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浙土资发[2002]131号目录前言1范围……………………………………………………………………………(1)2引用标准……………………………………………………………………(1)3定义……………………………………………………………………………(1)4地质勘查研究程度……………………………………………………………(2)5勘查控制程度…………………………………………………………………(4)6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要求………………………………………………………(4)7可行性评价……………………………………………………………………(6)8资源储量分类与条件…………………………………………………………(7)9资源储量估备算………………………………………………………………(7)10矿山规模与资源储量的关系………………………………………………(8)附录A(标准的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9)附录B(提示的附录)勘查类型与勘探(剖面)线参考间距………………(10)附录C(提示的附录)一般工业要求…………………………………………(12)附录D(提示的附录)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山地质勘查若干规定……(14)前言《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是贯彻《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的配套技术标准,是规范矿业权市场的需要。本要求发布之后,我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应符合本要求的规定,并在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适时予以修订。本要求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要求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要求起草单位:浙江省矿业协会。本要求起草人员:姚道坤、谢从智、崔茂国、吴联星。本要求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研究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供类比使用的勘查类型及勘探(剖面)线参考间距。本要求适用于年产量20万吨以上普通建筑石料矿山的矿产勘查设计与勘查;适用于勘查成果报告的编写、审查与认定;也可作为矿业权出让、转让以及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矿业活动中评价、估算资源储量的依据。2引用标准C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4—2001建筑用砂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核限量3定义本要求采用下列定义3.1普通建筑石料除去饰面石材、条石、规格块石、板材以及工艺美术品石材之外的可加工成不同粒级的碎石、机制砂等普通建筑用的天然岩石。3.2碎石天然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3.3机制砂天然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3.4宕碴泛指矿山开采的剥离物,包括残坡积物、风化基岩、围岩、夹石、尾砂等土、砂、石及其混合体,也包括达不到普通建筑石料质量要求的岩石。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基填料。3.5坚固性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下抵抗破裂的能力。3.6碱集料反应指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4地质勘查研究程度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划分为普查和勘探两个阶段。研究程度要求如下。4.1地质特征研究4.1.1普查在县(市、区)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开采区内,选择岩性单一、延展稳定、构造简单、裸露好或覆盖层薄、风化浅、开采技术条件良好以及交通运输方便的矿产地,作为勘查对象。通过同类矿山的石料质量类比或有限的代表性样品的鉴定和测试,大致确定岩石类型、石料质量、开采条件以及应用方向;根据未来矿山的规模或投资方的要求,圈定勘查范围,估算资源量,为勘探提供基础资料。本阶段工作结束后,不再进一步勘查或变更勘查单位,应编制勘查成果报告,并按有关程序审查、认定。4.1.2勘探a.大致查明区域构造位置,确定普通建筑石料矿体(层)的岩性特征和地质年代(划分到组或期次)。b.查明勘查区构造特征以及对开采有影响的断裂带的产状、宽度、破碎程度及其两侧的岩性变化,评价构造对开采的影响程度。c.查明普通建筑石料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查明矿体(层)内部的夹层、脉岩、蚀变(粘土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岩的规模、产状及分布范围,并对开采的影响程度和利用的可能性作出评价。d.查明覆盖层(松散堆积物)、风化层的性质、厚度、分布规律,评价风化物的可利用性。4.2石料质量研究4.2.1普查初步查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矿物组分,搜集并分析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实地观察,采集个别代表性样品测试验证。通过类比或由投资方确定测试项目,大致判定石料的技术指标和质量等级。4.2.2勘探查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矿物成分,主要矿物含量及结构、构造特征。重点测定石料中的碱活性矿物、硫化物、硫酸盐矿物的种类和数量,为碱集料试验、硫酸盐测定提供依据。碱活性矿物主要指泥质白云质灰岩中的自形晶白云石;火山岩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晶格有缺陷的石英、微晶石英等;变质岩中的绢云母、玉髓、硬绿泥石等。基本查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化学成分,进行硅酸盐和S03测定。测定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坚固性、压碎指标值、碱集料反应等五项指标,确定石料质量等级(参见附录C1)。用作公路路面的碎石还应加测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等质量指标。机制砂石料要加测石粉、云母等有害物质的含量。4.3开采技术条件研究本要求一般限定为侵蚀基准面以上的山坡露天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4.3.1水文地质研究4.3.1.1普查以搜集水文地质资料为主,大致了解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4.3.1.2勘探a.搜集水文、气象资料,查明地表水体的径流和补给情况、当地最高洪水位,确定采场地表汇水边界和自然排水条件。b.提出矿山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方向。