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二重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和白假丝酵母菌为多见(问题1)。假膜性肠炎的治疗关键措施(问题2)●立即停用目前使用的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禁用止泻药●重症患者或持续不愈者,可首选口服甲硝唑,如无效,换用万古霉素。●可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协助调整菌群的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原有的微生态平衡。•益生菌做成微生态制剂,就成为药品,国内已被批准药准字(问题3)的产品有:–丽珠肠乐、–回春生(双歧杆菌)、–金双歧(双歧杆菌)、–促菌生(蜡样芽胞杆菌)、–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降脂生(肠球菌)、抑菌生(枯草杆菌)等。–多菌联合制剂有:•妈咪爱(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乳康生(蜡样芽胞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微生态系统(问题1)•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微生物(即微生物群落)(分子生命)与其宿主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基因交流过程而形成的同一整体.空间(问题2)微生态•微生态空间(微生态环境):指生命系统内部某一特定微生物(生命分子)或微生物群落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微生物(生命分子)或微生物群落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微生态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微生态环境的层次也是相对的。是生物体的个体、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各个层次环境宿主转换(hosttransversion),或易主•正常微生物群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体内的现象(问题1)。宿主有种属特异性,不同种属宿主都有各自独特的正常微生物群。但是,实际上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都存在着正常微生物的宿主转换现象。这种现象,在微生态学中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转换方式(问题2)•(1)虫媒方式•(2)经口方式•(3)其它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呼吸、排泄等。老区转移•老区是指本来有正常微生物群定植的地方,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粘膜等解剖部位,在这些地方易位,除了生态空间因素、还有微生物群落的因素。–①横向易位(问题3):正常微生物从水平的位置向四周转移。如肠道菌转向呼吸道或泌尿道,口腔转向面部或呼吸道等。–②纵向易位:正常微生物在原定位向纵深转移,如肠道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鼻咽部菌引起的鼻部感染。1.共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处于同一环境时不发生任何相互影响。常见于对营养要求不同的微生物,如人体上呼吸道各种微生物形成的正常菌群。2.栖生(重点记忆)两种微生物共同生长时,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任何影响。3.互生两种微生物共同生存时可相互受益。“可分可合,合比分好”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4.助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同生长的微生物互相受益的专性关系1.竞争两种微生物共同生存时为获得能源、空间或有限的生长因子而发生的争夺现象。竞争排斥和平共处2.偏生两种微生物共同生长时一方产生一种抑制对方生长的因子,前者本身不受不利影响或反而受益,后者的生长受到不利影响。产生抗生素的真菌与对该细菌素敏感的细菌3.寄生寄生关系由宿主和寄生物两方面形成。如噬菌体对相应细菌的感染和裂解等。4.吞噬•一种微生物吞入并消化另一种微生物。如原虫对细菌的吞噬三、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问题5)1.营养和代谢作用(1)维生素的合成(2)脂质和固醇代谢(3)药物代谢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大量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可产生多种药物代谢酶,数量远超过肝产生的药物代谢酶。2.免疫作用(1)原籍菌群与宿主组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性,不易引起宿主产生抗体。(2)原籍菌与外籍菌相同的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自然抗体”,对外籍菌产生拮抗作用。(3)原籍菌及其释放的内毒素可刺激体内的非特异免疫应答3.生物拮抗作用(1)营养争夺、占位争夺(2)代谢产物抑制(3)抗生素、细菌素作用4.对生长、发育、老化和抗癌的作用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都有作用。可使致癌物质、辅助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菌群失调则反之。根据肠道细菌与宿主的关系,可将肠道菌群中的不同细菌归纳为为共生性、中间性和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