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一、儒家的人生追求:修齐治平儒家的人生理想,首先是“达则兼济天下”,但也不可忽略了紧随其后的另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古代的文人,在他们刚刚打开书本开始读书的时候,无不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无不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自己的最高人生理想。年幼时,自然是由长辈们向他们灌输这一思想;年龄再大一点,他们便自觉地以治国为己任,认为凭个人的才能取卿相之位易如反掌,辅佐天子、平一天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二、道家的人生追求:逍遥适意提起道家,人们往往老、庄并提。其实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老子注重的主要是修齐治平,虽然他与儒家在具体的治国方法上有很大的分歧,但他与儒家的目的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政治思想家,关注的焦点在政治。而庄子则不同,庄子在论述治国思想的同时,更大的注意力是放在个人生活方面,这就使庄子特别强调个人的自由。庄子是一个异常聪明的思想家,他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呼吁,如何努力,在这个衣食匮乏、尔虞我诈的社会里,人的肉体自由都是极其有限的,于是,他就特别重视人的精神自由。庄子这样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三、道教的人生追求:铸造天梯要想过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还必需解决人的死亡问题。庄子主要是用理论在精神上淡化死亡、甚至美化死亡的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绝不是一种彻底的解决办法。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死亡”就会像一片永远也不会消散的乌云一样,时刻笼罩在人的心头上。在中国古代,有一大批勇敢的人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承担起解决这一人生大难题的重任,他们就是道士。对于人的生命是否能够无限延续的问题,道士们有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他们看到人们总是吃一些容易腐烂的果蔬、粱肉,然而人们还能够活到数十岁,于是他们想:如果人们吃的是永不腐烂的金属物,那他们的寿命将会有多长呢?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人能够消化金属物,把金属物的永存属性吸收到人的肉体之中,那么人也就可以长生不死了。但道士们也清楚地知道,金属物是不可以直接像瓜果那样入口可食,于是就出现了炼丹,把某些金属物炼成可以食用的丹药,然后通过一段服食,逐渐使这些金属物像雨露润物那样渗入人的肉体,于是便成了不死的神仙了。四、佛教的人生追求:磨砖成镜在禅宗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磨砖成镜的故事。怀让禅师认为,要想成佛,靠的不是“坐”,而是“悟”,只要能够悟得佛理,是坐是卧、是立是行,都无关系。怀让认为道一的以坐禅求成佛,犹如磨砖成镜,终身不成。我们不妨也给怀让下一转语:以悟道求成佛,也犹如磨砖成镜,终身不成。在佛教徒中,除了少数禅师在不执著的口实下,成了闲云野鹤般的自由人外,大多是青灯古佛,虚度一生。五、道冠儒履释迦裟:儒释道共同铸成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态儒家理论好比一张弓,读书人好比一支支长短不齐、正斜各异的箭,“修齐治平”好比箭靶。搭上了儒家这张弓,自然会向“修齐治平”的箭靶上飞去,然而,能够射中靶心的箭十不有一,其它大多数的箭都白白落入草莽之中。箭是无情之物,落在哪儿都能够做到真正2的随遇而安。而人,特别是读书人,却是有情之物,十年寒窗后如果一无所有,那种愤愤不平的情绪是需要安慰的。释、道在这时就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了,释、道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抚慰这些失意士子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多少找到一点精神上的依托。3第一章学习篇第一节烦恼即菩提世俗的烦恼和佛教的智慧(菩提)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有了佛家的智慧,就不会有世俗的烦恼;摆脱不了世俗的烦恼,就说明他没有佛家的智慧。然而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提出了“烦恼即菩提”的观点。下面我们先介绍这种观点的各种解释,再讨论它的现实意义。一、对“烦恼即菩提”的解释: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第一种解释认为,真相无二,万物为一,所以“烦恼”和“菩提”是一回事,不必把它们区别开来,故曰“烦恼即菩提”。这一看法的代表人物是六祖惠能。第二种意见的代表人物是先后做过神秀、惠能弟子的神会。他认为,烦恼也好,菩提也好,都来自同一个人性,因此说“烦恼即菩提”。第三种意见认为,人处于烦恼之中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和理由来摆脱烦恼,一旦从思想上摆脱了烦恼,这个人也就获得了佛家的智慧。因为智慧来自烦恼,所以说“烦恼即菩提”。宗一禅师的看法代表了第三种意见。二、苦难的好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上三种解释,以宗一的解释最为通俗,也最有现实意义。这一解释可以使人们在困境之中看到困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使人们能够视困境为一次难得的磨练机会。以惠能解释的精神境界为最高,惠能以比上帝更高的姿态俯视着人间,人间的长短、是非之争等等,在他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理论实质上就是庄子的万物一齐的理论,既然人间无喜无忧、无是无非、无得无失,那么人自然可以获得自由了,而在禅宗看来,自由自在的人就是活佛。惠能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即世间而出世间”之路,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毕竟太少太少了。神会的解释也能提高人们修佛的自信心,同样一片天空可明可暗,同样一个人性可愚可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个人人皆有的可愚可智的人性去领悟佛法、超生净土呢?这也符合禅宗一再强调的一悟即佛、不悟即凡的思想。三、面对困难: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想到楚国去,被陈、蔡两国发兵困在旷野之中,断绝了饮食。面对这种情况,孔子的弟子们表现出不太的态度。在挫折面前,子路沉不住气,有点生老师的气了。子贡虽然没有生气,但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要求老师降低自己的“道”,以便能够被社会所容纳。只有颜回,把挫折视为表现自己的一次大好机会。“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对这次遭遇评价很高,在孔子看来,弟子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这是他成功的开始。第二节渐修与顿悟渐修与顿悟是佛教的两个命题,但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为它讲的实际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在佛教史上,向来就有南顿北渐之说,似乎顿悟与渐修是两回事情。对此,我们将予以澄清。我们认为,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强调点不同而已。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使我们对禅宗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在教育方法方面得到某种启发。一、渐修: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4渐修,又叫“渐悟”、“渐了”,是指通过长期的禅定修行,逐渐悟得佛法,以便最后成佛。