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很重视1、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尊道,尊道然后民敬学”荀子《礼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五师法者,人之大殃也。”韩愈《师说》祭孔尊孔活动2、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道德的培养,忽视才能和技能的训练重视师生见的承袭,忽视创造发明培养统治阶级所需各级官吏,非建设性人才。如甲骨文中的“教”、“育”古代的学校教育夏商周: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学制分为大学和小学。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商周时是中央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学校前半环雨水而得名)一般说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奴隶子女没有入学资格。当时的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春秋战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社会制度的崩溃,赖以生存的官学一度衰落。社会对新型文化的教育需要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契机。当时产生了一批私学大师,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不仅在《论语》、《孟子》、《墨子》《荀子》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还出现了象《礼记·学记》《礼记·大学》《荀子·劝学》等教育专著。当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门徒,只要能交纳“束”(干肉)履行入学礼节,不问来者出身贵贱,一律施教。因此,他创设的私学规模愈来愈大。有“弟子三千,贤士七十有二”之美称。公室养士制度,官办教育,如稷下学宫。春秋战国时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汉代:汉代管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地方官学识军郭学校,西汉时期的太学规模宏大,档次较高。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太学的教师是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叫仆射,学生叫“博士弟子”。西汉平帝元始四年为太学扩建校舍,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学生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汉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又压倒官学之势,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太学。汉代凡未从政或罢官还乡或得不到博士机会的经学大师都从事私人讲学,收徒教授,人数之多曾达数百,乃至上千人。汉代不管上官学还是上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为教材,而且不管官学还是私学毕业,都可以求官。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即选拔。汉高祖以来既有选举士人举措。汉武帝时,初选考外,又有察举孝廉等举措。孝廉每年察举一次,中选以后,不必考试就可以委任以官。所谓举孝廉,本是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下令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来合称为孝廉。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贤良方正、茂才(秀才)。如董仲舒以贤良方正的身份任官职,汉末曹操在二十岁石被地方举为孝廉,后来当了洛阳北部尉。察举制本是选拔推举孝子廉洁之士的制度。但到了东汉末年也出现假冒作伪,走后门等现象。孝廉中也有假冒的,民间有“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使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但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晋代中央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前者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后者为平民子弟所设。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史称“四学制”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增添了“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曹操曾下达“求贤令人”提倡“唯才是举”。曹丕实行“九品选人法”。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即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政府按等选用,授以官职。魏文帝后,中正官任用世族豪门担任,为世族豪门的子弟开放,一般平民不得进入士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实行了近400年。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为保证世族特权而定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实际上是门第高低的标志,成了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通称“六学二馆”。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等专业学校。由于大唐教育先进,吸引了大量周边各国的留学生,当时的大唐长安成为东西方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选士制度方面,隋唐创立科举考试制度,隋文帝实行推介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实行考进士选官吏。唐代取士之法,主要有“生徒法”、“贡举法”、“制举法”。从京师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中选在校里成绩优秀者,选入京师尚书礼部受试叫“生徒法”,成人先试于州县,及格后再送至京师复试叫“贡举法”。所谓“制举法”,是特种考试,让全国考试中最优秀的状元在京师殿廷应试,以选拔非常之才。武则天时,又兴“武举”。武则天曾亲自出马,在殿前考试武状元,为以后考试状元的制度奠定了基础。唐代科举制度比较流行的是秀才(试方略五道)、金石(试时务策五道等),又有书法、算学、诸史、诗歌等。宋代中央设国子监及贵族学校,地方设府州县学。民办学校“书院”。书院名称的出现始于唐代,但唐代的书院多为藏书教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时期的庐山国学,即著名的庐山白鹭洞书院。北宋初年,讲学之风勃起,书院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之地。如白鹭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等。据统计,宋代共建书院173所,南宋占136所。南宋书院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一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二是教学实行“开放”政策,学生可不受学派的限制,,允许学生中途易师。三是建立“讲会”制度,不同学派的学者可以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出现在同一书院的讲坛上,体现了一定的(争鸣)精神。明清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各级学校也很齐全,府州县学及专门学校已发展到1700余所。学校体制已相当完备。明清两代的蒙学(也称乡校、村学、小学)。蒙学教材多是字书,最著名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墨子: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董仲舒:化民成性唐韩愈: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朱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王守仁:“躬行实践”、“自求自得”、“循序渐进”。黄宗羲:治学上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颜元:主张教育“经世致用”,教育必须以“实学、实习”为主,1、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三大要素。中国历代统治者,尤其是处于上升时期或政治清明时期的统治者,如汉武帝、唐太宗等都很重视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2、二是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教育的必要性。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家注目的焦点。孔子首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人生来性情非常接近,人的差别是后天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孔子还在自己的私学中实践了这一理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只要用心学习,依赖后天的教育,“人皆可成为尧舜”。3、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西方和印度的宗教相比,中国古代教育不用到上帝或佛祖那里,而在自己心中寻找善恶美丑的标准,追求道德的自律。古代西方的教育场所是宗教场所,而中国古代教育的场所是各类学校。孔子要求每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社会规范,并力图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荀子提倡“一日三省乎已”。《大学》一书中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要求自我省察,自我克制,在自己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加谨慎地严格要求自己。启发内心的觉悟,相信主体内在力量中国古代教育还有以下一些特点: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2、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采用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教育方式。3、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要性。4、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5、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孟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之者。”启发诱导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孔子“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孟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培养学生“自得”的兴趣和能力,“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孟学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王充“唯精思之,虽大无难”。朱熹重视读书和思考相结合,“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王夫之“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温故与知新的关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宋代朱熹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的“故”的发展。“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说“温故又要知新。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是以为人师。“(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颜渊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孟子:“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还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比喻人受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要尽心耕耘,绝不可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切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由博返约是强调教学中正确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孟子提出学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由博返约。荀子认为缺乏广博的知识,就失去了专精的基础,而没有专精的功夫就会散乱无章,一无所得。王夫之认为,广与专、博与约不可偏废,由博返约,以约驭博,教学效果才可以提高。长善救失,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礼记·学记》说,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固步自封,畏难而退,“多、寡、易、止”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不同心态,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清代王夫之“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韩愈进而提出了“相互为师”的观点。他一方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他教人要向有专长的人学习,树立“能着为师”的观念。(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孔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二是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三是教师需要具备有条有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