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机电事故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煤矿机电事故多发的原因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机电事故多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分析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提升机电管理水平和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造成机电事故频频发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电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随着矿井高科技含量增加和机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机电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和牢固的安全意识。据统计,在10起机电设备事故当事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文化基础差造成难以理解和消化机电技术知识,在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皮带、溜子、小绞车等设备工种作业人员在设备正常运行和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更为突出。由于井下运输是“一条龙”作业,只要一台设备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停止运行,直接影响了矿井生产。缺乏岗位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脱岗以及违章作业等现象无疑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22、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不到位。机电设备日常的检查、维修与保养工作相当重要,由于个别机电维修人员平时不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抱着“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思想,只要设备在自己负责的八小时不出问题的消极意识。班班得过且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声音、气味等不进行认真观察,进行简单处理后设备带病运转,导致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或者更换一个螺母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最后不得不更换一台电机,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造成机电事故的现象也曾发生。3、事故发生后的处罚和教育不到位,职工得不到足够重视。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分析和处罚教育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执行处罚,认为事故没有伤及生命或没有造成损失,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从轻处罚或简单警告,使职工的内心没有受到触动和教育,不能虚心接受事故教训,从而造成同类事故再次发生。4、机电设备和安全培训投入不足,造成安全隐患。某些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材料费投入不足,对一些超期服役的高能耗设备不能及时进行淘汰更新或者实施技术改造,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投入和组织不到位,由于职工都是八小时满负荷或超负荷连班工作,给组织技能培训带来困难,造成技能培训的效果不佳,职工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而自主学习受文化程3度限制减弱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成效颇微,造成职工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和处理设备故障的困难。二、控制机电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对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使用设备切忌超负荷运转。工作环境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合适,有适当场地和空间。特别对采、掘工作面流动设备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2、是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装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的全过程所有数据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安装完毕要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实行日常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注油、干燥、防锈等技术处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大型固定设备,执行班、日、周(旬)、月检查制度;对采、掘、开拓等移动设备,执行两4班生产,一班检修。综采工作面要实行班、日、旬检查制,并坚持三班生产、一班检修、班班维护制度。3、是对各类机电事故认真分析,使职工受到教育。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轻重、责任大小,都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倒查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和找出责任者,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对于事故当事人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心服口服,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的事故发生。4、是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以较为先进和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耗电较多的设备,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利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利用经济奖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带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技术比武、师带徒、星级评定等措施检验学习成效,为机电设备事故率的降低和企业“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质量达标是安全的基础保障。随着现代化煤矿企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升级提高,对机电各方面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也急需健全完善,尤其是快速掘进将更加依赖于严密、科学、高效的机电管理体系,为产5能提升奠定基础,推动矿井可持续发展。现我就针对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不正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1、精细筑坝,严防事故源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煤矿由于其特殊的作业性质,工作环境差,专业性强,搞好机电管理基础性工作彰显着显著的作用,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我们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机电管理基础工作。首先应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从源头上严防机电事故发生。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完善素质教育激励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形成闭合循环的管理机制。创新培训理念。明确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业务素质的本质化提高,而不是考试中的“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现象,从思想上教育和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的观念意识,激发职工努力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培训形式。用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场实际,从小到大,由易到难,由表到里,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促使培训内容入耳入脑入心,高标准、高质量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做严,以点带面,实现全员业务技术素质达标,从而切实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促进机电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62、精细管理,堵漏事故隐患“细节决定成败”,在机电管理工作中,强化精细化,同样是机电管理工作的重要“基因”。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的逐步攀升,就要从实质上千方百计地减少机电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均衡生产,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机电精细化管理目标,对掘进头机电设备的管理标准、工作任务、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细分,细化,在管理过程中,实施科学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五精”管理方针,对区域内分管机电设备实行“实名制”挂牌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头,明确责任追究,对设备建档管理,做到层层落实,级级把关,人人负责的管理综合体系,使掘进头范围内所有管线、设备台台有人管,有人问,形成人人肩上有目标,人人头上有责任;在机电达标创建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大到一台设备的安装摆放;小到一只灯具的安装,一副电缆勾的吊挂,都要求专人负责,力求做到精、细、准。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好的质量,机电其他工作就无从谈起。同时,要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转型,对机电管理工作要坚决树立分工不分家的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杜绝产生“不是自己的事儿就不管”的现象,凡是经过的工作地点和检查过的设备都要高度负责进行监督检查,用手摸一摸、查一查,对运转完好的设备现场签字确认,对“病运转”的设备要及时处理解决,保证设7备安全高效运转。3、精细维护,预防事故发生“未雨绸缪,早虑不困”。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性质,一旦事故发生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有些掘进头设备“连轴转”的现象很是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和保养时间,难免就会产生设备“罢工”的不良现象,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机电管理工作中要筑牢“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的理念升华。严格落实机电维护工岗位责任制,强化职工牢固树立“变维修为检修”的思想,精心操作,正规作业,在强化正常检修的基础上,对日检、周检、旬检、月检、季检等巡回检修工作进行细化、量化,要求检修人员时刻做到勤看、勤摸、勤听、勤维护、勤保养的“五勤”,认真落实“谁检修、谁签字、谁负责”规章制度,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力争让机电设备“零缺陷”运转,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结束语:机电管理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日常性工作,只有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管理常识,优化管理程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形成稳定的安全生产新格局,真正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宏伟目标。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