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认知与能力提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群体性事件:认知与能力提升主讲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部副主任陈文理博士2内容提要一、引言二、群体性事件:认知基础三、群体性事件:应对与能力提升3内容提要一、引言1、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与成本2、群体性事件的四大新特点3、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景41、引发关注的一组数据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表明,群体性事件由1994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增长5倍;参与集体行为事件的人数年均增长12%,由73万多人,增加到307万多人。5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群体性事件百起710290243240199参与人数万371199160133105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中央综治委、国务院应急办6广东每年群体性事件数量减半全省群体性事件起数从高峰期每年的4000多起下降至目前的每年1800起左右,特别是近三年来更是逐年下降。------广东省委政法委秘书长、省综治办主任陈少波7另外的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在北京律师协会发表演讲谈到:从1993年到2006年,群体性事件从8709起到了9万起,2007年、2008年、2009年都超过了9万起。8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访谈时透露,从2006年到2010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有人据此推算,2010年的群体性事件至少有18万起。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维权性事件约占全部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75%以上。9维稳成本中国政府将“维稳”作为核心目标。2011年“维稳费用”的预算为6244亿人民币,比上年增加了21.5%,且超出了中国2011年公开的军费预算6011亿元人民币。(公共安全费用,两个不同概念。大多数国家公共安全支出都超过军费开支。)10维权、维稳与社会成本广州某啤酒公司16名员工讨工资未果欲集体跳桥堵塞交通。经过3次谈判后,16人才自行下桥。受此影响,海珠桥瘫痪,周边道路受堵。11救援与处置清单●警车:6辆●水警快艇:4艘●消防云梯车:2辆●救护车:1辆●警察:50多名●水警:约15名●保安:20多名●城管执法人员:10多名●消防人员:10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10余名122、群体性事件四大新特点第一,企业的劳资矛盾呈紧张趋势,2007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0万件,比上年增长11.9%,2008年则为69万件,增长约40%,涉及劳动者接近100万人。各级法院在2008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28万余件,同比上升93.93%。有的地区此类案件更呈激增之势,如2009年1季度,广东、江苏、浙江增幅分别高达41.63%、50.32%和159.61%。13第二,“网络群体性事件”考验中国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力量的现实化(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呼应等)正让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网络群体性事件有的三高标志即:高网络点击率、高现实关注率、高社会影响力。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14周久耕天价手表案15笑容引发的麻烦16凌波微步练得真不错《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公路》的新闻显示来源为“县政府办”,讲的是该县县长李宁一、副县长唐晓兵带队,视察该县的通乡公路建设情况。所配的一张新闻照中,中间的县长李宁一穿着T恤,双手放背后交叉相握,眼睛向左前方看,左边的副县长唐晓兵半弯着身,左手抬起。有网友就此认为,新闻主体人物和背景环境显得很不协调,疑似使用了非自然照片,即领导被电脑软件PS“站”在公路上。有人调侃,“他们的凌波微步练得不错。”17网友恶搞图18高铁体的诞生2011年7月,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中,一句“反正我信了”,引发网友热议,成网络流行语。中国足球能进2014世界杯,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北京今天没堵车,这是一个奇迹,但它就是发生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19第三、单纯利益矛盾复杂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价值矛盾日益突出贵州瓮安事件:泄愤事件。对政府的不信任广东乌坎事件。汪洋:乌坎选举落实现有选举法和组织法并无创新。凤凰卫视记者:谢谢书记,我谈一下我不太成熟的看法。我个人觉得乌坎事件对于目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着一定的很积极的借鉴的作用。20贵州瓮安县一名初中女生溺水而亡,引发群体性暴力事件21乌坎事件:政治改革的模板?22第四、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因素23243、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中国进入全方位的加速转型期,但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与社会冲突:第一是关系的复杂性与分裂性;第二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的普遍的不公平感和挫折感。25①在经济关系上,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经济利益格局向多元的利益格局转变,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利益需求更为多样。②在政治关系上,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开始逐渐形成不同的政治阶层。③在价值关系上,各种文化类型和信仰都有其追随者和信奉者,社会信仰日趋多样化,价值的冲突更趋激烈。④在社会关系上,民族、国家和政党的社会认同感逐渐削弱,而地域的、宗族的、宗教的、知识和受教育程度的认同感则在加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亚社会组织。26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形象表述27炫富广告刺痛百姓政协委员呼吁治理28讨论题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仇富”、“仇官”等现象?29社会关注富裕阶层的三个问题什么人富了?为什么富?富了之后怎么做?30内容提要一、引言二、群体性事件:认知基础三、群体性事件:应对与能力提升31内容提要二、群体性事件:认知基础1、什么是突发与群体性事件?2、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表现形式、特点3、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发生学原理32(一)什么是突发与群体性事件?1、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对集体行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用语。