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华罗庚劫难jiénàn:灾难;灾祸。历经劫难。劫数jiéshù:一种宗教用语,原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借鉴jièjiàn: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头衔tóuxián:职务和级别的名号总称。幌子huǎngzi:幌,帷幔。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炫耀xuànyào:从各方面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泛指夸耀。警惕jǐngtì: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锲而不舍:比喻学习、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半途而废。勤能补拙:以勤奋来弥补笨拙。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文章结构分析第一段(1-1)“我”的自学经历/学历第二段(2-14)三个“劫难”第三段(15-17)总结从简单和不简单两个方面概说“我”的经历,引出下文三“劫”。第一“劫”(2-8)第二“劫”(9-11)第三“劫”(12-14)一“早年碰到的困难”学历低、失学、“不合格”以这些亲身的经历证明了“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对青年人提出“做个懒人可不行,要加强努力,在赶得上”的殷殷教导。二抗日战争期间贫穷作者完成了高质量的科研论著,因此当上了美国的“洋教授”。这充分证明了“在艰苦环境里,由于坚持不懈,有了成果,人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的”。三“文革”时期诬陷、打击发愤钻研,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成果,被国外同行称赞。作者首先设问,“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做出回答: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困难,但困难不会比以前遇到的更严酷。在成绩面前不能满足,做学问没有止境。作者提醒自己,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最后做出总结,得到自学成才的四条经验:一要踏实,二要有计划,三要多想多练,四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三个“劫难”用三个“劫”证明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语言平实,富有教益夹叙夹议,主旨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