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寓言的概念及特征请回忆以前读过的寓言故事例如:严文井--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许多短小的古典寓言,就像一把把小刀,好的寓言就像锋利的小刀。而刀具有双重性,既是有用而又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即使是手术刀,如果医生不高明,也是可能让病人受不必要的痛苦甚至致命的。寓言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学形式,它凝聚了作者的理性思考,读起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寓言的概念寓言是一种隐含深刻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指的是道理,“寓言”即把要说明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拉•丹封寄托之言寓言的历史形成历史上对寓言含义的不同认识中国:《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西方:原指虚构的故事或描绘性的陈述,现代意义是指一种以散文体或诗体写成的简短的故事,用以表达某种教训。二、寓言的构成有一天,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走进葡萄园找吃的东西。已经熟了的葡萄一串串吊在高高的葡萄架上,馋得狐狸直流口水。它尽力往上跳,可是白费劲,连最低矮的藤上结的葡萄也够不到。最后,狐狸累得筋疲力尽,怒气冲冲地走开了,边走边嘀咕:“谁要吃这样的葡萄!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吃了这种葡萄肯定会把牙齿都要酸掉的。”寓言的构成思考:寓言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故事:狐狸想吃葡萄,但没有吃到。寓意:人们总能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三、寓言的形成与发展寓言的三个发源地:希腊印度中国古希腊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主要是古希腊下层平民和奴隶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愿望。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富于教育意义,妇孺皆知,如《狐狸和葡萄》、《乌龟与兔》、《农夫与蛇》、《狼与小羊》等。印度寓言《五卷书》古印度故事集。用梵文写成,因有5卷而得名。包括5个大故事和77个小故事,按照要说明的道理的不同编为5卷。分别是《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是世界寓言的鼻祖。《百喻经》早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佛教的先祖就利用寓言故事宣讲佛经教义。据说是佛说法时,有五百个不信佛教的人向佛提出种种问难,佛便举了98个比喻解答质疑,后来便成了《百喻经》中国寓言中国也是较早产生寓言的国家,最初是在三千多年前,比伊索寓言产生的时代还要早五百多年。先秦寓言:是我国古代寓言产一和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寓言作品集中在诸子散文时,为阐述不同流派的哲理和政治主张服务。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庖丁解牛”“秋水”(《庄子》)“滥竽充数”“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汉寓言:其主旨是为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汉王朝寻求长治久安之道,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人们以劝诫,可称为劝诫寓言。如“螳螂捕蝉”、“叶公好龙”、“对牛弹琴”和“杯弓蛇影”。中国寓言魏晋南北朝:寓言创作有明显的过渡性。有刘向的《说苑》《新序》,刘安的《淮南子》。唐宋寓言:寓言的讽刺性加强而哲理性减弱。柳宗元的《黔之驴》《种树郭橐传》,欧阳修的《卖油翁》。寓言的历史形成中外寓言的主要差异:题材的差异。中国寓言多以现实中的人为主人公,重在写社会故事和历史故事,在实事之中揭示真理;西方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用比喻的形式表现人类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式的差异。中国寓言以散文为主,欧洲寓言多是诗体故事。寓言的文学特征---明显的教训性寓言与一般故事的区别在于最终目的是为了阐明教训或哲理,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例:农夫和蛇(伊索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怀里。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本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它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道:“我怜惜恶人,应该受到这个恶报。”这个故事是说。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寓言的文学特征---明显的教训性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寓言的文学特征---故事的虚构性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天下不犯这种错误的人是很少的。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寓言的文学特征---故事的虚构性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寓言的文学特征---高度的概括性寓言作者常截取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片断加以概括、提炼,将深刻的道理浓缩在一个短小的故事里,甚至三言两语便揭示出要阐明的事理或讽刺对象的本质。体现出精练简洁的概括性特征。“寓言是很简陋的文体,并没有反复的内容;叙述直截而简明,教训也浅露而不稍含蓄。”“在短短的一段小故事中,而传达出最深切的教训,最精炼的人间真理,这真是非有大力量、大阅历的作者不办”——郑振铎寓言的文学特征---高度的概括性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路过此地的狐狸看见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悟、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那块肉掉到了树下。