群体性事件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官方较早的说法是公安部在2000年4月5日颁布的《公安机关处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规定》中使用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这一概念。33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称“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称“治安事件”;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称“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称“紧急治安事件”;90年代末—21世纪初期称“群体性治安事件。”34权威界定目前,权威的界定源自中共中央办公厅2004年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称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352、所谓突发性事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之规定,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362009年0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这一规定,首次把群体性与突发性事件通过规范性文件区分开来。373、群体性事件与突发事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点: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涉及的都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而不单纯是个人利益;事件发生之后都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都需要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不同点:内涵界定与类型都有很大差异,但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38(二)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表现形式与特点1、性质: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非敌对性质,但可能伴有犯罪、违法行为乃至国际势力的渗透,从而使得性质变得复杂。一般来说,当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可以分为因直接利益关系引发的维权抗争事件,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泄愤事件,针对无关者的社会骚乱事件和其他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如有组织犯罪、社会纠纷等)。不过,这种分类也有交叉之处,并非泾渭分明。392、形式:(1)特定与非特定群体性事件:特定群体如某厂工人、某村村民、社区居民等;非特定群体如临时聚集的大量非直接相关人员冲突等。(2)和平(合法)与暴力(非合法)群体性事件;(3)合法与非法群体性事件(违法犯罪与否);(4)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社会)群体性事件;(5)自发与有组织的群体性事件;(6)突发与演进型群体性事件;403、特点(1)群体性(公共性):5人以上的人群集合(信访条例等法规规定,5人以上的信访行为视为事件);(2)共同性:共同的行为指向,不一定有共同目的,有基本共同的话语和行为指向;(3)非程序性:程序上缺泛法定依据。(4)破坏性:影响秩序:财产秩序、社会秩序、管制秩序等。(5)复杂性,群体性事件一般多重矛盾交织,处置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41(三)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与发生学原理421、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1)内在根源: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也是所有冲突的实质所在。群体性事件中一般伴随着利益获取与损害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其中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人为的非体制性因素,典型的如贪污腐败,巧取豪夺。此外,非直接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则与社会普遍产生的不公平感(泄愤)与挫折感紧密相关。43(2)社会结构断裂和重组过程中大量社会不满群体的出现。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满群体,基本上是一些社会底层群体,他们主要是下岗失业的工人、失地的农民、农民工、退伍复员军人、底层知识分子、拆迁居民、离退休干部,媒体一般将这些人称为弱势群体。民众的社会不满主要表现在对官员腐败、贫富不均、司法不公、治安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特别是政府和官员的诚信缺失等方面。44退伍复员军人底层知识分子离退干部拆迁居民农民工失地农民失业工人主要的不满社群45(3)政府管理理念偏差、能力不足与腐败等导致的大量社会不满的存在。我们从信访“销号”可以清楚看到这个问题。河南省某县党政机关公开下文,要求下面的人到北京国家信访部门去行贿,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县到北京上访群众的信息销掉,不要让中央知道有多少人在北京来上访了。更可怕的是,他们这样做还非常有成效。有文件中称,2007年1—3月份,某县实际发生赴京上访25起65人,进入登记的只有1起;到省上访41起55人,进入登记的只有7起。46环境污染社会诚信缺失专制独裁信仰不自由治安恶化司法不公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社会不满47(4)群体心理因素借助于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得到迅速传播和扩张,容易引发社会共鸣和集体行动。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不满是一种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通过一定的载体传播而与相同社会处境者产生共鸣。目前,表达社会不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利用民间歌谣、顺口溜、政治笑话、小道消息等。特别是随着手机短信、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这种传播变得更为容易,影响也更大。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群体心理的特征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8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足/饭停,不行/也行;饭饱/酒醉,不对/也对。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家里/伙食/差,下乡/去检/查;要想/加个/餐,办个/训练/班。花大笔大笔的钱,流大把大把的汗,毁大片大片的田。喝白酒一斤两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玩女人七个八个不累,收礼金成千上万不退。工商吃摊子,税务吃厂子,交通吃车子,公安吃婊子,学校吃孩子,组织部门吃章子。492、发生学原理社会冲突模型:逻辑如下,冲突源——导致主体利益受损——主体挫折感产生(主体心理不满意感产生)——否定性言语产生(牢骚、怪话、气话)——否定性行为产生(对其他个体、群体或政府的反抗);中国一般模式:利益诉求渠道缺失--公共政策偏颇--利益受到侵害--缺乏救助、保障机制--危机处置不当--流言、误解--群体性事件。50目标-组织-行为模式51讨论题面对群体性事件,我们该软还是硬?如何把握?依据何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