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群体概念•一、群体的含义•1、定义: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人群集合体。•2、特征:•⑴成员在心理上都能相互意识到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存在,成员之间相互依存(一致的群体意识)•⑵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持续的互动关系)•⑶成员有共同关注的目标和利益(共同的行为能力)•3、功能•⑴组合功能•⑵分工协作功能•⑶教化和协调功能•⑷平台和手段功能•⑸满足个体需要功能:安全、地位、自尊、情感、权力、实现目标二、群体的类型•1、大群体与小群体•2、实属群体与参照群体•3、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4、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5、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正式确定、具有明确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任务目标的群体。•⑴特点:•目标明确性;组织结构严密性;权力强制性;工作高效性;步调一致性;人员替代性•⑵类型:•①命令型•②任务型•⑶结构•①有一个职能化系统,人们有可能实行专业分工;•②有一个有效的激励系统,引导成员自觉地作出贡献;•③有一个权力系统,导致集体成员去接受管理者的决定;•④有一个决策系统,为组织的发展指引方向。•非正式群体•⑴特点:形成的自发性;活动的自觉性;相互关系的自由性•⑵表现:有不成文的群体规范;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有有效的奖惩办法;有一条迅速传播信息的渠道;有牢固的感情纽带;有自卫性与排他性;有相对的不稳定性。•⑶类型:友谊型;利益型;兴趣爱好型三、群体的形成过程•斯蒂芬•P•罗宾斯•1、形成阶段•2、震荡阶段•3、规范化阶段•4、执行任务阶段•5、终止阶段四、群体结构•1、含义:是指一个群体的组成成分,即在一个群体中各成员所具有的各项个体特征的分布和组成情况。•2、划分•⑴依个体特征分为: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个性结构,职位结构,专业结构,经验结构•⑵依群体组成成分不同分为:同质结构和异质结构五、群体规范•1、含义: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2、类型•依规范的特征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依规范的对象分为:与群体绩效有关的规范;与群体形象有关的规范;与非正式群体社交约定有关的规范;与资源分配有关的规范•3、作用•维持作用;•认知标准化作用;•导向作用;•约束作用•4、产生原因•群体成员在共同工作生活中,由于对某些问题存在共识而发生类化过程从而导致规范的形成;•相互作用和交往过程中因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而形成•领导规定六、群体效应•1、从众(Conformity)•⑴含义:群体中的个体在遭受到群体压力作用时,在自己的知觉、意见和行为上与群体的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称为从众行为。•⑵产生原因:成员的安全需要以及依赖他人或群体力量才能满足的其他实际需要。•⑶影响因素:•①个体特征:•智力、情绪、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敏感性、态度与价值观、对他人依赖性•②群体特征:•群体作用、群体组成、群体气氛、群体凝聚力•③其他情境因素:•问题的性质、依赖度、外界对群体的支持度•2、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产生原因:•⑴个体希望从群体中得到尊重、赞许以及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⑵个体从群体中可以得到其他成员工作或心理情绪上的帮助。•⑶个体可以从群体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而不断作改进,以调整到最佳状态。•3、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抑制作用: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的现象。•产生原因:个体非良性的心理紧张对完成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决定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的因素:•⑴工作的复杂和难度•⑵个体对工作的熟练程度•⑶个体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成熟度•3、社会懒惰行为•⑴含义: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他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一种倾向。•⑵发生原因•个人对群体缺乏责任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公平思想;•职责不清•⑶解决办法•增加工作趣味性和意义性,提高成员参与度;•提高成员个人贡献的可鉴别性和意义性•教育成员不要容忍不努力行为•注重考核中的个人业绩评价•注意奖励中的个人针对性七、群体凝聚力(cohesiveness)•1、内涵: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是指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之中,为群体承担义务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2、影响因素•群体目标、群体目标的达成、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的兴趣爱好、群体规模、群体与外部的关系、群体在社会的地位与声望、群体内的信息沟通、群体的领导方式•3、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1)群体和组织目标一致,凝聚力高,生产效率高•(2)两者目标一致,凝聚力低,生产率高•(3)两者目标不一致,凝聚力高,生产率低•(4)成员不支持目标,凝聚力低,凝聚力对生产率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