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二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消息)的知识、文体的特点和结构,复述记叙文六要素知识。2、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准确、简明、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前预习要点:1、了解新闻常识、特点、结构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说题目(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3、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4、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5、找出第一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6、举例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洁的特点7、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用曲线画出)8、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毛泽东后预习:1、了解新闻常识、特点、结构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说题目(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3、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4、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5、找出第一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6、举例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洁的特点7、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用曲线画出)8、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新闻的五个结构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韶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沁园春·长沙》《沁圆春·雪》《长征》《论持久战》……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题目介绍:所记对象:人民解放军所写军队的数量:百万大军所叙地点:长江最有气势的两个词:百万、横渡主要特点:简洁概况“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何以见得?不是,中路军30万,东西两路各35万生字溃退歼灭高屋建瓴锐不可当荻港(kuì)(jiān)(líng)(dāng)(dígǎng)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问题讨论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课文结构第1、2两句其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标题标题主体导语标题导语导语导语主体主体主体主体导语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主体部分议论句(分析原因)承上启下句找出文中体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用曲线画出)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两层:一:前两句,属导语部分,总述渡江战役胜利二:3句至最后,属于主体部分,具体交代了三路大军渡江时间、人数、区域以及战果。课文主要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检测反馈:课后练习一、二题第二课时阅读课文,合作探究1、导语前面的电头,有何作用?2、找出导语部分,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3、主体部分可分几个层次?(多媒体出示地图,了解三路军作战的情况,完成下列表格)4、这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提示:中—西—东三路军5、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谈谈其作用?6、找出敌我两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新闻语言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具体实例进行赏析。1、导语前面的电头,有何作用?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了材料的真实、可信、消息及时2、找出导语部分,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此句交代了消息的主要内容。“百万”,显示了我军阵容强大,“一千余华里”,说明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的气势。3、主体部分可分几个层次?(多媒体出示地图,了解三路军作战的情况,完成下列表格)名称时间人数区域结果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九江江阴安庆芜湖江阴安庆芜湖九江4、这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提示:中—西—东三路军名称时间人数区域结果中路军20日夜—21日夜30安庆—芜湖24小时内既已渡过30万人西路军21日下午5时35九江—安庆至发电时止,已渡三分之一,其余23日可渡完东路军21日下午5时35南京—江阴至发电时止,已大部分渡过南岸,其余23日可渡完先叙述中路军后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因为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5、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谈谈其作用?(3分钟)“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赞颂了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鼓舞我军士气。突出了文章中心。6、找出敌我两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军:锐不可当,英勇善战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表达了作者对我军英雄气概的高度赞扬和作者的胜利豪情。7、新闻语言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具体实例进行赏析。(1)准确:(“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A、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2)简洁而具有气势。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能力提升答: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小结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第三课时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2、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3、划分层次,复述故事内容4、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5、找出句子,品味新闻语言简洁明了,真实可靠的特点?(参考课后第二题)6、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赏析。7、创作:试写一则小新闻注意: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可写校内、校外、村内等等前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2、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3、划分层次,复述故事内容4、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5、找出句子,品味新闻语言简洁明了,真实可靠的特点?(参考课后第二题)6、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赏析。后预习:生字板书:鄂阻遏溃退歼灭要塞业已绥靖èzǔèkuìtuìjiānmièyàosàiyèyǐsuíjìng背景: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南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商遍天下,富冠海内,是东汉帝刘秀的发迹之地,也曾出过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及诸葛亮,中原解放军解放南阳在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老蒋已走上节节败退的道路,因此,毛主席撰写这则新闻,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2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经过和结果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3、划分层次,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并复述故事内容真实性: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4、找出句子,品味新闻语言简洁明了,真实可靠的特点?语言品味:1、认真思考讨论“研讨与练习二”中1、2题,然后在全文中举例说明:2、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作业布置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