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明遭遇城建拯救南京梧桐城市的标识•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已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些苍翠、挺拔的法国梧桐,正是南京的标识。梧桐情自在南京人内心深处推土机下的城市记忆在消逝•长城被一段一段地拆毁截断,苏州在世界文化遗产评选中令人失望地落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的千年古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的主战场、宁波商帮的发祥地的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作为北京民居灵魂的四合院几近消亡。我们的城市,正在以远离多样性、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方式失去记忆。城市化中的中国城市,大多变成了陌生的自己梧桐树,南京人一个世纪的民国梦•在南京栽种法国梧桐的传统,还要归于宋家姐妹中的宋美龄,南京第一批梧桐就是她经孙中山先生的批准从法国进口的。生于南京的梧桐树,每一片叶子都浓郁着每个南京人、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深情与怀念。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运抵南京,运抵中山陵的途中所经道路,也因此而分别得名: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陵园大道。在修中山路以及陵园大道的时候,道路两旁总共种下了2万多棵法国梧桐,遮天蔽日的林荫大道与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成为了南京的象征。如今,恐怕这个世纪梦要踏上了梦碎大道请让大树留在南京不砍不移不离不弃中国城市改造的文明困境:牺牲文化生态成全城市建设•中国的城市大改造运动中,城市的居住条件与品质是一层面,这个我们已经大幅度改善,并将持续改善;文化样貌与历史风格是另一层面:这个我们已经大幅度涂改,并将继续涂改。此二者乃中国城市改造的一对棘手难题,在两者中求其一,我们以牺牲后者而成全前者,而我们手造的历史也只能将城市改造的命题以这样的方式扔回给我们:“城市”问题与“文化”问题不是彼此依存,彼此映照,而是两相冲突,两相对立的,我们的“历史抉择”,对不起,只能是再一次“罔顾历史”。别再让城市细节失去了它的记忆之眼给我们一个和谐的社会结语•如果有一天,南京城越来越大,城里不再有了梧桐树,也许那时我们只能抬头望天,黯然叹息:南京,连天空都没有一点民国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