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远古——先秦崔梦梓第一讲远古、夏、商音乐一、音乐的起源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的音乐,是以何种形态起源于何时呢?劳动发展了人类的双手,肌体,喉部器官,语言,大脑…劳动也创造,发展了音乐艺术。远古的人们在氏族公社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而发出有节奏和高音的呼声,这是古人最早的音乐。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①异性求爱说②情感表达说③摹仿自然说④游戏起源说⑤巫术起源说⑥劳动起源说⑦多元说二、远古音乐的内容形式与艺术特点1、远古音乐的内容:远古音乐主要是反映人与自然界的斗争和氏族之间的斗争,以及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等。2、远古音乐的形式:是以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在古代被称为“乐舞”。3、远古音乐的特点:原始音乐,节奏是基本因素,这是有远古社会生活的集体性决定的。远古音乐尚无相当的音阶调式来组织曲折的旋律,只有侧重节奏表现。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伊耆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天氏、阴康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篇》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吕氏春秋.古乐》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也,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三、乐器的音乐特性与音阶的确立半坡考古出现的一音孔陶埙发出的两音,是已知距今6700年左右的最早的小三度音程。妇好墓出土的五音陶埙,显示至少在晚商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并有11个音构成的半音关系。原始乐器打击乐最主要的是石磐、鼓吹管乐骨笛,由鸟骨制成,上有八个音孔,竖吹舞蹈纹彩陶盆石磬骨笛第二讲西周、春秋、战国音乐(一)一、西周的礼乐制度和宫廷教育1、关于乐队和舞队的等级规定——音乐中的等级化:八佾、六佾、四佾2、周代与音乐有关的重要礼仪3、音乐机构和音乐教育——大司乐4、三代乐舞、六代乐舞三代乐舞黄帝部落的乐舞叫《云门》,歌颂唐尧的乐舞叫作《咸池》,歌颂舜的乐舞叫作《箫韶》。(1)《云门》或《云门大卷》——黄帝时乐舞。黄帝时云为图腾,祭拜天神时的乐舞。(2)《咸池》或《大咸》——尧帝时乐舞。拜地神的乐舞,祈求获得五谷丰收。(3)《韶乐》或《大韶》《箫韶》——舜帝时宗教乐舞。编管乐器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有多次变奏,所谓“九成”。祭四望(4)《大夏》或《夏籥》——夏朝时乐舞。赞颂大禹治水的功绩,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籥”,即后世排箫,夏籥九成,乐曲也有多次变化。祭山川(5)《大濩》——商代时的乐舞。歌颂商汤灭夏的功绩。祭先妣大武—————周武王———祭先祖六代之乐——祭祀天地,山川‘祖先颂乐——天子祭祖,大射,视学雅乐(大雅,小雅)——诸侯大射,燕礼及士大夫乡饮酒礼房中乐——君主起居四夷之乐——少数民族《诗经》与《楚辞》《诗》《诗》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西汉初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据记载,《诗》共收编了诗311篇,其中有6篇“笙诗”有“声”无“词”,编排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共有诗160篇,全部属于地方曲调;“雅”有“大雅”、“小雅”,共有诗105篇,属于朝廷的“正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有诗40篇,属于伴舞的祭歌。作曲技巧方面:《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也显露出很高的水平。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曾总结、归纳出在“国风”和“小雅”中存有十种不同的歌曲形式,比较重要的有:①同一曲调多次反复的歌曲。如《周南•桃夭》②带有副歌形式的歌曲。如《豳风•东山》③还有被我们后世称之为“号子”、“夯歌”一类的劳动歌曲和“山歌”一类的抒情民歌。这些民歌在演唱时采用了有“歌”有“和”的形式(“歌”即领唱,“和”即帮腔)。“十五国风”中影响较大的是“郑风”。“十五国风”在演唱时,大都是无乐器伴奏的“徒歌”。但也有用“缶”、“埙”、“篪”等乐器来伴奏的。当这些民歌在后来进入宫廷演唱时,其伴奏乐器便日益丰富起来。有时用竽、瑟、悬鼓等乐器组成小型乐队伴奏演唱。用在君主起居时的,称之为“房中乐”,用编种、编磬等大型乐器伴奏演唱并用于宫廷宴会的,称之为“钟鼓之乐”或“燕乐”。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受到冲击,民俗音乐得到发展。俗乐先在郑,卫发展。北方的叫”郑卫之音“南方的叫“楚声”楚声《楚声》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九歌》是“楚声”的一部代表作,其歌词被保存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和属于他的流派作家们的诗歌集——《楚辞》之中。《九歌》这部作品原是一套民间歌舞,传说是夏王“启”从“天帝”那取来的,这当然是神话,但也能说明它是一种古老的乐歌。这一古老的乐歌采用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基础上,为宫廷举行大规模的祀典而创作,并取古代乐歌为名,这部作品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大都是恋歌。不仅有歌有舞,其中还有故事叙述,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大型歌舞曲。它共有11首,其标题如下:①《东皇太一》;②《云中君》;③《湘君》;④《湘夫人》;⑤《大司命》;⑥《少司命》;⑦《东君》;⑧《河伯》;⑨山鬼》;⑩国殇》;⑾《礼魂》。第三讲西周、春秋、战国音乐(二)一、“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鼓(革)2磬(石)3竽(匏)4陶埙(土)5钟,铙(金)6篪(竹)7琴(丝)8柷(木)9钟和曾侯乙墓编钟编钟夏商时期是我国音乐逐步定型和开始发展时期。鼓及各种编管乐器十分常见。如殷代编钟。殷代的编钟,编磐大都以三枚一组,有不同的三音列组合而成。殷代编钟排箫陶埙陶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吹管乐器。河南辉县和安阳出土的晚商时期的陶塤,体均呈圆锥形,有五个吹孔,其音都为A说明当时已有音程,音阶和绝对音高的概念,爲周秦乐理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埙(xùn)此塤为戏剧大师梅兰芳所藏,并与1953年贡献给国家。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名中国男子用古埙演奏的古曲《楚歌》令全世界的人认识了中国六千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古老乐器,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音乐专家和民间艺人的关注。如今近二十年过去了,作为这种古老乐器的出土地,埙已经成为了西安半坡的另一种标致。半坡出土的古塤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合奏的乐队。除了编钟,编磐外,还有排箫,建鼓琴,筝,瑟,悬鼓等乐器。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以一段圆径绝对均匀的发声管为基数——宫(1);然后,将此发声管均分成三段,舍弃其中的一段保留二段,这就是“三分损一”,余下来的三分之二长度的发声管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宫”的纯五度高音——徵(5);将徵管均分成三份,再加上一份,即徵管长度的三分之四,这就是“三分益一”,于是就产生了徵的纯四度低音——商(2);商管保留三分之二,“三分损一”,于是得出商的纯五度高音——羽(6);羽管“三分益一”,即羽管的三分之四的长度,就是角管,角管发出羽的纯四度低音——角(3)。先秦律学五音十二律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先秦音乐论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记年》、《尚书》、《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均有有关音乐的记录以及对音乐的评论和述说,墨子、荀子也曾对音乐有过专门的论述。音乐美学理论我国音乐美学有着悠久历史,是世界上音乐美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墨家学派提出了“非乐”、“兼爱”的理论,主张不要音乐;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其“道法自然”为出发点,提出了清淡、虚无主义的音乐美学观点——“大音希声”,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儒家学派对待音乐的态度比较积极,从孔子到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主张把音乐当作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乐记《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它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的成果,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乐记》的意义:《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在我国的音乐美学史上发展的历史中,不仅是第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而且还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