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现实基础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武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既定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三大战略,着力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重点推进了“631”、“1151”等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全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服务业体系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夯实基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了一系列管长远、打基础的重大项目。全县累计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962个,是“十五”期间的2.5倍,完成投资167.2亿元,竣工项目75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37个,特别是桃花峪黄河大桥、焦郑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江河纸业20万吨纸、天津药业-2-30亿支水针剂、大指造纸工程高速宽幅纸机、天创风电控制系统、斯美特方便面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积蓄了能量、备足了后劲。预计“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5.5%,是2005年的2.2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5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亿元,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完成155亿元,年均增长37.3%;单位GDP能耗降低2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9.1∶58.5∶22.4调整至2010年的12∶69.7∶18.3。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为实现跨越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三化”协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预计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7%,年均增长23.9%,较“十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10家,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6%,年均增长26.1%,较“十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77家,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集聚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县产业集聚区首批晋升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产业集聚-3-区”、“全省示范产业集聚区”、“全省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詹店工贸区列入省级专业园区,陶封工业区建设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城东新区建设逐步展开,城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路网、管网、电力、通讯等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各项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投资28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龙泉湖公园,投资680万元高档次建设了人民广场,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东四环路,投资4500万元拓宽改造了朝阳二路;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17.2%,比“十五”末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0%,较“十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全面实施,优质粮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80%以上,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高收,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5.7万吨;农村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建设新农村示范村41个、特色专业村101个,走在了全市前列;实施了引黄补源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大型农业机械得到普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05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85%以上的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社23家,带动土地依法流转3.8万亩,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推进,农村经济更加繁荣。----“十一五”时期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坚持抑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4-成效。开展“空心村”、黏土砖瓦窑、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工程,整治面积1.18万亩,新增耕地1.12万亩;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发黄河滩面积8万亩,新增耕地3.7万亩,整理土地面积5.8万亩,新增耕地0.33万亩,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认真落实“上大压小”政策,关停绿宇化电3台共3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严格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黄河集团、瑞丰纸业、广源纸业共6.5万吨的造纸落后产能;大力开展环保“利剑”行动,关停全县境内的160余家小炼油、小皮毛、小制革;实施节能联动,突出工业节能,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技改和清洁生产项目,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的时期。五年来,整合组建了新的武陟县城投公司,全面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率先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统一、规范、阳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县累计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9家;完成科技项目169项,申报专利790项。大指造纸装备集成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全省首家造纸装备院士工作站,建立了博士后研发基地。资本运作有了新突破。引进了全市第一家村镇银行——江苏射阳村镇银行,组建了产业集聚区担保公司,引导企业构建信用担保联盟,成立了中小企业产权交易营业部,康利达、粤禽2家企业进入国家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挂牌后备企业行列。招商力度不断加大。成功举办了黄-5-河休闲旅游文化节、四大怀药发展高端论坛、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首届中国造纸装备发展论坛、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合作洽谈会等,并先后组团参加了中博会、广交会、高交会等经贸洽谈活动,选派511名年轻优秀干部、116名新提拔科级干部组成36个小分队外出谋职招商。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42.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4.3倍;累计利用外资7628万美元,年均增长20%;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年均增长52%。-----“十一五”时期是民生改善,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更多的时期。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66元,年均增长16.2%和13.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投资14308万元建成了武陟一中新校区,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焦作护理学校新校区,投资17398万元开工建设了武陟县就业培训中心。全面实施校安工程,对110所学校危房进行拆除改造。武陟一中连续五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均居焦作市同类高中之首,2010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403人,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提升。成功举办了汽车短道拉力赛、黄河休闲旅游文化节;建成乡镇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3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6个,累计放映电影达17640场次;二股弦、董永传说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高标准建设了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1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230个村级标准化卫生所,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6-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5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2%,城镇居民医疗参保率达到95%,基本实现全民参保,走在了全省前列。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建成7个乡镇计生服务站,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加强性别比治理和出生缺陷干预,人口素质明显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保障性住房全面实施。投资2580万元建成武陟县城东廉租住房小区,投资4516万元开工建设城东新区廉租住房二期、新安家园等保障性住房项目。深入开展“平安武陟”创建工作。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总体上看,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发展后劲强的良好势头,“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各项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加以重视和解决:一是经济总量小,抗风险能力差,发展压力较大;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少,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矛盾较多,民生保障任务繁重;四是政府职能和执行力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7-专栏1“十一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十一五”计划目标“十一五”完成2010年目标年均增长%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501618015.5第一产业(亿元)153.221.58.7第二产业(亿元)8717125.523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832112023.9第三产业(亿元)4817338人均生产总值(元)2152014.42465823.2三次产业结构10∶58∶3212∶69.7∶18.3粮食总产量(万吨)55.7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6.1205.6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41815537.3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250020314025.7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1440204850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2154826.2年末总人口数(万人)69.773人口自然增长率(‰)5.55.5城镇化水平(%)40640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47012.81467616.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20010.2706613.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20-4.421-4.6城镇登记失业率(%)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7.27.417.27.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03703.1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7707-8-第二节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我县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应对。一、面临形势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助外力、提升发展层次;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核心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大幅提高,为我县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与周边大中城市的产业对接和功能互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同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各地竞相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县发展压力明显加大。从自身发展看,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我县地处中原腹地,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我县准确把握县情,找准优势,明晰站位,主动融入,率先崛起。同时,我县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9-源环境约束强化,特别是经济发展中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制约更加突出,县域经济外向度低,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任务艰巨。综合判断,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