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课 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第六单元22.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颂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句式工整而押韵的文体。这种文体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白居易称其为“诗豪”,且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2、斯是陋室(这)3、惟吾德馨(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4、无丝竹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5、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博学的人/没有学问的人)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8、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句子翻译•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文章评价•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3、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7、文中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a.运用类比手法,举古代圣贤的话来论证陋室不陋•b.作者以诸葛亮和杨雄来自比,希望自己也能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c.照应文章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文中写:孔子云:何陋之有?的作用•a.用孔子的话来论证陋室不陋•b.照应文章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9、作者为什么说陋室不陋、•a.陋室环境:清幽宁静•b.交往人物:不俗•c.日常生活:情趣高雅23.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作者:周郭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世称“濂溪先生”。•1、可爱者甚蕃(多)•2、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3、不蔓不枝(生枝蔓/生枝节)•4、亭亭净植(竖立)•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7、宜乎众矣(当然)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艳。•2、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文章评价•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主旨句)2.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追求隐逸/贪慕富贵/不慕名利、洁身自好•3、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含蓄批评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5、本文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衬托莲,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菊;牡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陋室铭》与《爱莲说》在表现形式上的异同点是什么?•不同点:一篇是骈文,一篇是散文。前者骈句居多。例如:______________,只有最后一句是散句。而后者则是骈散结合。•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陋室铭》通过写“陋室”,委婉的表达了作者_____情趣。不句句写“陋室”却句句写自己,语言含蓄,韵味无穷。《爱莲说》是句句写花,而不句句写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评价,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言在此而意在彼,用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课外文言文阅读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醉翁亭记》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习题•1.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2.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之乐衬托()之乐,再用()之乐衬托()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3.“醉能同其乐”中的“其”指的是谁?“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4.这段文字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习题•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先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再用(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与民同乐)。•3.宾客/《醉翁亭记》•4.衬托太守之乐••谢谢•再见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