生不幸,谁有德便一定一生幸福。一言以蔽之,美德是获得幸福的最根本的必要条件。实现幸福是有道德的一大理由。四、我该如何做到有道德?——从塑造健全的人格做起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诗人北岛(一)培养健全人格、尊重他人尊严“人格”是个外来词,产生于几百年前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英文为“Personality”.用通俗的意思来说,就是“个人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人格的高下,是依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可称之为“独立人格”;反之,如果一个人是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则是不健全的,可称之为“依附人格”。我们国家由于长期处于专制皇权统治之下,造成了对个人的人格的严重扭曲和压制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