二、顿悟: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以慧能为首的南禅宗提倡“直指人心,顿悟成佛”。所谓“顿悟”,就是突然醒悟佛法。禅宗认为,只要你生性聪颖,能顷刻间悟得佛理,那就是活佛了,不必进行数年、数生乃至无数年的长期修炼。三、渐修与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关渐修与顿悟的争论很多,然而事实上,二者却是种子与苗芽的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点。没有渐修的过程,是不会顿悟的。四、强调顿悟的好处:“畜生,只记吃,不记打!”人同其他生物一样,一心追求幸福,在憧憬幸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或者说是不愿去考虑要想获得幸福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真理。明白了人类的这种心理,也就懂得了只强调“顿悟”的妙处。慧能的“顿悟”是一种优秀的教育方法,还是一种“欺骗”,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心理状况如何对事情的成败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引导、把握好自身或大众的心理。第三节无言与有言语言的出现,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语言在揭示事物、情感的同时,又在无意中遮盖了一部分事物和情感的真相。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语言使用者的笨拙,同时也是由于语言本身的缺陷。因此,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都不同程度地对语言表示过失望。先哲们对语言的一些看法,不仅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目击道存与拈花微笑:言不尽意。老子是第一个发现语言缺陷的人。第一个明确提倡“无言”的人是孔子。第一个比较全面论述无言境界的人应是庄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禅宗出现以后,对无言境界也异常重视。后来的文人大多接受了“言不尽意”的看法。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语言的局限性。现实生活、思想情感是鲜活多变的,而语言文字相对来说是呆板滞后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语言是无法完全、彻底地表述人们的思想感受和生活细节的。三、此地无声胜有声:无言境界。最高的道理、最高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此“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思想境界最高尚的人虽然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却能够如同惊雷一样震撼人心。四、得鱼而忘荃:言意关系。荃是捕鱼的工具,蹄是捕兔的工具。大道是鱼兔,语言是荃蹄。没有荃蹄,人们就得不5到鱼兔。得鱼兔是目的,设荃蹄是手段。同样,人们表意是目的,说话是手段。人们就应该过河拆桥,得鱼忘荃,得意忘言。这就是说,语言好比一个路标,在这个路标的指引下,行人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这个路标是少不得的,但必须明白,路标并不等于目的地。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言对无言的衬托。“有”和“无”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有”,“无”是无用的;反过来,没有“无”,“有”也是没有用的。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绝不是一个字都不写,就能够尽得风流了。不着一字,是指在某一个问题或情感上不说明,却能够把这个问题或情感表达出来,也即人们常说的“含蓄”。第四节立与权“立”与“权”是儒家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把坚持原则和随机应变很好地圆融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特别是早期儒家为人处世的智慧。一、“权”: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孔子把一个人的学习、修养分为四个阶段--学、适道、立、权。这四个阶段,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学习(学)——掌握知识和学到为人原则(适道)——按照掌握的知识和原则做事(立)——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变通(权)。可见,孔子把“权”看作最高境界。孟子对“权”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孔、孟不仅在理论上重视“权”,而且还在实践中按照“权”的原则办事。二、“立”而不知“权”:因“援手救之”而“赴水而死”。有些人知“立”而不知“权”,有时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可叹可悲,这样的人并没有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实质。三、情与理:子证父罪与子为父隐。“情与理”和“权与立”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又的确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在这里谈谈古人是如何处理“情与理”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理”包括“法”。6第二章生活篇第一节人生如梦与梦如人生人说人生如梦,我说梦也如人生。因为无论现实生活也好,梦幻景象也好,它们给人带来的幸福和痛苦都是那样的真切实在。作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人生如梦”这一思想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它准确地表达了人们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慨叹和无奈。另外,对于往事,即便这些事情是发生在昨天,而当我们回忆它们时,也会给人一种迷蒙、模糊之感,这就更加促使人们对人生如梦这一思想的认同。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这一思想作一梳理,然后再变换一个角度来谈谈梦如人生的问题,以求对现实人生和梦幻人生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一、人生如梦:化真实为虚幻。首先提出“人生如梦”这一观点的大约是庄子。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对庄子的梦中说梦思想,文人们更是认可。在唐代,还出现了《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樱桃青衣》等传奇故事,意在阐发、宣扬人生如梦思想。至于历代表达这一思想的诗歌就多得不可计数。实际上,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当他回忆往事时,都会有一种梦境般的虚幻感,我们正是立足于这一点,认为不仅人生如梦,而且梦如人生。二、梦如人生:化虚幻为真实。如果说A像B的话,自然也能说B像A。既然我们说人生如梦,自然也可以说梦如人生。我们这样说,绝不是想玩弄语言逻辑游戏。我们只是想通过逆向思维--把事物简单地颠倒一下,以此去改善一点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如果我们承认人生的幸福和痛苦都是一种精神感受,无论是真实的东西,还是虚幻的东西,都可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的话,那么梦如人生的观点就自然而然地成立了。我们这里要证明的是:梦中的情景同样能够使人激动万分。因此,梦,就像现实一样,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三、两个人生:享受现实和梦幻。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能够活到七十岁,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