4.3.2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4.3.2.1普查以搜集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为主,大致了解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状况,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4.3.2.2勘探a研究开采区地质构造、岩体结构面组合关系,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覆盖层发育程度和风化程度对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论证,预测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b.搜集区域内地震资料、地质灾害资料,对区域稳定性进行评述;预测因开采因素可能诱发的岩崩、滑坡、井泉干涸、诲水侵蚀等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防范建议。c.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岩粉、碴料、覆盖层、风化岩石的利用和堆放作出评价;对矿山闭坑或停采后的采场利用或复垦还绿提出建议。4.4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石料矿产除加工成系列普通建筑用碎石和机制砂外,对可能存在可加工大规格块石、条石、柱石和工艺石材、毛面板材的,在勘查普通建筑石料矿产时,应对其成材性能作出评价。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共生的其它固体矿产。有开采价值的,需估算资源量。5勘查控制程度5.1勘查类型与勘探(剖面)线间距5.1.1划分勘查类型的目的在于合理地选择勘查方法与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线距,有效控制矿体。5.1.2勘查类型划分主要依据普通建筑石料矿体(层)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覆盖层发育程度和风化程度三种地质因素,划分为两个勘查类型(见附录B)。5.1.3勘探(剖面)线间距与矿床勘查类型有关,即与影响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难易程度的三种主要地质因素有关。总结浙江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与开采经验,提出两人勘查类型的勘探(剖面)线间距(见附录B表B),供类比使用。鉴于地质因素复杂程度各异,勘探(剖面)线间距可在确定范围内变动。5.2勘查手段与勘探(剖面)线布设要求5.2.1勘查手段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应以地表(露头、看口)观测研究为主要手段,辅以剥土,探槽褐露;为减少投资风险,可适量使用岩心钻探,作深部验证。5.2.2勘探(剖面)线布设要求a.勘探(剖面)线应重点矿体(层)的走向,当产状不明显时,也可考虑未来矿山开拓布局,垂直山脊线总体走向。主干剖面宜处于勘查区中部。b.采用地表工程揭露,追索、圈定构造、脉岩、蚀变带不受勘探(剖面)线方向和间距的限制。c.勘探阶段的勘探(剖面)线不少于3条。d.当勘查区覆盖层广布,需层较多地表工程时,基间距以控制的勘探(剖面)线间距的1/4-1/6作系统揭露。6勘查工作及基质量要求6.1主要地质图件6.1.1普查地形地质图比例尺一般为1:5千,需附一条同比例尺的矿区代表性地质剖面图。1:5千地形图允许由1:1万底图放大。6.1.2勘探地形地质图比例尺为1:2000~1:1000。勘探(剖面)线图为1:1000(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地形底图、地质图、勘探(剖面)线图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内容,精度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6.2探矿工程地表探矿工程(剥土、槽探)仅作为揭露岩石、控制层位的,可如实反映到勘探(剖面)线图上,并作文字描述;对控制脉岩、断裂带、蚀变带等的地表工程需作1:100的素描图。岩心钻探要尽量在设在未来矿山首采段的勘探(剖面)线上,终孔孔深至矿山底盘位置,孔径需满足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的尺寸要求。岩心采取率按连续8m计算,平均不低于80%。探矿工程的编录按有关规格、规范执行。6.3放射性检波测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均应作放射核检波测,应在普查阶段尽量评价。当放射核不超过限量规定时,勘查区才能进一步工作或供可行性评价。测量成果必须如实反映在勘查成果报告中。放射核测量,按《建筑材料放射核限量》(CB/6566-2001)执行。6.4样品测试硕目与采取6.4.1岩矿鉴定与化学分析样a普查:搜集区域资料为主,采集个别代表性样品测试验证。化学分析可以不作。b勘探:硅酸盐测定分析样品按岩性,石料质量等级各不少于2件代表性样品。对不适宜加工成碎石或机制砂的夹层,蚀变岩可以不作。岩矿鉴定按岩性、石料质量等级各不少于3件有代表性样品;各类脉岩、夹层、蚀变岩不少于2件代表性样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岩矿鉴定重点测定碱蚀性矿物的种类和数量,为碱集料反应测试提供资料。6.4.2技术指标样a普查:可通过类比大致确定石料质量或由投资方确定测试硕目b勘探:原则上对确定石料质量的五硕或八项指标按岩性分别采取代表性样品各2-3组进行测定。也可由投资方确定测试项目和样品数量。6.4.3小体重样体重采用于小体重普查阶段可采用类比方法,大致确定小体重。勘探阶段应按岩石类型和普通建筑石料质量等级各不少于10件代表性样品。6.5取样位置与样品质量6.5.1取样位置岩矿鉴定样、化学分析(硅酸盐分析)样、技术指标样和小体重样的采集与测试必须配套进行,一组样品应取自同一位置的同种岩石;进行岩心钻探的勘查区,必须取岩心样配套测试。首采块段必须有一组测试样。6.5.2样品重量和规格样品测试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承担。样品的重量、规格,由测试单位提出,地勘单位按测试单位的要求送样。样品的测试必须按《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及其它有关标准执行。7可行性评价为使勘查工作与矿山建设紧密衔接,避免勘查与开发投资失误,提高矿产勘查与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勘查的各阶段均需作可行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概略研究一般由地勘单位承担,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由具资质的单位完成。7.1概略研究在收集、分析普通建筑石料销售半径范围内的城市(镇)建设规划、工业、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作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勘查区资源条件、石料质量、自然经济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政策等因素,大致预测近期与远期对普通建筑石料的市场需求,作出勘查区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7.2预可行性研究在比较系统地对普通建筑石料的销售半径范围内对市场需求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价格趋势作出初步预测的基础上,综合矿区资源条件、工艺条件、建设条件、