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目的考点提示:1.教育目的的概念2.社会本位论的观念和代表人物牢记: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教育目的概念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意义(一)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2004考点)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二)教育目的构成1、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的规定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马斯洛与桑代克的关系?(三)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1、教育目的:在我国指党和国家对人才质量的总体要求,是衡量各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是对所有教育的一般要求所以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为实现教育目的,有必要具体化。2、教育目标:又称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指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学校中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等共同努力,其中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目标可划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布卢姆--美国)3、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指个人价值,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育目的的确定(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两大理论: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教育的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社会。观点: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人的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代表人物:卢梭《爱弥儿》法国2、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个人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观点:个人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只有社会目的;教育的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益加以衡量,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德国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法国(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必须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提供实现的条件)(2)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2、确定教育目的必须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三、我国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全面发展(生理和心理)3、具有独立个性4、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关系(2007年考点)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是说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互不排斥。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我们并不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对于损害社会和破坏社会秩序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个性化或自由发展,必须加以教育、约束,使其回到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道上来。(三)普通中学学生应当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普通中学学生应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重大的缺陷就是合理。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所以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展其特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心理、生理都很重要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教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因学校与专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也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具体教育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又要考虑具体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特点,考虑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任何终极性的教育目的都必须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教育目标才能避免流于空泛;而若每一个具体的教育目标不与其他平行的教育目标以及其上位教育目标一起联系起来,并且最终与教育目的相联系,则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目标也会因失去整体性而流于琐碎,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英国教育哲学家皮特思曾经认为,教育理论上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论争其实不是目的之争,而是“程序原理”之争。细究起来,思想家们那些抽象的终极目的往往“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实际上只在于实现这些目的的程序和方法。因此,教育家们真正应当关切的是如何达成教育目的的“程序原理”。在这里,我们不妨可以认为:注意教育目的在教育目标上的落实是重要的“程序原理”之一。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但是由于教育方针往往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所以它还要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同时,教育方针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其反映的教育目的也当然具有某些规定性或强制性。这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所要不断进行客观探讨的教育目的也有很大的不同。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怀特在谈到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之后说:“除非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教育目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会受损失。”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