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与创作三、名作名篇二、艺术成就四、作品赏析柳永(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能诗文善度曲填词,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辟了倚声填词的新途径,有《乐章集》传世。1、发展了慢词。《乐府余论》:“(柳词)一时动听,散布四方,东坡、少游辈继起,慢词遂胜。”2、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3、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入词,雅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柳永大大开拓并丰富了词的题材和内容,他受民间乐曲及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并使之成熟,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是他对词的发展的一大贡献。•“词从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调起自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舞台榭,竞睹新声。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于是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使人传唱,一时动听,散布四方,其后少游山谷相继而作,慢调大盛。”(《能改斋漫录》)柳永对词的独特贡献前期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承袭“花间”余绪柳永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后期苏轼、周邦彦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羁旅漂泊、抒发感慨。秋色的萧瑟凄凉。词句洗练,气势磅礴,境界开阔。•起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以“对“字领起,写清秋暮雨,清澈如洗。“潇潇”、“洒”不仅状秋雨之动势,且描绘出秋雨之声。“洗”写秋雨之结果,无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的气氛,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景图。•虽然雨后的黄昏天高气清,悲愁却随之袭上心头。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出高远的景色和开阔博大的形象,具有盛唐博大高远的气象。以上写仰望,往下转写俯视。•霜风渐起,凄寒逼人,关河残照,悲凉萧瑟。秋风肃杀,再加秋风横扫关河,使人难忍,更况夕阳西沉,独立楼头,情何以堪。在对景物加倍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感,已隐然可见,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楼头所见,寄寓了词人意气销损,然而又羁旅他乡的心灵苦难。描绘出了苍茫景象和雄浑意境。此情此景我们似可以在李白的《忆秦娥》词中读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西风”变“霜风“更有明显的凄冷感。情景交融,惨淡悲感之情皆寓其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在感叹时光的消逝中,包含有对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认识。•“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红衰翠减”采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衣愁煞人”。加上“是处”,更显景象之凋落。放眼望去,曾经生机盎然的草木凋零了,所有美好的景物都日渐衰残。叹息花木万物凋残,更见一片萧飒,进一步渲染萧瑟的秋意,使悲凉的游子更加百感交集。•“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更传达出孤寂无奈、无处可以诉说衷肠的痛苦。•“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晚唐诗人高蟾《秋月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论语》里亦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唐诗人韩琼的《暮春浐水送别》:“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词人化用前人语句,可谓言外有意,思乡之情难以抑制,却苦于无人理解,无处诉说。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寓作者年华虚度、功名无就的痛苦。写流水无情,反托词人的痛苦心情。•江水本不能语,而柳永写其“无语”好像是它原本能语,只是现在承载太多,已无处可说,已不知从何说起,唯有默默东流。上片全是写景,且寄予着悲秋的感情。此词下片怀人。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忍”是因为在登临时想到自己年岁老大、落拓无成,心情悲伤;如果登临时,再望见远方的山水,勾引起对故乡的思念,归家的念头就会难以收拾,内心增添一份悲伤。那为什么还长年漂泊在外呢?•“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遴,归思难收”三句,以“不忍”二字领起,直写游子登高思乡之情。“登高临远”是对上片写景的总结,以“不忍“二字罩住,点出远望秋景勾起的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写出羁旅他乡,欲归不得的痛楚。•“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补写思乡之意出自羁旅之苦。表现了仕途失意的寂寞和感伤。•为什么要抛亲别友,孤旅天涯,受这份煎熬呢?不正是被区区的名利所羁绊么?其生活之潦倒、行踪之无着、内心之酸楚又岂是语言能形容的?真是“欲说还休”。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表面写佳人对作者的盼望,实际是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怀念。•“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设想佳人思念游子,登高盼归,转换角度,推已及人,以侧笔渲染羁旅之苦。•谢眺曾有诗句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柳永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温庭筠《梦江南》云:“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也可以移来理解佳人长望之情状。•这一写,不仅情感深挚动人,而且使篇制一波三折,摇曳生姿,同时也将羁旅之苦写得更深入一层。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为对方设想自己,抒发怀人之情,以增添一层曲折。•最后三句又反说佳人怎知游子此时亦满怀思念,假托回答家乡亲人的责备,“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以收束全篇,显得曲折有致。苍凉激越,共用了八个韵脚,所以名《八声甘州》。艺术特色1、善于用“领字”生发句意;•“对”字领起,•“渐”字承上启下。•“望”字兴起思乡之情,•又以“叹”字转到自身处境,•最后从“想”字生发出对方,并对照自己。艺术特色2、语言浅显,状物传情,纯用白描;“潇潇”——状写雨声。“洗”——方显清寒。“凄紧”、“冷落”、“残照”——皆有苍凉的情味3、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高峰《秋月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眺《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红衰翠减”出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衰愁煞人。”4、柳永还善于运用铺叙手法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宋人李之仪也指出: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跋吴思道小词》)。清人周济也评论柳词“铺叙委婉”(《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廷掉也说:“奢卿词善于铺叙”(《白雨斋词话》)。柳永创造性地以赋为词,运用铺叙手法,具体细致地叙事、写人、绘景、抒情,从而增添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柳永是第一位大量运用铺叙手法的词人。苏轼之评价•苏东坡曾说:“世言柳耆卿词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柳永其他词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