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并嘲笑说:“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狮子和狐狸伊索寓言母狮子为狐狸所非难,说她只生产一仔,她答道:“是的,可那是狮子呀!这故事是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评析】人们对于事物内在品质的珍视仅以三句话,就简洁、智慧而传神地传达出来。歪头看戏金江一个歪头的人去看戏,戏看完后,人家问他:“戏做得怎样?”他说:“戏做得不错,只是戏台搭得不正”人家说:“咦!我们怎么没看出戏台是歪的?恐怕毛病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吧!”【评析】用精炼简洁之笔形象而概括揭示题旨:以自己主观经验推断客观现象,遇到问题不从自身探究根源而寻找多种借口。三、寓言与童话的联系与区别寓言与童话的联系性:◆都具有较强的幻想色彩,都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寓言和童话相互交叉,形成特殊文体童话寓言或寓言童话。寓言与童话的区别:◆主题设置上的重心不同。寓意重说理,诸要素都以说理为核心而铺设。童话超“理”而存,重在以想象性的故事表现精神性的梦想与游戏般的狂欢,营建童年的家园,对现实生活的折光反射是间接的。二寓言和童话的联系与区别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二寓言和童话的联系与区别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真慢。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笑眯眯地说:“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乌龟知道兔子在开他玩笑,瞪着一双小眼睛,不理也不踩。兔子知道乌龟不敢跟他赛跑,乐得摆着耳朵直蹦跳,还编了一支山歌笑话他:乌龟,乌龟,爬爬,一早出门采花;乌龟,乌龟,走走,傍晚还在门口。乌龟生气了,说:“兔子,兔子,你别神气活现的,咱们就来赛跑。”“什么,什么?乌龟,你说什么?”“咱们这就来赛跑。”兔子一听,差点笑破了肚子:“乌龟,你真敢跟我赛跑?那好,咱们从这儿跑起,看谁先跑到那边山脚下的一棵大树。预备!一,二,三,---”兔子撒开腿就跑,跑得真快,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他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呢,心想:乌龟敢跟兔子赛跑,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呀,在这儿睡上一大觉,让他爬到这儿,不,让他爬到前面去吧,我三蹦二跳的就追上他了。“啦啦啦,啦啦啦,胜利准是我的嘛!”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歪,合上眼皮,真的睡着了。再说乌龟,爬得也真慢,可是他一个劲儿地爬,爬呀,爬呀,爬,等他爬到兔子身边,已经累坏了。兔子还再睡觉,乌龟也想休息一会儿,可他知道兔子跑得比他快,只有坚持爬下去才有可能赢。于是,他不停地往前爬、爬、爬。离大树越来越近了,只差几十步了,十几步了,几步了...终于到了。兔子呢?他还在睡觉呢!兔子醒来后往后一看,咦,乌龟怎么不见了?再往前一看,哎呀,不得了了!乌龟已经爬到大树底下了。兔子一看可急了,急忙赶上去可已经晚了,乌龟已经赢了。乌龟胜利了。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为什么这次比赛乌龟反而赢了呢?三、寓言与童话的联系与区别◆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寓言着眼于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相同点,其虚构与幻想的展开限于理性逻辑的框架。童话的幻想根植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在真中求幻、幻中求真,形成真幻结合、似真似幻、富有奇幻色彩的童话意境。◆文本构造的不同。寓言情节单纯,叙述简洁凝练,人物形象鲜明而单一,不一定个性丰满,但具有很强的现实概括性,体现出抽象化和符号化的特点。童话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复杂多变。注重细节的描写和童话角色的性格刻画,其人物形象相对更具典型性和多样性。寓言的改编一、选择作品,确定主题二、扩展情节,增添细节三、丰富形象,生动语言一、作家链接伊索古希腊著名寓言家,约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前半期。传说他曾是一个奴隶,形体残疾。因聪明过人,善讲寓言故事,受到主人赏识而获得自由。《伊索寓言》共350余篇,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伊索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也是寓言文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拉·封丹法国17世纪诗人,世界三大寓言作家之一。出版了12本寓言集,包括244首寓言诗。作品大多取材于伊索寓言、希腊费德鲁斯寓言和古印度寓言,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简单纯朴的传说故事加工成意义深刻、活泼生动的寓言诗,使寓言和诗歌这两种体裁的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一、作家链接克雷洛夫俄罗斯19世纪寓言作家,与伊索、拉•封丹齐名,是世界著名三大寓言作家之一。先后写了200多篇寓言,全部以诗体写成,结为9集出版。别林斯基评价说:“克雷洛夫创造了俄罗斯的寓言”韩非子我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政治理论家,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中有寓言320余篇,如《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一、作家链接金江中国当作寓言作家。主要作品有寓言集:《小鹰试飞》《乌鸦兄弟》《好好先生》《狐狸的“真理”》《老驴推磨》《寓言百篇》童话集:《白头翁的故事》等三、作品推荐《馅饼里包了一块天》[英国]琼·艾肯舒杭丽译《去年的树》[日本]新美南吉孙幼军译《长腿七和短腿八》[台湾]木子《门铃和梯子》周锐《书本里的蚂蚁》王一梅《金翅雀》[意大利]达·芬奇张浩乔传藻译《特里什卡的外套》[俄国]克雷洛夫辛未艾译《弓的主人》[德国]莱辛高中甫《一眼人和两眼人》日本寓言《愚人怕鬼》中国古代寓言《狐狸和猴子》金江课堂练习改编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