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育龙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二00九年二月城镇化战略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二、世界各国城镇化模式与发展规律三、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启示四、中国城镇化战略演变五、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六、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及其实现途径主要内容(一)不同学科对于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城市人口年代城市人口年代孟菲斯33100B.C长安80750乌尔6.52030B.C巴格达100775巴比伦20612B.C开封44.21102亚历山大30320B.C杭州43.21348长安40200B.C南京48.71358罗马45100君士坦丁堡701650君士坦丁堡30340北京1101800来源:T.Chandler:FourThousandYearsofUrbanGrowth:AnHistoricalCensus,P523-527.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二)城镇化概念在中国的变迁(三)学术界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之争(四)结论1.在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化本质是一致的2.概念内涵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一)欧美模式(二)拉美模式(三)苏联东欧模式(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模式二、世界城镇化主要发展模式总结(一)国情特点和发展环境是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二)城乡关系是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三)各种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四)各种城镇化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特征三、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启示(五)当代中国的城镇化既有与先行国家共性的问题,也存在一些独特的个性化问题。1、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问题将长期存在2、大量人口和富余劳动力约束——外在人口增长压力将长期存在3、特定发展阶段的约束4、体制机制的约束三、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启示全国外来人口区域分布图四、中国城镇化战略演变以规模决定城镇化战略的理论观点●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城市化发展(社会学家费孝通)●以大城市为重点,推动城市化发展(樊纲王小鲁)●以中等城市为重点,推动城市化发展(刘福垣)不以规模决定城镇化战略的理论观点●市场决定论●二元城市化论●多元、非均衡城市化论四、中国城镇化战略演变中央城镇化战略演变历程●1984年中央第一次提出发展小城镇●1998年中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2000年中央提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小城镇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乡共同进步,把城镇化提高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央提出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2005年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胡锦涛讲话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2006年十一五计划纲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07年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一)土地利用粗放现象普遍(二)城市建设贪大求快求新求洋不注重夯实城镇产业基础、人为地大搞“造城运动”,以及开发区设置过多过滥等问题,导致建设粗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三)城市间的结构趋同问题日趋严重横向联系薄弱,职能分工不明确。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不高、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健全、城市管理薄弱、环境差等问题,对农村转移人口吸纳能力不足,难以发挥各级区域中心的作用。小城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问题。五、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城乡和城镇之间发展不协调,城镇布局紊乱。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和城镇地域空间形式(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由于行政壁垒的分割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城市各行其是,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城市密集区内许多城市布局散乱,用地和空间无节制地扩展;城乡布局和建设相互干扰,交叉污染。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盲目进行开发建设,导致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五、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四)城乡空间布局关系紊乱(五)城镇化动力和调控机制尚未理顺“政府缺位”与“市场缺位”并存,对城镇化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不到位;许多体制、政策障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市场对城镇化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城镇发展方针,这些以规模控制为核心的城镇发展方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不同地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五、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集约、和谐、健康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二)以城乡统筹为主线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建立完善多元驱动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四)以人为本开展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的政策设计六、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及其实现途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