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中医基础教研室利顺欣一、五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神脏”主要内容: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2五脏的生理特性;3五脏的生理联系。(一)心位置形态: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脊柱之前,形如倒垂未开的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地位:“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主要功能:主血脉★主藏神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理联系: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含义: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化生血液、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循行的作用。内容主血心行血▲心生血“奉心化赤”营气水谷精微血津液主脉: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血之府”生理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感觉▲病理心火(阳)脉(诸血者,皆属于心)主血脉主神志★病理心血虚:面色与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心慌;心火亢盛:面赤,舌红,舌尖起芒刺或碎烂疼痛,脉数,心胸中烦热;心脉瘀阻:面色灰暗,舌色青紫或见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刺痛。血液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血液充盈脉道通利(2)主神志(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含义:指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含义: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作用:主宰人体生理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心理活动“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生理精神、意识、思维、睡眠▲病理: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昏迷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临床意义: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清心泻火、涤痰开窍等治疗精神情志性疾病;治神志异常药多归心。▲•神能驭气,以调控和主宰脏腑的功能。心神气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血肉之心•心神明之心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血脉与主神志的关系心主血脉功能受心神的主宰藏驭2.心的生理特性(1)阳脏:心居膈上阳位,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通应。人身之“日”“心为火脏,烛照万物”主通明:血运在通畅;藏神在明灵。(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血证论》)3.心的生理联系(1)心合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含义: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主身之血脉”原因:结构上:全身的脉与心直接相连;在体合脉功能上:脉要发挥血府作用赖心气推动生理: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病理:脉弱无力,细涩结代等。(《素问·痿论》)含义:心的光彩表现在面。原因:心主血脉,头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其华在面血气皆上注于面。生理:心气充沛,血脉充盈:面色红润有光泽。病理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色淡白无华;心火亢盛:面色红赤;心脉瘀阻:面色青紫。《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孔窍。”《素问·五脏生成》:“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3)在窍为舌(开窍于舌)含义: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原因:1)心经的别络“系舌本”2)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又极其丰富。故舌的色泽可反映气血的运行和心主血脉的功能。3)舌的功能,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有赖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生理: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语言流利,味觉灵敏。“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病理:(《灵枢·脉度》)(《灵枢·脉度》)病理心血不足:舌体淡白;心阴不足:舌质红绛瘦瘪;心阳不足:舌质淡胖;心火上炎:舌质红绛或舌尖独赤或舌体生疮;心血瘀阻:舌紫暗或有瘀斑;心神异常: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舌质色泽主血脉从舌的三个方面味觉功能正常与否语言表达主神志观察心的(4)在志为喜含义: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的“喜”有关;喜为心功能活动所化;为心功能活动体现之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生理:喜属对外界刺激的良性反应,有益于心的功能。“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病理1)过喜使心神受伤。“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喜伤心”2)心主神志功能过亢:使人喜笑不休;不及:使人易悲。“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举痛论》)(《灵枢·本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本病论》)(5)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心主汗液)含义: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汗为心的功能活动所化。汗的含义: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汗孔(玄府)排于体表的液体。“阳加于阴谓之汗”原因1)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血汗同源”2)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生理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有化源;心神清明,反应灵敏,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调节。病理:(体现)(《素问·阴阳别论》)病理汗出过多,耗伤心血:心悸、心慌;心气虚:自汗;心阴虚:盗汗;心阳暴脱:冷汗淋漓;心阴亡失:汗热而粘如油。汗出,一般有二:一是散热性出汗,二是精神性出汗。心藏神,故精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主血,汗由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说。(6)与夏气相通应原因:五行同属于火体现: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病理:心阳虚衰的心脏病人,“能夏不能冬”;阴虚阳盛的心脏病人,“能冬不能夏”。养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治疗:阳虚性心脏病人,“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