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王孝通《中国商业史》材料表明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是什么关系?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从下列古籍中感悟先秦中国古代商业的状况1.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2.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3.《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周朝:“工商食官”。——《诗经•氓》4.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战国策》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物物交换商朝善于经商周朝商业发展,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打破官府商业垄断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贝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秦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两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实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③征收重税、商人地位低下。“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表现城市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市场农村集市贸易发展金融出现邸店、柜坊、飞钱贸易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府采取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政策;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济永渠邗济通沟江南河渠608年605年605年610年涿郡长安洛阳余杭江都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新唐书·食货志四》:“宪宗以钱少,復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又称“便换”,不是纸币,不介于流通,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其优势:携带方便;防止被盗;不需交运输税钱;弥补铜钱的不足。影响:早期金融业出现。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北宋交子南宋会子4、宋元时期——空前繁荣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活跃。原因: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表现:区域经济出现;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城镇商业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业群体商帮(徽商和晋商)。5、明清时期:商业进一步繁荣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我国历史上的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潮商为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清朝中叶,晋商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并形成山西“北号(票号)南庄(钱庄)”两大晋商劲旅。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天下有“无徽不成商”说法。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族的第一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庸,金融资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红顶商人”胡雪岩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安徽绩溪湖里村人“红顶商人”胡雪岩创“胡庆余堂药店”。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徽商曾经一直是长三角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南宋崛起之后,直到清末它才开始走向没落。明清时期南京、扬州、杭州、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批徽商在活动。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或弃商从戎,直入杀敌战场。又如:徽商“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在经商中他们坚持“人宁贸诈,吾宁贸信”。徽商吴鹏翔信守儒家“明允笃诚”“取予有义”,一次发现购进的八百斛胡椒有毒,便付之一炬。还有在致富以后,他们都很重视兴学弘儒、延师课子,等等。(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方面分析徽商兴衰的客观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徽商哪些为人处世和经商理念值得今人效仿?(3)对于我们今天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其最有借鉴意义的价值观是什么?(1)兴起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商业中心和城市的发展。衰落原因: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后外商进入带来的巨大冲击。(2)理念: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重教兴学的治学精神。(3)价值观:坚守中国传统伦理原则和以诚为本的经营思想。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唐末、宋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商帮衰落自身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以晋商为例):其一、沦为封建政府的附庸,商业模式单一。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又因为清廷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一言以蔽之,明清山西商人始终靠结托封建朝廷,为其服务而兴盛。但当封建朝廷走向衰亡时,山西商人也必然祸及自身。其二、“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晋商资本流向土地,在明代已屡见不鲜。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者很是普遍。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此谓“大褥套”是指形同褥子的布套,也可搭在牲口背上供人骑坐。这句民谣反映了晋商外出经商致富后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传统观念。在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其商业资本是不利于向近代资本发展的。其三、墨守成规,思想保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加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成规,以致四次失去票号改革机会。其四、投资周期过长。20世纪初,晋商中一些有识之士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由于当时保矿运动的影响,其资本主要投入了煤矿业,而不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高的棉纺、面粉、卷烟等轻纺工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市”“坊”“城市”的含义)“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坊”——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城市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形成与发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北朝《木兰辞》从上述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反映什么历史现象?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形成与发展1、商业活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官府设官员进行严格管理。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市坊界限打破;旧时日中而市,现早市夜市相连)2、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卷二十1、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2、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市镇),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了解“草市”的特征及意义商业活动场所变化趋势:先在城市,后在农村发展;先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表现一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已经打破“坊”和“市”的界限,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表现二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功能和规模)表现三商品交换的总量和品种增加,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表现四纸币的出现。表现五海外贸易的繁荣。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各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概况1、西汉: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唐朝:市舶使,广州两宋:海外贸易税收元朝:泉州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郑和船队到达各国,郑和先会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郑和船队“至彼中,将货尽数取去,夷人携入彼国深处售之。或别贩旁国,归乃以夷货偿我。”——【明】《东西洋考》政策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1)定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3)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比较项时代目的原因内容影响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维护封建统治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经济政策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重农抑商开始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小农经济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保护小农经济以保证赋役的征派。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对商业进行压制前期对农业文明的进步有积极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闭关锁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巩固封建经济,维护封建统治体制自然经济;政府盲目自大;抵御西方侵略者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